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晴是个独生女儿。这孩子聪明伶俐,幼儿园的老师都喜欢她,孩子们也很愿意和她在一起玩。这与她的家长对她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为了了解家长是怎样教育夏晴的,我走访了她的妈妈——安徽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吴老师。吴老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她是如何教育夏晴的。她说:“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总是比较娇的,做家长的就要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不能迁就。夏晴在家里受外公,外婆的宠爱,性格倔强。有一次,她从幼儿园回家,不洗手就要吃东西,我没有答应,她就大发脾气,把我的书都扔到地上。当时  相似文献   

2.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3.
爱幼儿是老师的天职,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这两种爱究竟哪儿不样呢? 在幼儿园,孩子是集体的一分子,老师把爱分给每一个孩子;在家里,孩子享尽独生子女的“特权”,妈妈把所有的爱给了自己的独宝贝。 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在家里,对孩子的要求则根据孩子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妈妈会迁就自己的宝贝,处处让着他。  相似文献   

4.
哭闹、发脾气是儿童一种消极情绪的表达方式。面对孩子的哭闹、发脾气,家长最常用的手段或是叱责打骂——不许哭!或是哄劝迁就——别哭别哭!岂不知,正是在“别哭别哭”的哄劝声中,使孩子学会以哭闹作“资本”要挟家长,从而也就促成了任性不自制的不良个性习惯。要知道,“不许哭”的叱责并不正确,结果要么是压而不服,要么是孩子变得  相似文献   

5.
玩中学     
不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反映,一些家长对于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工作原则很不理解,总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多认字,多学些知识技能。有的家长说,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我就在家里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个别家长还为此请了家庭教师。这就出现了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上的不一...  相似文献   

6.
王盛 《考试周刊》2007,(16):101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在幼儿园里的“规矩”、“方圆”就是指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家人围着他们转,你逗乐、我喂饭,可以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凡事以迁就为主,家长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  相似文献   

7.
在和家长的交谈中,常有家长反映说他的孩子又说谎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说谎的是孩子,根子却在家长身上。 星期五,明明的妈妈休息。明明想留在家里玩。妈妈不同意,就答应明明说中午去幼儿园接他回家吃饭。幼儿园开饭了,妈妈还没有来。明明哭着告诉老师说妈妈是“骗人精”。那一天,直到很晚妈妈才来接明明。见到妈妈,明明撅着  相似文献   

8.
姚嘉 《学前教育》2021,(5):46-47
班级中有很多像蓉蓉这样的小朋友,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安静、乖巧,有时候还很“懂事”,可是回到家中就总是发脾气,甚至无理取闹。这其实说明他们是社会情感比较丰富,善于观察和分析的幼儿,知道家里和幼儿园的规则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上幼儿园以前,家长未对幼儿建立家庭常规,那么,幼儿来到集体环境中,则可能一整天都在努力适应集体规则,回到家后就需要有一个发泄和释放的空间,因而让家长感觉到孩子非常“不听话”。  相似文献   

9.
有些新入园幼儿总觉得在幼儿园不如在家里那样自由,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各项纪津等都使他感到很不习惯.有的不愿到幼儿园,有的成天哭闹.为使新入园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与教师应当相互配合,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一、家长对孩子的爱要适度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要过分溺爱,使孩子变成家里的“小皇帝”.要吃什么就给什么,要玩什么就买什么.要骑马,父母就得爬下让他骑.一切部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办.慢慢地便养成他任性、执拗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孩子入园后就觉得处处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不乐意在幼儿园学习、生活,厌恶幼儿园.这就要求家长做到,在孩子进幼儿园前,让孩子知道:不是任何要求都能满足的,如买东西,有需要和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家长:天天在幼儿园好像情绪不错。老师:他在家怎么样?家长:他在我们面前经常发脾气。为什么孩子一离开我,行为就会不一样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孩子的行为的确会发生变化,这取决于他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场所。  相似文献   

11.
赵文静 《家长》2012,(10):18-19
不知为何,这段时间,一向乖巧的儿子居然动不动就发脾气,一丁点儿的小事不顺心,或者别人说的哪句话不中听,抑或是作业不会做,他都会大发脾气。起初,我还耐心地劝他,可就是不管用。次数多了,我一看到他发脾气,就忍不住以家长的威严恐吓他,让他息怒。  相似文献   

