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奢侈品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以此为立足点分析了市场上奢侈品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应如何构建奢侈品消费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业月刊》2008,(9):36-37
据一份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奢侈品的消费人替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13%,到2011年前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用户。与国际众多奢侈品大品牌厂家相比,对渴望涉足大陆奢侈晶市场而又苦于资金短缺与品牌约束的小股投资者而言,寻找一条好的投资方式是分食这份巨型“蛋糕”的重中之重。而名牌二手店的出现恰好帮助他们找到了最佳的投资途径.也为大陆越来越多的奢侈品消费者轻松逾越世界名品的价格消除障碍,填补了大陆二手奢侈品的市场空白。  相似文献   

3.
梁磊  赖红波 《科研管理》2016,37(6):84-91
在转型升级和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本土新奢侈品品牌的概念,构建了基于新媒体传播为调节变量的产品感知、品牌感知、传统广告与消费购买意向的影响模型。同时,针对近400位顾客搜集了33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传播在本土新奢侈品产品感知、品牌感知、传统广告与消费购买意向中发挥调节效应,即新媒体传播能增强本土奢侈品产品感知和品牌感知和传统广告对购买意向的影响。与传统广告"一闪而过"的形式不一样,新媒体传播更重视消费者参与,从"一过"到行动和积累,逐步让受众感到愉悦和产生口碑,借助线上线下(O2O)互动和媒介融合来发挥新媒体传播的威力,及找到本土新奢侈品品牌培育绝佳的营销途径。该研究发现为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本土新奢侈品品牌培育与路径探索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产阶级的形成,新奢侈品消费正在中国悄然兴起.本文首先解析了中国新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还指出了中国企业打造新奢侈品品牌的四大商机.即一是中国企业已经具有了很好的产品制造的基础;二是一些时尚品牌已经具备冲击新奢侈品品牌的实力:三是立足传统文化已成为企业打造新奢侈品品牌的"蓝海";四是打造新奢侈服务品牌正当时.  相似文献   

5.
关佳 《科学生活》2011,(12):1-1
今年初,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指出,今后五年内,中国奢侈品年均销售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5%。而据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公司出示的报告说,路易威登(即LV,知名法国奢侈品品牌)最大的客户群在中国,古驰(即GUCCI,意大利奢侈品品牌)18%的客户是中国人,宝格丽(Bvlgari,意大利珠宝品牌)的中国消费者占14%。它还预测,中国国内奢侈品消费3年内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6.
李亚妮 《百科知识》2010,(18):48-49
曾几何时,“中国人在海外购买奢侈品”还只是街头巷尾的传闻,2010年的农历新年,世界经济危机的重创还未恢复,中国大陆的“千人购物团”却在纽约大肆购买奢侈品,被西方世界喻为“新年里中国发给世界的一个巨大红包”。  相似文献   

7.
2011年底,中国超越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坐上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的宝座。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奢侈品消费市场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奢侈品消费在我国健康良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车展上,价值超过2000万元的跑车很快被订购;游艇展上,90多艘游艇几乎都找到了买主;"五一"等假日期间,名表、珠宝、黄金的销售额大幅增长。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达到8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18%。百姓奢侈品消费缘何趋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操作性和产业角度等对奢侈品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奢侈品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奢侈消费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提前付款,"肉痛"减缓如果要问消费者,何种方式付款最不感觉肉疼?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回答: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费。的确,非现金类的支付容易让人低估已消费的金额,而分期付款又将每笔还款数额降低,容易给人一种"平均起来也一点也不贵"的感觉。但是如果说提前付款也能让人减轻"肉痛"的感觉,你相信吗?很多人都购买过游泳馆或者健身房的"年票"。这种年票一般承诺消费者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进行任意次数的消费,而价格却  相似文献   

11.
奢侈品在中国的营销渠道改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大背景下,依然有众多奢侈品品牌在2008年末的时候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原因就在于:中国有超过30亿美元的奢侈品市场,并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引得全球各大主流奢侈品品牌竞相登场。将立足于中国市场,从奢侈品的定义入手,分析其在中国市场上的营销渠道现状,再提出营销渠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在健康消费的理念驱动下,低糖、低热量、少添加的功能饮品越来越多地抢占了市场份额。据英敏特调查报告显示,40%被调查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会购买由天然原料制成的能量饮料。虽然调查报告中没有显示这"40%"的中国消费者的年龄跨度,但饮料的核心消费群体从来都是年轻人。能量饮料的品牌打造突出个性化、"高颜值",恰与喜欢尝新、追奇的年轻人群两相契合。只是,不知道这"40%"中有多少是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做选择,假设折合价格相等,在一双全球限量版的运动鞋和一次出国旅行的机会之间,你会选择哪个呢?经济学家一般根据所购买的产品将消费分为两类——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实物消费,就是我们说的买东西,购买到的是服装、家具、汽车、房子等实物,而另一种是体验型的服务消费,比如去餐馆用餐,外出旅行,去健身房锻炼以及参加充电培训等,购买到的是服务和体验)。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究竟哪种消费更值、更能够令人产生幸福的感觉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后者带给消费者的幸福体验比前者更强烈。  相似文献   

