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现代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它也表达了文化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物理学既是科学也是文化,在人类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文化中,后者的重要部分就是物理文化.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多元性背景之下,将物理教育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审视实践中的物...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力量在于改变世界,它改变着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它使人类的生活富足而富有尊严。科学也改变人类的精神世界,它使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迁移,使人类的理性更加清澈,科学已在社会文化建构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科学是一种文化"已经成为最广泛的共识。科学文化是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科学文化中的许多东西是我们传统文化所缺乏的,漫长的封建历史使我们的民族个性趋于保守,畏惧权威,缺乏张扬,而科学文化中理性、求是、求实等精神元素将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入强大的活力从而使她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段宝林撰文《中华龙与和合文化》指出,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它吸取和包容了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建设人类最美好的伟大理想——自由平等民主幸福的共产主义,这是最和谐的美好社会——大同世界。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人学.“教育以人为本”,文学阅读教学要传达、弘扬和追求人文精神,这是由语文教育的属性决定的。何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以人的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5.
“人口文化”虽是一个尚未被确定的概念术语,但人类社会确实存在着人口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文化。人口文化包括了人类在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活动、方式和结果,以及在维持和发展这种生产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遗传基因、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内容。人口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人口文化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人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如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6.
文化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可以包括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和创造结果 ,而语言则是文化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来揭示汉语言文化中的传统时间观念以及与时间有关的文化现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佤族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伦理道德和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独特功能。佤族是我国云南省内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采。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论工程文化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是人类特有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过程总称,它具有重要性、根本性和核心性三大主要特点,以依靠科学精神认识和把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工程结果评价为根本原则;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文明教化(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属于人文或人本主义精神范畴;文化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认知方式、情感方式,更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一种人生观和宇宙观(主要是价值观和信仰);把工程作为文化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就形成了工程文化;工程文化是工程的文化,工程彰显的核心是科学精神,文化弘扬的精髓是人文或人本精神;工程文化是工程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的人文或人本精神的有机统一,它重在摄取工程及其技术实践之中渗透、融会、贯穿和彰显的人类文明成就,以及在文化思想方面的人文或人本主义价值精神追求;工程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除具有一般文化的一系列特点外,还有“核心性和关键性”、“本质性和灵魂性”这两个最核心、最根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是人类社会文明一次质的飞跃,它意味着一场社会革命,这场革命是全球性的,包括文化、思想、信仰、科学、技术、产业、行为、教育、伦理等内容,这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格局以及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什么是数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是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一门学科。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数学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数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在人类的传统观念中,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的积淀物。这样想来,作为科学和文化的数学确实如此。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知识之一,它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与数,形与形,以及数与形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在发展中经历坎  相似文献   

11.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它的实质是人类文化信息的物化。文化信息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成果。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社会实践的需要,不仅要不断地创造文化,而且还要不断地积累文化、传播和利用文化,即还要进行文化的再生产活动,这便产生了“文献”,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将文化信息文献化,以便于文化信息的保存和传递。没有文化,就没有必要创造文献,也就没有文化信息的文献化,文化信息的积累、传播和利用则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文献就具有了文化属性。下面我们从文献的物质形式与文献的内容两方面来探讨文献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2.
工艺美术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双重属性,实用性是工艺美术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人类的一切造物活动,其初始的目的在于实现它的实用功能和价值,而在造物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了审美价值,并在创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工艺美术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综合并存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7,(2):F0004-F0004
这一期恰逢春节,又是万象更新的时候.大家在忙碌之余,正趁春节享受一下休闲生活.环顾四周,在娱乐类活动中,麻将也是最具群众性的活动之一.最近,《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的马惠娣女士告诉我,大学问家于光远先生担任“国际麻将组织主席”,在“中华麻将论坛”提倡“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中央党校的龚育之先生,前国家体委李梦华主任也同声附和,欣然题字.马女士认为“麻将是智慧的花朵”.麻将是中国的文化创造,以麻将赌博乃是它的异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人类最最杰出的伟大创造之一。她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机构。从布鲁贝克援引哈佛大学一位校长的话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但这种创造与同样杰出的金字塔、万里长城以及人类文明的许多其它伟大创造不同,它既具有自在性,又具有自为性,与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方方面面相关联。这是我们思索科学发展观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人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人又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塑造,由人类创造并塑造着人们的社会文化,由物质技术系统的科学文化、精神艺术系统的人文文化、组织规范系统的制度文化三个子系组成;科学文化以客观化的求真为旨趣,其效应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文文化以主观化的唯美为旨意,其意义是充实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制度文化以群体化的扬善为宗旨,其效用是维护着人类存在的整体性,三种文化的发展虽然各有所旨,但人类文化仍须作为一个系统而整体性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的进步,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小说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所蕴涵和体现的文化意味是文学文体中最浓厚、最显著的。因此,我们的小说教学,不能忽视其中的文化因素。尤其对小说文本的解读,更要关注人物、情节和环境背后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7.
教师作为人类最为古老的行业之一,产生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的使命是通过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并且在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发展自我。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是文化与教师交织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涵盖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教育体现文化的内涵,是一种文化形式、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延伸教育,具有丰富的、潜在的有人功能,与澡堂教育教学形成良性互补关系.共同陶冶学生美好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因此,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显著特征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关键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技术工作者只有拥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底蕴,才能有重大的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20.
都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高环节。科学文化是由于科学产生、发展和传播所形成的,是人类最优秀文化之一。科学文化既是都市文化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又是现代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传统文化制约,我国对科学文化认识不足,科学教育长久以来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教学,使得我国都市文化中科学文化失衡。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要利用都市科学教育资源优势,加强都市文化中的科学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