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是新艺术课标的要求。将初中美术课程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以四种艺术实践形式、十个学习任务为基础进行大单元设计,形成美术鉴赏、美术语言、美术门类、主题性综合活动四个单元类型;以学科内整合、跨学科融合、校内外聚合为实施路径,实现美术学习在时间上的全程性、空间上的全面性、内容上的全域性。  相似文献   

2.
姚金秀 《广西教育》2022,(2):141-144
本文对美术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的对接进行研究,提出教师可针对美术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深度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增加学科关联内容、延伸实践训练设计等方式,将美术教学与中职学前教育有效对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美术技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STEM理念下的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策略研究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融合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感知的机会,使学生在学科融合实践中形成综合能力。美术与语文融合、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美术与劳动技术融合、美术与科学融合,都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实践指导,以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应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的补充和拓展,将语文学习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在处理信息、与人交流、表达、探究、合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一、多角度融合学科课程,锻炼学习能力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选取美术、音乐、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的内容,与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展开对应的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跨学科对接学习实践中实现认知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李玥琴 《考试周刊》2013,(32):182-182
<正>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科学习和综合学科的探索;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多种教学制约因素展开综合考量,注重各种学科认知的多重联系,从学科融合角度展开教学设计考量,对全面塑造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有特殊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较强实践性,教师要从实践角度展开教学创新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有固定教材内容,教师需要有对接渗透意识,结合学生生活展开文化融合设计,将传统文化与学生学习相对接,创造崭新学习起点。传统文化无处不在,特别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融合和对接,教师对教材内容做深度发掘,组织一些文化特征鲜明的学习活动,适时引入古诗词、传统技艺、民俗节庆、历史故事等内容,能够开阔生本学习视角,形成崭新教学切点。道德与法治学科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和使命,教师要自觉落实传统文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9.
美术跨学科综合作业,作为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是美术和其他几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要经过整合,使美术的作业系统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着重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要求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相似文献   

10.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运用项目式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等项目式学习任务,从而推动学生学科新知自然生成,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教师从项目任务设定、项目情境设计、项目活动组织、项目学法研究、项目训练优化、项目实践创新等角度入手,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项目式学习有机融合,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引入跨学科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情况,设定学习方案,让跨学科融合在小学数学课堂真实发生。教师需要有创新优化的主动意识,精选融合资源、探索融合角度、展开融合行动、延伸融合实践,运用浸染式、整合式、对接式、实践式融合方式,优化跨学科学习环境,以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科融合逐渐由理论转向实践,研学旅行也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将学科融合理念与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相结合,以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研学为例,以地理学科为切入点,融合化学、生物、美术等学科,对研学驱动问题、任务和评价等内容进行设计,并总结与归纳了整个设计过程,旨在促进高中生学科共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解读,适时引入创客任务,组织创造性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提高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展开教学,如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实践活动、优化编程任务、创新学科融合等,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形成学科综合能力,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素养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式上,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两门课程有契合点,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融入语文课程学习任务群下的相关单元,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在这种融合设计中,教师需要注意:启动阶段,以语文教材单元栏目为基;实施阶段,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收官阶段,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借鉴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采用逆向回归式路径来设计教学,以落实这两门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STEM理念指导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教材资源整合、生活认知对接、教学活动设计、训练活动推广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科融合进行教学设计和处理,扩大学科教学的覆盖面,促使学生学有所获,提升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变革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美术学科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学科教学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较多小学都开始建设校内美术馆,并尝试推动美术馆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成效。本文先阐述了学校美术馆建设的基本现状,接着明确了美术馆建设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意义,最后从有效推动美术场馆建设、结合场馆设计教学活动、引入学生美术作品资源、利用场馆开展实践活动、设计开放美术学科作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学校美术馆建设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学科融合是一种融合多门学科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教育教学方式。基于学科融合教育理念,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等策略,设计学科融合实践活动方案,构建学科融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优化学科融合实践活动组织程序,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融合多学科教学资源,为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内容、信息、技术支持,给科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手画"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随意性活动,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关注点展开学科教学引导,为学生准备丰富"随手画"学习机会,通过情境创设、活动组织、训练设计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随手画"操作过程中形成学科基础能力。"随手画"是一种无意识美术学习,其训练效果会更为丰富,教师给予有意识设计和组织,势必能够为美术学科教学注入丰富活力,对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综合素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小学美术课程被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着重强调了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作为一个开放的领域,可以为美术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育理念与项目式学习方法不谋而合,为教师开展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提供了重要思路。本文以项目式学习法在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有效开展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学生对实践性学习活动有特殊的参与热情,教师可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更多适合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展开美术创作,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对观察、写生、手工、雕塑、绘画、调查等活动有较高的认同感,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实践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