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对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有清晰的认识。笔者认为,流动性就是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根源、内部根源、重要根源和直接根源,其次指出流动性过剩问题将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图书馆"馆员学者化"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馆员学者化”的具体内涵,认为“馆员学者化”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及服务特点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服务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校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改革和馆员自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新周期不是需求U型复苏,而是经济L型下的供给出清,必须重视供给侧.新周期的核心是从产能过剩到供给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剩者为王、强者恒强,行业龙头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为新产能周期蓄积力量,新5%比旧8%好.供给出清新周期是我们长期一以贯之的旗帜鲜明的推荐逻辑.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平台高筑等问题,对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基本内涵,指出新常态下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策略,即我国要注重中高速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优化,同时也要结合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充分调动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和积极因素,以期在现代化国家治理发展方向中,逐渐创建新常态发展的新格局、新局面,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改造.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和判断近年来我国粮食的过剩,对制定和完善农业政策非常重要。本认为,近年来粮食的过剩,是低水平的过剩、阶段性的过剩、结构性和区域性的过剩、有一定弹性的浅表性过剩、农用资源过度超载利用的过剩、政府、粮食企业和农民的行为放大了供求失衡状态的过剩。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几乎一致的看法是,教育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如果从近代一个民族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演变中考察其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发展;如果从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历史阶段来探讨二者的关系,那么仍然断言,教育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发展就未克有些偏颇了,并据此,认为教育发展要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确定不同时期的侧重点和合理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7.
产能过剩问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盲区。国内讨论过剩产能思路的矛盾,反映四种不同的市场概念,包括新古典经济学模型构造的完美市场、现实存在的自发市场、规范市场和国际垄断市场。对国内过剩产能原因的认识,不能无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变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以及国际分工下大公司的市场份额竞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规模经济和技术代谢,由此...  相似文献   

8.
短缺和过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极。但是,两极相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现象。制约当前经济增长的短缺主要是私人投资机会的短缺、市场的短缺和贫困的劳动收入的短缺、购买力的短缺,制约当前经济增长的过剩主要是产品的过剩、私人投资资金的过剩和劳动能力的过剩、就业需求的过剩。通过建立短缺与过剩相互联系的桥梁就可以解决短缺与过剩的矛盾,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软商品探析     
软商品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商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商品同与其对应的物质资料商品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和特征.大力丰富和发展软商品不仅能为社会再生产提供新的生产要素,而且有利于克服过剩经济时代中的硬商品的过剩、软商品的稀缺,有利于促进软商品市场的健全,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在哲学方面需要研究的十个问题景天魁认为开展社会发展研究,在哲学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社会发展是个整体概念,它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2.社会发展和社会公正。社会发展必然引起利益结...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真正体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要求。如何结合温州市实际,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继而加快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作者就这方面问题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新阐释,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针。旅游产业已被列为大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和谐发展之路。大连旅游业的发展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树立新的旅游发展观,发展“循环旅游,节约型旅游”,实施旅游“三绿工程”,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建立在资源利用率和节约型上,重视旅游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缓解资源压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主要途径为:高效利用土地,防止耕地流失和污染;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秸秆、粪污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其利用效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局和趋势,政府必须做好宣传、规划和协调工作,并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法律制度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循环产业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基础,认为循环经济是循环生产企业、循环生产行业和通过循环生产对现有行业的改造三个分工层次的整体。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外部文化和政治压力导致的企业内部分工细化的结果,而循环企业的发展动力仍然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目的,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循环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只有着眼于劳动者素质技能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才能真正消除资本作为物质生产力代表支配生产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在实践中以此为原则发展循环产业的各种具体劳动的分工形式,并以此不断改造现有的其他行业,最终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种种弊端,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的缺陷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需求受到抑制,资金陷入恶性循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为其提供金融支持,打造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包括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我国的教育,不难看出我国教育在有些方面有违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行为,如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缓慢、教育经济发展失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难以满足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经济与教育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技术创新的产生与资本增殖的需要密不可分.随着资本积累和剩余资本的大量出现,资本主义需要加快技术创新以吸收经济剩余.技术创新的周期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技术创新围绕着资本增殖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其社会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技术创新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仍不能克服经济增长的低速和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为此,必须对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寻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为民营经济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国内很多高校先后开展了快速模具制造的研究工作,而在企业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机制、模具专业的大学生必将成为该技术应用推广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几种主机配置类型的特点,并以某工程为例对联合循环电站主机选型及配置类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得出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