12.
4岁的小姑娘文文在幼儿园表现很好,是个讨人喜欢的乖孩子,可一回到家里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饭要大人喂,衣服也要大人穿,还动不动就发脾气,真拿她没办法。许多家长也感到自己的孩子和文文一样,在家在幼儿园表现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本期我们邀请20位家长参加讨论,以下的观点或许能给有着类似困惑的父母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山东青岛一母亲来信说:女儿今年11岁,我很爱她,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一般都满足她的要求。他父亲由于工作关系,在外地时间较多,我家里家外地忙,对女儿比较放手,也比较迁就。小时候,女儿还是比较乖的,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越来越不听我的,甚至还有些瞧不起我,常常不耐烦地说我“你不懂”;还常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比如,“怎么还没把我的衣服洗好”;时不时抱怨“没好菜吃”等等。我不明白,怎么会这样?答:父母对孩子宽容和宠爱,会使孩子自由发展,个性上显得独立、好强,但如果管教不当,则容易养成孩子任性、娇宠的个性。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朱林 《学前教育》2022,(11):55-55
最近,诸诺吃饭时不专心,老是咬筷子、玩,导致他每天进餐时间都很长,饭菜凉了还没吃完。我试过跟他讲道理或用比赛等方式帮助他,但都没有效果。于是,我跟诺诺妈妈进行了沟通,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比如制订“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在家里就不能再吃零食”等规则,帮助诺诺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但诺诺妈妈却不同意,还要求我要更多表扬、鼓励诺诺,避免批评或者是有任何惩罚。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作为班主任,我在日常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有些学生不大尊敬家长,嫌家长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的“新潮流”。有个别学生还以能顶撞家长为荣,以此炫耀自己的本事。一位家长在给我的来信中写道:“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不断进步,这是让我们家长欣慰的。但他在家里却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瞧不起父母,常对我们发脾气、顶嘴,闹得家庭很不愉快……”。  相似文献   

16.
新小班家访时碰了一位比较“特殊”的孩子——洲洲。洲洲是个小月龄出生的男生,也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由于家里住的比较远,所以我和搭班老师决定让他们来幼儿园进行家访。还没和孩子碰上面,哭声就从很远的地方先传来了。洲洲的妈妈抱起洲洲,一直哄一直哄都没有用。  相似文献   

17.
两种“声音”。幼小衔接的话题受到众多教师和家长的讨论和争议。部分家长和教师将幼小衔接片面地理解为把小学时期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提前放到幼儿园来学习。一个“声音”说道: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合适。孩子在幼儿园就应该好好玩,在玩中成长。幼儿教育要顺其自然,顺应天性。还有一个“声音”说:我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孩子学了总比不学好。  相似文献   

18.
晏红 《母婴世界》2012,(1):88-90
磊磊的妈妈说,宝宝平时在家里还好,但是一出门就特别疯,在外面撒开了到处跑,有亲戚朋友到家里做客,他就上窜下跳的,妈妈觉得很没面子。一次,幼儿园举办家长开放活动,其他小朋友都根据老师的要求活动,只见磊磊异常兴奋,一会儿做鬼脸,一会儿哈哈大笑,搞得老师束手无策,妈妈非常难堪。妈妈急了也会生气打孩子,但效果只是暂时的,以后还会再犯。宝宝为什么会“人来疯”呢?家长应该怎样矫正宝宝的这种不良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多种鲜花     
唐金龙 《师道》2006,(5):42-43
最近,一位激愤的家长把家里刚装了半年的网线给扯了,为此,上初二的儿子正跟她闹别扭,觉得妈妈“既LT(老土),又DC(独裁)”。其实,让这位家长生气的,是儿子总在网上聊天,聊完了,一张嘴就是“烘培鸡”“偶稀饭“”母代”这类让她一头雾水的词,“有时候跟儿子交流都成了难题。”“家里包饺子,他一个不吃,我问他,他说‘偶稀饭KPM,酱紫,偶一会和同学去外面米西’;我让他背英语,他头都不抬:‘惨绿,偶再看一个烘培鸡,千万8147’。”这位家长气愤地说,“我瞪眼儿听不懂,他还吃吃地笑,动不动就对我说‘矮扶了油’(I服了YOU)。正经的东西还没学会,…  相似文献   

20.
案例贝贝四岁了,在幼儿园里是个能干的孩子,不但自己独立穿衣、吃饭,还经常帮助别的小朋友。当贝贝的妈妈得知贝贝在幼儿园这么能干时,吃惊极了:“贝贝在家可是什么都要我们帮他干呀,每次吃饭我都要喂他才吃!并且还挺自私的,他的玩具基本上不让别的小朋友玩。这是怎么回事呀?”贝贝的妈妈迷惑不解。相信不少家长都会有贝贝妈妈这样的困惑。孩子在幼儿园里明明能干好多事情了,为什么到了家里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依靠大人了呢?为什么在幼儿园里表现出来的一些“分享”行为在家就基本看不到呢?真是人小鬼大呀!的确,孩子虽然很小,但心却不小!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