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诰敕文书是明代不同爵位贵族和不同品级官僚的凭证性文书,体现了明代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的特点。本文根据史料的记载,并结合现存的诰敕文书原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明代诰敕文书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爵位和官阶的诰敕文书,在文体、结构、撰写、颁发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认为明代诰敕文书在使用上,是官员考绩制度的一部分,体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2.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及民国诰敕文书,其中,清代22件,顺治朝3件、康熙朝2件、雍正朝1件、乾隆朝3件、嘉庆朝2件、道光朝5件、同治朝2件、光绪朝4件,另有民国时期1件。诰敕文书是明清两代封授官阶以及“覃恩封赠”官员本身、妻室及其先人的凭证。其制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告身”,宋代始由官员本身延及先人。明清之际又有所发展,形成一套较为复杂的诰敕制度。其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点:1.诰敕之分:以一品至五品官给予诰命文书;六品至九品官给予敕命文书。2.文职封赠官阶名号:正一品曰光禄大夫,从一品曰荣禄大夫,正…  相似文献   

3.
余焜 《兰台世界》2016,(19):102-105
诰敕是我国古代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有明一代,制诰机构的设置与沿革有自己的特点,而诰敕作为官员考绩制度的一部分,其颁授对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明代功臣勋戚、官员考满合格、皇亲国戚、藩属国王以及官员的先辈、妻室等群体可获得诰敕。而诰敕的颁授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统治者的嘉许和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激发他们为巩固王朝统治而勤于所任职事,为百姓谋利的热情,从而对完善官僚体系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封典,是封建帝王遇有国家或皇室庆典活动时,给予官员和妻室及先代的思典,以示荣耀和尊定。研读和赏析各种载体高雅而又词藻深途的封典文档,有其自身的既定规律和特质属性可资探索寻觅。笔者拟就封典文体的特点和论敕文书鉴赏,参照乾隆《大清会典》相关内容,结合甘肃十来种县志刊载的封典语教史料实际,钩沉发微,杂揉成文,略陈管见,以飨读者。并作为引玉之砖,就教于博雅。一、皇帝诰敕的特定含义。在我国古代,把帝王颁行天下的命令,通称为诏令。具体包括诏、诰、旨、谕、敕、策令、玺书、册文等,常见的有制、诏、诰、敕四种。诏…  相似文献   

5.
在崂山区档案馆珍品库中静静的躺着四件“诰敕”命,其中明天启元年(1621年)敕命两件,天扁六年诰命一件,清嘉庆四年(1799年)敕命一件。这四件“诰敕”命封赏的均为即墨吕氏家族,同一家族在不同朝代均受到当政者的封赏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6.
<正>诰命、敕命是清帝颁赐或授官时使用的封赠谕旨,是民间最为熟悉,并多有收藏的圣旨。诰敕为卷轴式文书,内容书于"江宁织造"专供皇宫使用的提花锦缎上。其锦缎花纹,轴头的用料,按照官员品位高低有着严格的区别。诰敕内的文字书写也有讲究,文官使用玉箸篆,武官使用柳叶篆。文体使用华丽的骈体文,满汉合璧。这是我馆所藏顺治授给噶把喜贤章京多鼐及其妻的诰命。  相似文献   

7.
<正>清代诰命、敕命是皇帝封赠时所用的诏令文书,是现今民间收藏最多、百姓最为熟悉的圣旨。它既是帝王荣宠臣下的象征,又是受封人员显赫身份与地位的凭证。上荣祖考、下荫子孙,家有诰命敕命,则显得光宗耀祖。帝王封赠制度自古有之,清代趋于完善。诰敕皇命文书程式严格,等级鲜明。清代皇帝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即子孙承袭爵位没有次数限制,只要后继有人就可辈辈相传,除非获罪削爵)授给诰命。本人得封称诰授,推恩封赠官员曾祖父  相似文献   

8.
制 (1)文书名称。亦称“制文”或“制书”。始于秦代,是中国古代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于重要制度颁布时使用之。清沿古制,凡大典礼宣示百官,则有制辞。如祭祖天地或册立皇后等典礼,均各颁制。 (2)中国古代皇帝所颁发的诰敕文书中,其  相似文献   

