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蹴鞠,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上也叫"蹋鞠"."蹴"、"蹋"均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西汉刘向在其<别录>中写道:"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蹴鞠作为一种娱乐竞技活动,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蹴鞠"在<汉书>与<后汉书>中较多见,并存在于各种历史典籍中,蹴鞠可能是蹴鞠运动较早的名称.  相似文献   

2.
周兰 《兰台世界》2012,(25):93-94
一、时尚流行的体育运动蹴鞠又称为"蹋鞠"、"蹴球",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苏秦列传》,当时苏秦游说齐宣王时曰:"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又据汉代刘向《别录》中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太平清话》中也说:"蹋鞠始于轩后。"两汉时期,蹴鞠就已经成为民间较为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之  相似文献   

3.
贾红毅  白鲲 《兰台世界》2013,(21):148-149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是我国古老的一种类似于当今"足球"的体育运动形式。宋代蹴鞠运动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而其又是与宋代当时发达昌盛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休戚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邓勇 《兰台世界》2012,(33):24-25
蹴鞠运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古老的传统运动项目。有人认为古代蹴鞠运动在清末就已经消亡了。而笔者经过分析认为,中国古代蹴鞠运动在民间仍然存在,只是已经不再是官方的大规模的运动项目,变成了民间的小型娱乐项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古代蹴鞠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全新的视角对中国古代蹴鞠进行审视,论证古代帝王在蹴鞠的起源、发展、繁荣和衰亡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和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捶丸始于唐代的步打球 所谓捶丸,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捶丸即以棍棒击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它是中国古代丰富多彩、传承有序的"捶丸"球戏文化之一,是由唐代马球"击鞠"分化产生的.唐代曾流行过马球运动.  相似文献   

7.
2015至2016年间上海博物馆的"吴湖帆收藏大展"中有一卷传元代钱选《蹴鞠图》,然该图存在颇多疑点。第一,吴湖帆在其所藏《蹴鞠图》拖尾上抄录了明代文徵明的题识,其中人物的特征与画面完全不能吻合。第二,该《蹴鞠图》上收藏印最早为明人,且钱选自题书法和款印均有许多疑点。第三,《蹴鞠图》是否有超越画面之外的文化涵义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探索历史情境与人物服饰、相貌和活动特征的方法,从宋人较为可信的文献史料出发,结合正史载录,重新还原了画中六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人物关系背后的政治隐喻。同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君臣蹴鞠图"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的视觉母题之一,历代有不少文人曾为该母题作过题跋和诠释,文中解释了宋代后人对"六人蹴鞠"图式的认识与原作之意的差别。最后,本文对吴湖帆先生收藏该画并加以题识的原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蹴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唐宋时期高度繁荣,并成为一种行业。蹴鞠业拥有相应的行会组织,即圆社,不仅如此,还建立了相对健全的行业神拜祭制度。  相似文献   

9.
射柳,又称"扎柳",即用弓箭射柳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射箭活动。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从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传入内地,直至清中叶仍十分盛行。"射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时期。庚信在《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中第一次提到:"藏松宝剑、射柳琱弓"。射柳活动本身则可以上溯到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古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类目中典型文献和非典型文献的区隔;后者体现在对固有问题的重新解读,如对刘向叙录"上行文书"性质的定位、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义的重新界定等。而无论何种创新,都以古代目录和传统文化的互相映照和彼此对读为前提,因而应该说,《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是一部基于传统文化的对古代目录学学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农书是中国传统农学的载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继续发展并臻于成熟,黄河流域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基本形成,反映到农书的编辑活动发展上就是以《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农学经典大量涌现。本文从编辑学的角度,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书的编辑实践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梳理出该时期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活动的整体概貌。  相似文献   

12.
讨论《文心雕龙》中的“经典”问题的前提有两个:一是经典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正如佛克马、蚁布思所说,“没有任何地方像中国那样拥有如此严格地、如此长期地被尊崇的经典:维持了两千多年一直到本世纪的儒家经典。这些经典包括《易经》、《尚书》、《诗经》、《春秋》和《礼记》。”1经典及对经典的研究——“经学”构成了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宝库。二是《文心雕龙》中对经典的重视。“经典”一词在《文心雕龙》中的出现频率是相当之高而且其地位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吴林伯在其《〈文心雕龙〉字义疏证》中指出…  相似文献   

13.
蹴鞠女伎是中国古代以表演蹴鞠为职业的女性。蹴鞠女伎的出现,标志着蹴鞠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历朝历代中,都诞生过不少知名的蹴鞠女伎,她们对于中国传统蹴鞠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蹴鞠女伎是中国古代以表演蹴鞠为职业的女性。蹴鞠女伎的出现,标志着蹴鞠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历朝历代中,都诞生过不少知名的蹴鞠女伎,她们对于中国传统蹴鞠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研究》一书,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史和图书馆思想史研究的崭新成果。首先,作者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理,论证了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历史事实。其次,作者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体系的两大构成板块,即文献之道与馆阁之道。再次,作者以独特视角归纳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地从语言学角度回顾了"舆论"一词在中国的产生与演变,从翻译角度来说,日常使用中存在的公共舆论、公众意见、民意等词均与英文"public opinion"对应,作为外来词的"舆论"是"public opinion"一词的中译,但与中国古代的"舆论"一词不存在必然的对应,本文分析了"public"和"opinion"所对应的中译词"公众"和"意见"的来源。本文认为古代的"清议"思想代表了中国舆论思想的传统内涵,"舆论"一词西风东渐的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历史代表了中国士绅阶层参与政治决策与议论国事的言论传统与文化惯例,经过跨语际实践的复杂运作后在公众文化心理发酵酝酿上有其内在一致性,本文还讨论了由"舆论"一词衍生出的舆论导向等词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古代中国是一个图书馆实践与理论早熟的国度。古代中国人在几乎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自主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实践方法和理论认识,就是梁启超所言"中国的图书馆学"。本文正是为了归纳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而作。[研究设计/方法]古代中国人完全自主地提出诸多图书馆学思想范畴,本文选取其中的五个范畴加以阐释,分别是:"书即道,道即书";"藏秘书,处贤才";"部次流别,申明大道";"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爱书须传布"。[结论/发现]发现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极富专业性和哲理性,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创新/价值]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对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9月12日,"中国古代名人与中国文化精神"文化沙龙暨《中华名人传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之文化精神的传承,时常表现在历代名人的具体人生上,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名人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文化沙龙以今年上半年热议的一段网络视频"杜甫很忙"开场,引出了今天我们该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对待中国古代名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在长期的藏书工作实践中,不仅积累了许多管理藏书的经验,而且逐渐形成了皇室藏书和官府藏书一整套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宋秘书省少监程俱于绍兴元年(1131年)写成的《麟台故事》一书,就是一本较为完善的中国古代藏书管理的专著。  相似文献   

20.
所谓经典,其魅力在于常读常新。美学一科来自西方,尽管美学所讨论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经典中也有很丰富的体现,但是由于中国古代本无美学,要梳理出一种中国美学经典资料汇编来殊为不易。正如张法教授所言,中国古代有文论、诗论、书品、画品,等等,但是就是没有一本以“美”命名的著作(《中国美学经典·总序》)。不仅如此,中国古代也没有集中讨论什么是“美”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