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列举了"狗"一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不同文化内涵和用法,从而提出了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最后指出,要学好一门外语,不但要了解、掌握语言的一些基本技能,而且要了解不同语言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生活中被蒙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相同数字在不同文化中含义可能完全不同,而要表达相同意思,不同文化又可能使用不同数字。通过对比分析汉语数字"九"和英语数字"三"在中西方文化内涵上的相似性,可以看出二者的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3.
"犬"和"狗"是组常用同义词,两者的竞争贯穿了战国之后的整个汉语史。"狗"字晚出,但一开始便显示出强大的优势,然而始终没能替换掉"犬"。它们在汉以后的发展受到文化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呈现了文、白歧异的局面,各自在书面语和口语里占据一席之地,朝着"犬"雅"狗"俗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吃"和英语"eat"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构词、同义词以及语法搭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文化等外因以外,两种语言在基本语言单位上的不同一性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内因,即汉语的字本位与英语的词本位是形成汉英语言各自特色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范培培 《现代语文》2009,(10):110-112
汉语成语和英语中的idiom虽然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方面都有所不同,但都存在大量以“狗”设喻的情况。本文通过列举汉语成语和英语idiom中以“狗”设喻及其应用的例子,发现汉语成语中以“狗”设喻多含有贬义色彩,而英语中则更多含有褒义色彩。其原因在于两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价值取向具有深层的语言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从文化层面看,汉语中虽然不乏有称赞狗的忠诚义胆的语词,但更多的是对狗的贬损鄙视之词,以至于形成了以骂为主的狗文化。这种语言现象折射出中国人从民族感情、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上对狗是不宽容的。这点与其它民族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反映出一定的汉语言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赵静 《现代语文》2006,(9):102-103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而词汇是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严格地说,不同民族语言的词义系统是无法类比的;词汇的意义,尤其是词汇的深层意义,只有在该文化本身的体系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本文从中国的"龙"和英语中"dragon"、俄语中"Дракон"等词在翻译的可译和不可译现象谈起,主要着眼于汉语文化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从词汇和文化的关系角度,谈谈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作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详细描述了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这是以往教学大纲中所没有的。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外语学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文化学习。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  相似文献   

9.
"隐私"(Privacy)在英语文化里的定义和概念,不完全等同于中国文化里的隐私。本文从英语国家的语言、社会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立法司法以及核心价值观出发,探讨英语文化背景下的隐私意识。了解不同文化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概括意义大致相同,而附加色彩意义却大相径庭.本文主要围绕“狗”这个词语的民族性、时间性,英语中“狗”语义色彩分类,汉、英语言中“狗”语义色彩不同的原因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汉英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属,在交际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中词义内涵不尽相同.文章选择红与黑两个汉英颜色词为代表,对其语义内涵及其产生差异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归纳,提出了学习、使用汉英颜色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综合英语教学效率,在词汇扩充、句子和语篇理解以及文化教学等方面促进学生隐喻能力的掌握,在词汇上,利用词汇多层意义之间的隐喻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汇;在语句分析上,借助具体有形的事物来谈论抽象的事物,进行语句分析与理解;在语篇上,隐喻起着语篇衔接和连贯作用,有助于篇章理解;在文化教学上,通过中英不同的隐喻袁达式,学习西方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翻译是跨文化的桥梁。汉英语言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其中颜色词的差异容易导致东西方人理解的误区。“黄色”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故翻译不应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应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4.
文化涵义大多是由词汇来表达的,词汇在外语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通过对英汉语词汇在社会观念、宗教信仰、言语行为、联想意义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找出词汇的言外之意,以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颜色词的互不相等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浸透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文章通过汉英不同的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如实地反映英语国家的社会现实。英语颜色词的引申意义、比喻用法、惯用法,与汉语颜色词的表达方式存在异同,把英汉颜色词的异同之处加以细心研究,分析对比,并对颜色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加以深入地理解,对于扩大英语词汇量,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更深一层地了解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知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文化内涵,笔者通过举例,从“汉语和英语中‘红’共有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红’相反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红’独有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相似与不同的文化内涵,为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英汉颜色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词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征。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本文举例论述了英汉词语的社会文化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谓中国特色词汇,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或者说它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彰显出其独特的表达优势,同时也给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魏天爽 《海外英语》2012,(3):152-153
英语中的develop和汉语中的"发展"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无论在英文书报杂志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中都屡见不鲜。因为熟悉,在翻译中常将两词对译。将develop一词译成"发展"是不准确的,这两个词在语义上能够对应起来的情况是很少的。该文通过develop的大量译例,讨论如何根据语言环境和搭配关系选择词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述语言文化学的核心在某个程度上可以说是词汇文化学的问题,英汉褒贬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反射出民族文化的社会性和忌讳性。从跨文化的角度,主要分析动物类、色彩类和政治类英汉褒贬义词汇的文化内涵,并从构词法的角度对部分英汉词汇褒贬色彩做出探讨。最后,简述英汉词汇褒贬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