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学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要求通过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如何在美术欣赏和美术技法表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上进行,二是在技法课上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  相似文献   

3.
爱国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学习中国国粹——中国画、欣赏历代优秀作品、了解画家爱国故事等教学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本文旨在从欣赏课和技法课教学以及注重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欣赏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  相似文献   

5.
<正>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其教育的功能丝毫不能忽视。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充分利用美术课特有的优势,借助课堂中学生欣赏美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和学习技法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欣赏美的对象,发掘其所蕴含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6.
从2003年起,我校开始了以"三个了解"为目的的民族特色教育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灿烂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从小培养民族大团结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不畏艰苦的民族,不断激发爱国爱乡的情感.力图把民族教育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构建民族教育特色,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乔德胜 《考试周刊》2008,(48):169-170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宿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在弘扬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面对世界范围的多种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学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宿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在弘扬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面对世界范围的多种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学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国学经典诗文语言精炼优雅,意蕴深刻,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是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播国学文明,培养民族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经典诵读有助于小学生体会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民族精神养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广泛撷取国学精华,在记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历史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1.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激发学生自豪感知国才能爱国,爱国才能立志报国,我国是世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民族、文化、语言以及民族传统的热爱。学校应该把爱国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是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笔者认为培养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爱国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古老文明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识。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改革开放的新时  相似文献   

13.
严忠英 《考试周刊》2014,(60):172-172
民间美术是民族艺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文化品位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接触这种艺术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的热爱。  相似文献   

14.
正一、前言美术教学课程地开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技巧训练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欣赏,更是为了让学生在绘画的连续及欣赏过程中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相关方式,完美地将本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不仅可有效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更可有效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美术素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得到良好地传承和发展。二、将本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语文课程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中,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教育熏陶是一个常见的和十分重要的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是指使热爱祖国并甘愿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开阔视野,了解国际国内许多新闻,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操,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教学包括绘画、工艺、欣赏三部分内容,分为欣赏课、绘画习作课、绘画创作课、工艺知识课、工艺创作课等课型。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以欣赏课来说,在欣赏外国作品时,学生尚能说出一些画家名字和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的画家及其作品,反而知之甚少。是我国的文化艺术不如西方的吗?不是。主要是小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关知识不够,对我国悠久的绘画史了解太少。作为美术教师,应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教材内容,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利用教材第1至12册每册中的封二和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17.
高中美术作品鉴赏重视民族精神教育,既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高中美术作品内容丰富,大量作品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高中美术鉴赏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在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不同的内涵.现阶段爱国主义是与爱党、拥护社会主义密不可分的,中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与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结合.与爱党爱国相结合,从学习实践做起等角度进行,激发爱国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养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由拼搏、奉献、进取精神构成的冀中精神是"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育人模式的核心精神之一。冀中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实现冀中精神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探索冀中精神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对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皮克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3):154-15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学生的体育认知素质和体育行为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方面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