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报社杂志社天天要编印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天天要播发新闻,每期少则几万字,多则十几万字乃至几十万字,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在遣辞用语、逻辑思维、事实陈述、科学知识、检查校对等环节问题上免不了要出差错。如果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把关不严,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差错。一旦差错即成,将给自己、单位和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轻者会闹出一些笑话,损害媒体的声誉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报刊中的新闻报道出现的差错越来越多,也引起人们的广泛的注意。报刊中新闻中差错是复杂的,有些显而易见的,但有的是辨识难度较大的隐性差错。对于这类隐性的差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这类差错出现的原因中才能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报刊新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媒体对巴巴多斯"走向共和"的大面积报道,在政治、地理、历史和自然等领域分别出现了混淆属种、不分畛域、穿越误算以及臆造硬译等事实性差错。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闻图片报道中差错,笔者从影像技术、图片内容、文字说明等三个方面出发,结合不当事件案例,对一些差错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图片编辑防范稿件差错、提高把关能力,应当从八个方面着手,以保障报道安全、维护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李晶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26-32
差错信息是组织的一类特殊的信息资源,是个人信息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施加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个人拥有的差错信息转移成为组织的共同知识。借助信息管理学的理论范式,从信息传递、信息利用和信息共享三个方面分析差错信息的特点。差错自我报告、差错他人报告和差错学习是实现差错信息有效传递和利用的主要途径。通过指定专门的机构管理差错信息、建立差错管理信息系统、培育良好的差错管理文化等措施加强差错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视角探讨差错信息的内涵及其特征、差错信息对组织发展的负面和正面影响。认为对差错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通过培育积极的差错管理文化、化解信息失灵、构建差错报告系统3个措施,增强员工提供差错信息的意愿。指出对差错信息及其管理的研究应成为信息管理学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报纸差错一直因扰着报纸的发展。消灭和减少差错成了纸质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项需要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报纸差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影响党报的声誉,影响宣传效果。报纸因为差错惹上新闻官司、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的报纸因为出现导向偏差或政治性差错,被停止出版。  相似文献   

8.
新闻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将新闻作品中的错误消灭在出版之前,提高报纸质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出现差错,是对读者不尊重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本文从宏观意识和微观意识两个方面谈到了新闻编辑纠错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了报纸中常见的一些差错,并提出了相应的避免和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9.
认为差错信息差表征差错发生过程中与常态相偏离的信息,有必要引入合适的理论和方法来处理、研究和利用差错信息资源。在以系统科学理论确定差错信息之内涵的基础上,从信息管理理论视角阐述差错信息的各种特征,分析差错信息的类别及其产生机制,提出收集、组织、开发差错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指出通过差错学习,为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提供服务,提高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0.
媒体在报道中出现差错,在所难免.问题在于,如何认真对待差错、及时纠正差错.  相似文献   

11.
校对是报纸出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报纸的出版质量。如今的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就像患了流行病一样,已成语言文字差错的泛滥区。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体,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报道新闻、传播知识,营造规范正确的语言文字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校对工作中常见的差错进行梳理和分析,共同探讨,防范差错。  相似文献   

12.
张永强 《新闻窗》2012,(5):69-70
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加大了对期刊编校质量的管理,从每年对有关报刊检查的结果来看,报刊的编校质量堪忧,尤其是新闻类稿件中的差错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读者戏称为“无错不成刊”。这些稿件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这些差错中的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而隐性差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13.
彭林 《新闻前哨》2004,(6):41-42
近年来,报纸因差错惹上新闻官司、被送上审判席、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报纸出现导向偏差和政治性差错,被停止出版。报纸差错已成为社会公害,困扰着报纸的发展。消灭或减少差错成了媒体当前亟待解决问题,也是今后必须长期面对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只要出报,产生差错的几率就同时存在。怎样把报  相似文献   

14.
报纸差错一直被报人和读者所深恶痛绝,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差错总是难以绝迹。所以,防错纠错被视为报纸出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采编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新闻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新闻采编又涉及多种因素,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差错的出现。一旦记者在采写环节埋下“地雷”,就很难在后续的流程中加以彻底、准确的排除。  相似文献   

15.
报纸上的差错问题是一个“老大难”,令人烦恼,令人犯愁。一位从事新闻工作四十余年的高级编辑,归纳了25种防止差错的办法,看似老生常谈,众所周知,但是仔细琢磨领悟,我们会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力求把差错最小化、最少化,也使文章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中的隐性差错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期刊的编辑校对中,一个基本的工作就是消灭差错。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差错的出现都可以概括为两种情况,即显性差错与隐性差错。显性差错是指在文字信息中直接出现的差错,由于它们能够在文  相似文献   

17.
魏诠  王剑 《新闻知识》2012,(1):57-58,110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以几何速度提升了信息数量和信息传递速度,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以"快"为优势的广播新闻。在微博时代,广播新闻需要扬长避短,并适时适度借助微博平台,才能在未来的媒体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无错不成报”,成了业内人士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但新闻中的差错却像一只只苍蝇,大煞风景,令人倒胃口,有些差错还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无论怎么说,做新闻工作,总是差错越少越好,没有差错更好。但是客观上又是免不了差错的出现, 在媒体工作时间长了,难免有一些职业病,看到媒体的一些典型差错,情不自禁就会记录下来, 就事论事地作些分析,或许可以警醒自己,也警醒同仁,一起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这就是写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新闻写作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本人结合多年在临汾日报要闻部工作的实践,将稿件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几个方面大致列举,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在今后工作中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差错,以求编发的  相似文献   

20.
韩冰 《青年记者》2009,(14):26-26
对新闻稿件中的差错立足于“辨”的意思是:分辨,从而做出判断。一篇稿件放在案头,编辑从哪些方面做出是否有差错的判断呢?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辨舆论导向,二是辨文字差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