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辩证法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毛泽东邓小平的辩证法思想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邓小平在关于辩证法的总的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新贡献,即进一步确立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继承和发扬了列宁关于辩证法就是认识论的原理;继承和发扬了列宁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学说;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具体矛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卓越的辩证法大师,他对唯物辩证法做出了的巨大贡献;他坚持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抓住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在分析矛盾的方法论问题上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精髓是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毛泽东把它用于一般战争规律和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研究 ,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研究 ,用于战争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认识过程的研究。要在新的矛盾中探求规律 ,依客观规律办事 ,学会和运用一般和特殊相联结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张华夏教授在《系统主义:当代辩证法的新发展》一文中,指称对立统一规律的说服力是“泛泛而论”;赵凯荣博士在其专著《复杂性哲学》中,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思想只是特例而非通则;任恢忠先生在《物质.意识.场》一书中所持的基本观点仍然囿于传统矛盾学说,对矛盾规律在认识上并未与时俱进,上述三同志对矛盾法则的观点或提法是笔者所不赞同的。笔者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根本规律,有切实而精致的内容,只是对它的理解、认识和运用要与时俱进;与矛盾规律同样,系统规律也是宇宙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了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从而彻底击败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正> 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科学而系统地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全面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矛盾论》的问世,除了扎根于中国革命的现实以外,也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它主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同时也批判地吸取了中国优秀的哲学遗产,尤其是矛盾理论的精华,因而成为一本富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专著。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历史辩证法的贡献表现在:提出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基本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学说。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关于辩证法的内容是其哲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毛泽东研究辩证法的过程中主要吸收和借鉴了列宁以及俄国当时一些哲学家的重要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和发展。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有其鲜明的特征,他研究的内容并非像黑格尔那样,把辩证法作为概念的辩证法来研究,而是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生活的事例加以阐释的,从现实生活入手加以深化。毛泽东关于辩证法研究中,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的同时,自己也形成了新的观点和体系,主要表现在他对对立统一问题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是与当时的革命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为了革命的斗争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所以,其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深谙辩证法的实质,善于从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统一性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实践中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他注重矛盾的统一性主要在思想路线、"资""社"问题、经济发展、政治保证等四个方面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予解释和回答。像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性质、对象和内容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改革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找到思想渊源。事实证明,毛泽东哲学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是指导社会主义改革的锐利武器。一、研究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从分析矛盾出发宇宙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矛盾的运动是推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同志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坚决反对形而上学。这也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在长期、艰苦、复杂的斗争中,集中了全党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这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从而建立了矛盾学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矛盾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著作,也是我党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毛泽东同志在这篇唯物辩证法的代表作中,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其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全面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把两者相互联结的辩证法原理系统化、理论化,并升华到“矛盾的问题的精髓”高度加以阐发,强调“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矛盾论》,以下引文不再注明)认真学习“矛盾精髓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是有助于当前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改革总目标的哲学理论基础理解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强调重视矛盾特殊性的研究和运用,是毛泽东同志总结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重要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辩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继《实践论》之后,毛泽东为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教条主义而写的《矛盾论》是集中毛泽东同志辩证法思想的一篇重要著作。如果说《实践论》是通过论实践来论述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过程,论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那么《矛盾论》则是为达到这种统一,着重对客观事物本身辩证法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资本论》著作中系统地、精辟地分析了现实的复杂矛盾,但是他们没有专门抽出来写这种分析的逻辑本身,所以列宁讲马克思没有留下大写的逻辑,留下的是《资本论》的逻辑。列宁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 邓小平十分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矛盾精髓、辩证法精髓的思想; 二是马克思、列宁的辩证法的客观性、矛盾的客观性的思想; 三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四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五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六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矛盾的思想; 七是祖国统一和对外开放的理论; 八是辩证矛盾的方法论思想。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矛盾思想历来倍受人们关注。在老子那里是否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辩证法思想,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在老子那里,其矛盾思想还远未达到形成辩证法思想的程度,他也并没有执意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辩证法,他对矛盾思想的论述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论述他的道。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中有丰富的辩证法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对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有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为: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方面,毛泽东重视矛盾诸方面的斗争性,胡锦涛更注重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在矛盾的斗争形式方面,毛泽东更重视对抗,胡锦涛更重视对话;在事物的发展、联系方面,毛泽东强协调发展,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中有丰富的辩证法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对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有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为: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方面,毛泽东重视矛盾诸方面的斗争性,胡锦涛更注重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在矛盾的斗争形式方面,毛泽东更重视对抗,胡锦涛更重视对话;在事物的发展、联系方面,毛泽东强协调发展,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关于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论述闪耀着辩证法的光彩。《老子》辩证法思想虽有其局限性,但它能够承认矛盾并且辩证地看待矛盾,这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