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夏道法 《文教资料》2009,(14):64-67
水墨人物画是一种水墨淋漓的绘画.传统的水墨人物画一直把笔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在水墨人物画中,人物的结构、动态、表情、气质及一切精神面貌都必须通过笔墨的合理运用才得以表现和传神,而笔墨也是借助表现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物象的复杂形貌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水墨人物画用笔要求厚重、稳健、力度、浑朴.既注重整体感觉.又注意每笔的用笔效果。笔墨的继承和拓宽.传统文化精华从“传统的”向“现代的”方向发展.历史证明是一条可行之路,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宋代梁楷的泼墨人物画,以其独特的“墨象语言”拉开了与传统“线型语言”的距离,但是,由于长期封建专制的险恶环境和极难攻克的人物造型等因素的困扰,水墨人物画一直裹足不前。20世纪,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将水墨人物画创作推进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目前的水墨人物画坛虽然多元并举,但是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理论上的问题亟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都市水墨”人物画致力于在都市题材基础上对传统笔墨语言进行新视觉探索。对都市化社会的关注,对传统中国画内容、笔墨语言、视觉图式的拓展,使得“都市水墨”人物画在中国画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一定积极的作用。“都市水墨”人物画在当下中国画现代化转型的多向度、多维度主题构架中独树一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了中国画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水墨人物画正不断拓宽着它日趋强烈的个性化语言,汲取外来文化营养,发展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使之更具永恒的生命力,但中国画最基本的规律“笔墨”不能丢。从古代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不断探索现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语言,丰富人物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传统水墨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中国的设计师已自觉和不自觉地将水墨元素融入设计的创作之中;水墨对设计的介入,也可以说是中国设计文化在身的必然体现。文章结合传统水墨的“器”与“道”,分别从两个层面解析和阐述传统水墨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水墨画中,笔墨是一个相对规范和完善的语汇系统,但对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而言,笔墨却是需要探索的新的语言命题。如何将中西两种异质的绘画结构元素融合在一起而不越出传统水墨画形式的疆界,如何从传统笔墨资源中汲取营养并保持笔墨的主导地位,一直是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在“融创”过程中努力把握和不断矫正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6,(1):26-29
写生是一个舶来词,在中国画中的写生已不再是一种绘画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已上升到人格修养的提炼和升华。水墨人物画作为由传统写意人物画衍生而来的新兴画种,水墨人物写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学习传统、探索笔墨语言、研究师法自然必不可少的课题,是为进行水墨人物画创作做铺垫,为水墨人物画创作搜集素材、积累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8.
水墨动画作为当下的新兴产业.是结合当代科技手段达到表现动画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等的“中国味”动画。但是,由于新一代动画产业的运作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不再单纯地为动画去创作,更多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和商业目的,而传统水墨动画制作工艺复杂,中国古典文化气息浓郁。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水墨动画发现了契机,国内动漫人希望借此机会重现水墨动画当年的辉煌,甚至登上更高的顶峰。技术的掌握是每个人都能在短期内精通的,但有关中国文化素质的培养却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因此.本文从中国文化与动画发展的“恋爱史”和水墨动画在当代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潜力出发进行分析,旨在推进水墨动画在中国的发展,最终让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再次书写华丽篇章。  相似文献   