9.
明青的诰敕文书属珍贵的历史档案之一,它对于丰富馆藏多种载体的档案,体现地方特色;对于增加档案馆的历史感、厚重感;对于展示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研究古代国家对官员进行管理的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凤皋,晚号飘然翁,颍州(今安徽阜阳)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通过会试,至二十年参加殿试成为进士。初授山东历城知县,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仕至兵部尚书。因误用辽东巡抚王化贞,导致明军在广宁溃败,于是辞官告归。天启六年二月,因魏忠贤荐,起用为南京工部尚书,十二月改为兵部尚书。后崇祯帝铲除阉党,张鹤鸣受到朝臣连续上章抨击,自求隐退,被诏加太子太保返乡。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李自成部攻颍州,张鹤鸣组织抵抗,城陷被杀,年85岁。其家人六次受到封赠,而封赠诰敕原件在崇祯八年兵乱中焚毁。封赠诰敕的文本,多保存在其后人多次续修的《张氏族谱》(今存民国26年刻本)中,尚能构成比较完整的任职轨迹。这些诰敕文本,所载内容不仅与明代的封赠制度吻合,而且与(顺治)《颍州志》中的记载一致。兹按时间顺序依次辑录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坤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2):140-145
[目的/意义]《清代著述考》是顾颉刚编纂的一部有关清代学术的目录学著作。书中所体现顾颉刚的治学路径、思想和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方法/过程]通过对《清代著述考》成书、体例及创新点的分析,结合顾颉刚早年有关目录学与清代学术的相关文献论著,探索其早年治学观念,揭示其构建清代学术统系的路径、内容和影响。[结果/结论]经过《清代著述考》的编撰,顾颉刚深化了对清人治学成果的吸收,对他形成"由经入史"的治学路径,在古史研究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打下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运君 《出版科学》2011,19(2):95-102
晚清政府对书籍的检查,重点是审查其有无"违禁"内容。清政府既沿用传统的查禁方式,又采取前所未有的新手段。对"违禁"书籍案件的处理,涉及到"书"与"人"两个方面,其中对"书"的处理,一般有禁止售卖和销毁两种途径,而对"人"(作者、出版者、印刷者、售卖者)的处理,则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限制和惩罚。对于清廷实行的严厉的书籍检查政策,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反应不一。晚清政府力图通过言论控制以稳定统治,但效果甚微,反而刺激了被禁书刊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革命势力的壮大,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  相似文献   

13.
孙萌 《兰台世界》2020,(3):143-145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由于多种因素叠加,房屋租赁现象普遍。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地区,是清朝最后一座保存完整的皇家园林,清灭亡后虽仍属皇室私产,但由于资金匮乏,维运艰难。为平衡收支,清廷及民国的管理者先后出租颐和园内院落房屋,并出台制度条款,对出租房屋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清廷预备立宪对清末报业发展意义极其重要。在此期间报界的言论环境有所改善;体现宪政以法治国的报律出台,报律规定了报界应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赋予报界发展必要的基本权利;报律作为社会规范,它不仅约束报界本身,也对行政权力干涉报界的行为有一定的制约;谘议局的设立,亦成为限制行政力量对报馆干涉的重要政治因素;清政府将官报作为推行宪政的载体,鼓励创办官报,这无异是推动报业发展的官方动员。  相似文献   

15.
晚清湘军是由曾国藩等人建立的一个地方军政集团,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国侵略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建立和发展对晚清政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湘军研究是晚清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相关成果颇为丰硕。自1978年以来,学术界的思想解放促使该课题研究更趋活跃,视域宽广且掘进日深,系统完整而自成一脉。尤其进入新世纪以后,相关成果不仅呈现出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上的更新,在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吸收和借鉴上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一些学者还尝试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借以更新和拓宽学术视野,这些探索均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回顾湘军研究的四十年历程,梳理这一时期的相关学术成果,有助于厘清相关问题的内在学术理路,反思个中局限,探寻展拓空间,以期资益于此课题的深入探研及史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官箴文献是我国古代重要历史资料之一种,在政治史、经济史、法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官箴文献数量巨大,类型齐全,官箴文化出现了繁荣景象.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利用明清官箴文献,必将有助于明清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雍正在位期间广泛使用奏折,使之逐渐成为清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在雍正奏折中隐含着一套较为独特的官员人事档案管理思想,其中的一批朱笔引见单、官员履历折等材料更是具有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因素.论文改变了以往文书档案研究思路,从官员人事档案角度对其进行发掘.初步分析出,雍正通过对官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在客观上使得...  相似文献   

18.
郝强 《兰台世界》2020,(2):154-157
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其原则、体例,名之"书法",也可谓之"笔削"。以发展中的人为中心,对校武英殿刊本《明史》及诸版本《明史稿》中"何真传"的内容,辅以《明实录》及其他明清时期的相关史料进行互校,异同之处得以管窥近百年间明史相承修撰的书法痕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清代地方档案日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它们不仅为学界研究增添了新史料,扩大了历史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视野,还促进了清代地方档案研究由王朝中央向地方史的转变。本文首先阐述了清代地方档案的概念、整理现状;其次,对当前清代地方档案的研究成果进行主题分析,主要涉及清代地方档案与政治史、经济史、法制史、社会史、环境史、文化史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清代地方档案整理与研究遭遇的困境与出路,以期进一步促进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姜珊 《兰台世界》2020,(3):12-16
经过检索统计,2018-2019年,两年间有43篇明清档案史的文章发表,14本相关的专业书籍问世。本文主要对这些明清档案史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探讨明清档案史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