14.
目前,奢侈品的相关研究正成为学术界及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回顾多年来的相关研究,从奢侈品的概念、消费群体、消费动机以及奢侈品品牌等方面对现有研究展开了评述,并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黄欢敏 《科教文汇》2012,(25):97-97,102
曾经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自公元3世纪起竟然迅速地走向衰落,究竟是什么力量摧垮了这个古老的大帝国,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除了蛮族入侵、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等多种因素外,笔者认为古罗马帝国的衰亡还与丝绸的输入有关。古罗马人因为大量购买中国的丝绸而导致货币的流失,丝绸作为奢侈品,在满足上层贵族的享乐、挥霍和时尚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道德的沦丧以及国库的日益空虚。从经济和社会风气的角度看,丝绸大量传入是导致古罗马帝国衰落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肥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Ⅱ)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分析种植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作物体系化肥消费水平,并核算了化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分配。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定量研究了中国化肥消费对作物结构变化的弹性。结果表明,中国氮、磷肥消费已达到较高水平,氮、磷化肥施用面积比例分别达到87%和66%,大部分作物氮使用量超过了100kg/hm^2,磷肥超过80kg/hm^2。相对而言,钾肥施用水平略低,施肥面积比例仅43%,大部分农户很少使用钾肥。中国氮、磷肥用量较高与有机肥施用较少有关系。由于作物间施肥水平差异较大,作物群体变化对化肥消费的影响很大。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已经下降到63%,粮食作物化肥消费比重已经下降到46%,而经济作物(尤其是果菜)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从种植结构弹性系数来看,粮食作物面积比例大,化肥消费总量对其面积变化的弹性要大于经济作物,但不同化肥品种对不同作物面积变化的弹性有一定差异。未来粮食作物面积会保持稳定,而高耗肥的经济作物面积会继续增长,因此全国化肥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尤其是施用水平较低的钾肥需求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一些政府为了安抚穷人,于是打算对富人多征些税,结果对这项提议最激烈的反对者却是穷人!奢侈品税伤害了谁?在老布什当政时期的1990年,他曾经让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对游艇、私人飞机、珠宝、皮革、豪华轿车这类奢侈品征收新的奢侈品税。他的想法是,消费这些奢侈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日常生活基本需求,更多的要得到精神层次的满足,奢侈品的消费进入了日常生活申.而名牌腕表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奢侈品类型被高知识、高收入、高品位的消费群体越来越热衷,它具有商品特殊性和市场规模涵盖的广泛性得到我们研究的关注.于是针对这一特殊的小众的奢侈品产品,研究对于这一产品的特定消费群体消费行为和目标市场,通过产品设计开发的整个流程,最后经过营销策略因素的分析来完成市场化的研究,以达到最终实现该类产品的商品化和发掘潜在的市场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奢侈品品牌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侈是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缩影,而奢侈品的诞生和发展也具有极强的时代感、社会感和历史感,这都为奢侈品品牌文化的共有基因和个性基因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文章从产品特征和营销两个方面阐述了奢侈品品牌文化的共性,同时开创性的以时间和创新两个维度将奢侈品品牌文化的个性分为四个维度.此外,针对奢侈品品牌文化下的营销策略特征,文章提出了奢侈品营销策略的"三角理论"分析方法,为研究和制定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秀辉 《知识窗》2011,(8):39-39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设计十分适合东亚的饮食习惯。中、日、韩三国都有使用筷子进食的文化,但由于历史和本土化的影响,筷子在三国之中不尽相同。中国的筷子中国是筷子的鼻祖,相传大禹是世界上使用筷子的第一人。中国使用的筷子长而直,末端是钝的,我想,这是体现了汉民族普遍不具攻击性的特点吧。中国人使用筷子很讲究,有礼仪上的讲究,也有禁忌上的讲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