9.
中国绘画艺术,有着自我的文化性格和内在的精神品质。传统水墨语言中蕴含的“味外之旨”为画面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开拓了广阔空间,恰似水韵,漫无边际。在中国古典“立象以尽意”的造物审美观浸染下,水墨语言的审美价值进一步被挖掘,影响遍及中外。如当代著名具象表现主义艺术家——马琳·杜马斯,其艺术创作就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语言,使作品具有极强的精神性和表现性。文章将从具象和意象的表达入手,结合对马琳·杜马斯作品的分析,论述中国传统水墨语言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徽派水墨形成于安徽黄山地区、新安江流域,传统的徽派水墨艺术家提出了"师法自然,寄情笔墨、自辟蹊径"的艺术主张,有着博大雄健、气韵超逸、清丽严谨的艺术传统。当代艺术家在艺术多元化、民族化发展的今天,开始学习和研究徽派水墨,需求徽派水墨精神的传承好当代表现,从徽派水墨"冷""静"的绘画意境、所传达的画家文人气度和气节以及笔墨的绘画语言表现等几个方面展开对徽派水墨的学习和研究,并将徽派水墨的精神拓展到各个画种和艺术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花鸟画自从魏晋时期萌芽以来.历数发展,直到明代文人画潮流中,写意花鸟画终于勃兴起来。特别是徐渭独树一帜,创立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风.史无先例,开一代先河。水墨写意画到徐渭手里比前代更为简练、奔放,技法更为丰富,更加直抒性灵,从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变革.真正地成为“大写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墨画和水墨动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动画是中国水墨画的动画艺术再现,水墨画与动画的完美结合源于二者之间特殊的联系。从动画造型角度、动画技术特点、传统水墨动画制作过程、历史角度、观赏角度以及水墨动画作为新艺术语言、水墨画的拓展等方面,可以看出水墨画和水墨动画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墨画形式分析研究,是现代中国画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认为,现代水墨画构成实践中应当重新认识传统.吸收并借鉴现代西方平面构成的造型理念.从中国水墨构成元素的基本特征出发,重新整合水墨构成语汇,探索新的中国水墨构成规律。  相似文献   

14.
水墨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老一辈艺术家把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与西洋画的造型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 ,到底是作画“第一论笔墨”还是“形神兼备”、“以形写神”呢 ?从历史角度看 ,古典工笔人物画的审美原则是“以形写神” ,而宋以后文人画的审美原则是“第一论笔墨”。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审美原则 ,是以写生的结构素描为造型基础 ,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通过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深刻地揭示这个时代人的本质特征 ,真情地反映社会 ,塑造人物形象。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过程是一种在个性形象的刻画中寻求普遍精神意义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水墨物形     
水墨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品格和趣味,同时也有很强的表现力。儿童的水墨作品更具有率真、大胆、亦真亦幻的天趣。通过水墨的语言与形式,我们生活中的一把扇、一只花瓶、一件衣服、一根柱子等都可充满艺术的情趣,折现一种水墨文化的情怀。把水墨游戏与生活物形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地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同时进一步感受水墨游  相似文献   

16.
目前,动画教育人士对中国传统绘画与动画创作的结合运用进行研究探讨的内容和形式比较普遍,特别是水墨动画的研究。因为长期以来以中国水墨人物山水等绘画形式创作的水墨动画成就了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中国水墨人物画是传统文人写意画与西方人  相似文献   

17.
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实验水墨从根本上改变了文人画家多画山林隐逸而较少切入现实生活的传统习惯,开创了水墨创作的全新格局。一方面利用时代的发展,为水墨画的发展开辟全新的艺术主题与艺术符号,另一方面有效吸纳传统与西方艺术,创造适合表现现代都市或乡村的新水墨语言。  相似文献   

18.
当代水墨漫画的表现形式源于传统文人画,然在意象的创构方面有了新的拓展.本文从漫画构思、意象创构、笔墨表现和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当代水墨漫画独特面貌的形成须具备四个审美内涵:“机巧幽默的构思、深刻思想的呈现”,“形神兼备的意象、超越现实的创造”,“生动空灵的笔墨、形式多样的表现”和“令人遐思的意境、韵味无穷的魅力”,同时提出了当代水墨漫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琴 《华章》2011,(19)
水墨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更多的关注它,怎样把水墨画这种传统语言更好的运用在现代的影视图像及影视包装中是我一直很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将详细谈谈水墨技法在电视包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蒋琼耳面貌清新的水墨艺术,是中国水墨元素与西方哲思相融合的尝试,是中西合璧创作方式的有益实践.作为有着法国留学背景的上海艺术家,蒋琼耳对中国传统艺术水墨元素的掌握娴熟,对西方哲思以及创作方式的理解独特,因而她与当今一些常见的艺术面貌和表现形式拉开了距离.其作品的主题中西合璧的创作路径,呈现出可贵的个性化面貌,她以传统的水墨文化之魂结合西方视觉语言之象上演的艺术之舞可谓精彩,可谓亮丽.她以墨色为基础,大胆地将墨光引入水墨,将墨韵用于交响.创造了温润的光艳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