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2000年开始使用的高考新课程卷,每年都设置了一道概率与统计的解答题和客观题,其考查特点一是重视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事件在n次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计算公式等四个基本公式的应用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及抽样方法、抽样概率等问题的考查;二是试题多为课本例题、习题拓展加工的基础题或中档题.下面对其考点进行解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帮助和启示.考点1 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如果事件…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开始使用的高考新课程卷,每年都设置了一道概率与统计的解答题和客观题,其考查特点一是重视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事件在n次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计算公式等四个基本公式的应用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及抽样方法、抽样概率等问题的考查;二是试题多为课  相似文献   

3.
概率统计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概率统计与排列组合又是紧密联系的,从2004年各省的高考试题来看,要求同学们必须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及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n次独立重复试验、抽样方法、概率分布列、数学期望与方差等基本概念.会灵活运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k次发生的概率公式、期望与方差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运算.  相似文献   

4.
王敏 《考试周刊》2009,(21):2-3
概率与统计的解答题在近年来的历次高考中都有涉及,且大部分地区的考题以解答题为主。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要求的确认,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问题现已成为全国高考试题不可或缺的内容,分值基本稳定在12分。概率这部分主要考查的内容是什么呢?其考点主要是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事件在n次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计算公式等四个基本公式的应用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及抽样方法、抽样概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含义与区别互斥事件的含义: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若干个事件.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P(A_1∪A_2∪A_3)=P(A_1)+P(A_2)+P(A_3).对立事件的含义: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一般都记作A.若事  相似文献   

6.
求概率问题时 ,常常运用概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 ,但这两个公式的运用都是有条件的 ,许多同学由于对事件的互斥与独立概念不清 ,不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分解为互斥事件的和或独立事件的积 ,因而在解概率实际问题时常常感到困难 ;笔者结合教学中所遇一例和读者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以供参考 .一、对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的理解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若A、B是互斥事件 ,则当事件A发生时 ,事件B必不发生 ,反之亦然 (从集合的观念看 ,A、B互斥可理解为A ∩B = ) ;如果事件A、B互斥 ,那么事件A+B发生 (A、B有一个发生 )的…  相似文献   

7.
概率统计知识是近年高考的命题热点,重点考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抽样方法,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布列、期望、方差等知识及其简单应用,分值占整套试卷的12%左右,题型多为一道选择题或一道填空题,加一道解答题.理科考查重点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文科主要考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预测2009年高考仍以以上内容为主要考查点,但特别要注意理科卷可能选用与“正态分布”相关的题材,文科卷可能选用与“抽样”相关的题材,而以线性回归为命题背景的“统计题”也可能成为高考题.  相似文献   

8.
张晋平 《考试》2003,(1):11-14
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十省市开始试验后,学生迫切要求对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内容的学习和复习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本文主要阐述高考对概率与统计的考查要求以及学习策略。高考对概率与统计的要求基本上控制在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会根据基本公式解决一些与概率统计有关的应用题。2002年5月颁布的最新数学教学大纲写出了对这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 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会用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计算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会用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事件的概率公式解题。  相似文献   

9.
解概率应用题,关键是分清事件类型再按以下四种类型分析.在一次实验中,如果事件A,B不可能同时发生,称A,B是互斥事件,A和B有一个发生的事件记为A+B,如果事件A发生的概率与事件B是否发生没有关系,称A,B是互相独立事件(A,B,-A,-B彼此也独立),A和B同时发生的事件记为A.B,A与-A只能有一个发生,称它们为对立事件. 1.当题中没有已知的概率时,一般用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P(A)=m/n 首先分清一次试验在本题中指的是什么?然后再求试验结果总数n,其中事件A包括的结果数为m,最后用公式:P(A)=m/n 2.当题中有已知的概率时,可由已知的概率先设出相应的事件,用设出的事件表示所求事件: ①当所求事件中有"或"的含意时,提示用互斥事件概率公式:P(A+B)=P(A)+P(B) ②当所求事件中有"且、都"的含意时,提示用独立事件概率公式:  相似文献   

10.
<正>高考概率题是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主要考查排列组合及概率等知识,突出考查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概率时,经常容易出错,下面就学生考试及作业中易混淆的一些问题,进行对比辨析.一、"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1)事件的"互斥"与"相互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事件互斥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对另一个事件是否发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概率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它是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以排列组合和概率等知识为工具,以考查对五个概率事件的判断识别及其概率的计算和应用为目标的中档题.但由于其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及相似性,在求解概率问题时,老师和学生都说难.学生难学,一是因为有些概念易混淆,如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与独立事件,发生了 k 次与第 k 次才发生等;二是因为某些排列数与组合数难计算.老师难教,是因为某些解法明明讲深讲透了,而且自我感觉讲得头头是道,可学生仍然听不明白.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概率内容中新概念较多,相近概念易于混淆,下面就概率计算中易混淆的几个事件对比如下. 1、等可能事件与互斥事件 等可能事件的前提是: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并且每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互斥事件的前提是:同一试验中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等可能事件的出发点是两个事件所含结果出现的机会是否相等,互斥事件只要求不同时出现,而不要求出现的机会相等.  相似文献   

13.
概率题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4)n次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了k次  相似文献   

14.
高考命题趋向 数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 ①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②了解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会计算事件在”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概率统计是近年高考的热点,注重对四个基本公式的考查,以大题呈现的形式居多,其试题与教材及学生现实生惹实际紧密联系,题目往往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近三年来大致出现过三种类型:一是课本中出现加以概括的;二是与横向学科联系的;三是赋予时代气息的.在教学中,应充分研究大纲、考纲,使学生做到:(1)五个了解,即了解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2)五个会,即会用排列组合基本公式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是高中数学概率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学好离散性随机变量分布的基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该单元内容时,常常容易概念混淆,计算出错.怎样才能有效消除、避免学生的这种混淆、差错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此提出一些看法.1 弄清基本概念及公式是关键定义1 和事件:事件 A 或事件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称为事件 A,B 的和,记作 A B.定义2 积事件:事件 A,B 同时发生,称为事件 A,B 的积,记作,A·B.定义3 互斥事件:在同一次试验中,如果事件 A 与 B 不可能同时发生,称事件 A 与 B 为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也叫做不相容事件.由上述定义可得:  相似文献   

17.
概率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且有逐年升温之势,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主要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要求同学们能熟练运用排列组合相关知识、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等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一、从集合的角度认识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和独立事件1 .A、B事件互斥 ,即A发生则B必不发生 ,即不可能同时发生 ,但可以同时不发生(如图甲 ) .计算公式 :P(A +B) =P(A) +P(B)2 .A ,B事件对立 ,即A发生则B必不发生 ,即不可能同时发生 ,但必有一个不发生(如图乙 ) .计算公式 :P(A) +P(B) =1 .3.A ,B事件独立 ,即A发生则B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可能同时发生 ,也可能同时不发生 (如图丙 ) .计算公式 :P(AB) =P(A)P(B)二、各事件之间的关系1 .等可能事件不一定是互斥 ,互斥事件也不一定是等可能事件 .2 .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 ,但互斥…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问题,主要涉及到四种类型: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铊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由于概率在理论与实际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几年高考(新课程卷)每年都有一道解答.题.由于概率问题的思考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刚接触时很难掌握其要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高考试卷有偏重于实际应用的倾向,概率在理论与实际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概率还将继续成为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概率部分的重点是:随机事件中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和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等的计算;难点是:对“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