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是国内第一所对聋人实施正规、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前身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7年创办的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1994年,本科毕业的杨七平与聋青技校结缘,此后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校长,一路带领学校深入践行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传承弘扬陈鹤琴先生特教宏愿,始终坚持“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的办学理念,书写了新时代历史名校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2.
《现代特殊教育》2023,(9):F0003-F0003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前身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7年创办的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是国内第一所对聋人实施正规、系统中等职业教育(1953年开始)的学校,现已发展成为对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等不同类型的残疾学生进行高中阶段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3.
《现代特殊教育》2006,(11):F0002-F0002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是一所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学校,其前身是陈鹤琴先生于1947年创办的上海市特殊儿童辅导院,学校现开设工艺美术、计算机及应用、电脑美术设计、烹饪等专业。  相似文献   

4.
在第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刊向读者推出长篇通讯《“特”字号校长的三千个日夜》,报道株洲市聋哑盲学校校长彭中亚的事迹。彭中亚默默奉献的是一块特殊的教育天地,即聋哑儿童的教育。长期以来,为残疾人开  相似文献   

5.
写在前面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是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7年创办的"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1956年在试办"技术班"的基础上更为现名。60多年来,学校恪守陈鹤琴先生的办学初衷,在践行其思想的征程上,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矢志不移,并与时俱进,且行且思,改革创新,走出了我国聋人职业教育的一片新天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聋人技术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使他们  相似文献   

6.
<正>聋哑学生作为我国一大特殊群体,不仅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更需要在教育上予以高度的关注,这样才能帮助聋哑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美好的未来。在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聋哑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以促进聋哑学生身心健康,促进聋哑学生全面发展。一、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参与现状1.对体育参与的认知度不高大部分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费时又费力,有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积极调整教育政策埃及的学校教育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学制为11年(宗教学校为12年),其中8年初等教育,3年预备教育。初等教育包括小学5年(宗教小学为6年),初中3年。预备教育就是普通高中,所谓“预备”是专指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小学和初中教育为  相似文献   

8.
张小英 《成才之路》2010,(11):I0021-I0021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文章以聋哑青年“特别”的举止为线索,这位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是如何刻画出来的。这是我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并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的前身系上海市特殊儿童辅导院,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47年创办,是国内第一所对聋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也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对聋人进行高中阶段教育的寄宿制学校。目前学校开设工艺美术、点心烹饪、计算机及应用、美术设计等专业,学生185人,教工71人(专任教师43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经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协调,受上  相似文献   

10.
“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又在文本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切实感受,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仅看课题,“游”字似乎不妥。读完全文,方知“游”字实乃对聋哑青年所作之画的最高赞赏,对青年高超画技的由衷赞叹。聋哑青年所写的“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则是“鱼游到纸上”的前提,也是文本要表现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分重视特殊教育事业。早在1951年,政务院就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实施教育”。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规中,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和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  相似文献   

12.
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特殊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任。可目前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现状还不理想,不少学生的语文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基于此本文提出: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手语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无障碍的教学环境,以促进聋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微信作为聋哑学生最受青睐的网络交流方式,对他们的生活、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讲,它增加信息来源、拓宽聋哑学生信息渠道、关注时事政治、帮助聋哑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满足聋哑学生个性发展、情感心理的需要。从消极方面讲,它使得聋哑学生的判断能力、道德观念、政治信仰受到冲击;使得部分聋哑学生沉溺网络,自控力减弱,现实生活受到虚拟世界的影响。这种情形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加强特殊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健全多渠道思政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聋校“设疑吸引、思辩强化、讲练巩固”教学模式的探讨余理平(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200237)一、该模式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笔者从事聋教育工作以来,发现聋生有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走神的特点,考虑到聋生生理特点可能对他们注意力的持续性、集中度和广度有...  相似文献   

15.
孟海燕 《孩子天地》2017,(5):291-292
语文教学对聋哑学生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实现聋哑学生更好的与外界的交流,在他们心中创造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这种基础性的教育,还能够锻炼聋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聋哑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从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现状出发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参考》2007,(11):23-23
在英国,当你面对“文法学校”、“独立学校”、“私立学校”、“公学”、“预备学校“、“国立学校”等一连串的名词时,时常觉得发晕。 英国的教育体系实行双轨制。公办学校为公民提供免费教育,它们接受地方教育当局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青藏高原,盛开着一种外表看似柔弱、生命力却极其顽强的花。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它美丽而不娇艳,柔弱却不失挺拔。它就是寄托了藏族同胞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格桑花。为了援助西藏特殊教育,自2010年9月起,受西藏和上海两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聋青技校)自2010年开始每年接受5名左右西藏聋哑初中毕业生来校就读。至今学校已接收了4批共20名西藏聋生——他们分被来自西藏自治区的江孜县、曲水县等地区,其中城镇户口5人、农村户口15人,男生7人、女生13人,年龄从16岁到23岁不等。  相似文献   

18.
正"我到底是孩子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妈妈,就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了。""看到山区来的聋哑、智障孩子们通过我们的教育之后能正常融入社会,这是我最幸福的事情。"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唯一招收聋哑、智障学生的特殊学校,45岁的傈僳族女教师吉思妞是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和德育工作。怒江州山高谷深,当地群众很多都散居在山腰或半山腰地区,大多不识字。每当招生时,吉思妞和其他老师不仅要跋山涉水去找学生,还要苦口婆心地劝说。学校现有79名孩子,大都是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儿童。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一片寂静。虽然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也没有学生交头接耳,但那一双双热忱而充满好奇的眼睛却紧紧锁定着美术教师韩佳逸的一举一动。她是上海市青年聋哑技术学校这所特殊学校艺术团的艺术教师,同时兼学校的美术课。她的家离学校很近,生活两点一线,甚至有点封闭,白天上课,晚上和孩子们一起排练。用她自己的话说:“除了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与聋生在一起。”吃饭、聊天、玩耍,她的生活也完全融入了这片寂静的世界,她还有着和聋人差不多的习惯,“不爱说很多话,说话挺累人的。”让人。隙异的是,韩佳逸并不是特教专业出身,也不毕业于师范专业,而是来自被誉为全国“艺术教育第一方阵”的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艺术专业。毕业于艺术名校的韩佳逸是怎么和特教事业结缘的呢?  相似文献   

20.
董建英 《小学语文》2008,(11):31-33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了“我”在玉泉观鱼时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他看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画鱼画得又像又活。文章赞扬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执着做事的品质。课文叙议结合,情节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