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初中道德和法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是提升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焕发出教学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进一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中小学生思想品德与法治素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从学科单科教学到各科整体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到培养学生素养、教师单向教育输出到学生与教师互动共享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初中是个体塑造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但是当前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能够接受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较少,无法接触深层次的知识,导致最终的学习效果较差,而大单元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大单元教学为基础,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引领,提出促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深层次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的科目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主观认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生活中缺乏运用价值。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积极改善教学方式,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总结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学习效率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传统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文化课放在首位,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育,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能够更好地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跟现在教育倡导的核心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中应有的品德和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品德和法律教育,增强小学生对优良道德品质的认知和对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也不能离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素养没有体现,教师不重视,就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使得一些学生不喜欢也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师要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和素养。  相似文献   

8.
吴翊元 《天津教育》2023,(6):126-128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以问题为导向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其道德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有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仍然采用机械化的理论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仅限于期末的理论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引导与评价,弱化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效果。本文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理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理念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遵循生活化教学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入手,开展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时政热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阅读”时代已经到来,教师通过“微阅读”在课前、课中、课后将时政热点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辅助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为此,教师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开展道德与法治差异教学,具体而言,可在课前充分把握学生的差异,在课中基于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在课后设计差异化作业。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教育意义重大,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意义重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及针对性,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素养引领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方能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大量的条文式规则,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应当基于儿童立场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可通过利用儿歌、加强引导、创新教学等策略,使学生熟识道德与法治内容,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学科的知识外,还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开展创新教学,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的大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打造学习场、规划学习线、解压学习包,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进行全景敞视、长程设计、深度展开。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单元整体育人功能,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价值,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学习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6.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和道德规范,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带进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褚红梅 《成才之路》2021,(14):24-25
初中生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和素养的重要渠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改编教学素材,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引入新闻及史料,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丰富法治认知,以此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明晰单元结构,明确教学理念,才能灵活设计教学环节,真正落实教学目标,轻松驾驭课堂。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是法治教育专册,其内容抽象繁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使命担当。为了打破法治教育专册教学困境,王鑫红老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选择适宜方式,化难为易。王老师在本文中介绍的在渐进中掌握、在比较中理解、在析图中提效、在类比中认同等策略,都是一些简单有效却能在瞬间点亮学生思维的小技巧,值得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的法律知识,提高初中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只有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础教学,同时教学内容深度贴合了新时代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充分融入核心素养的教育,让学生奠定学科知识基础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人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的,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开展,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展开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