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读书=幸福     
爱上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它往往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以及生活道路。每个人都有他的少年时代,或者是快乐的充满朝气的,或者是寂寞的略带苦涩的,少年时代有太多的梦想,也有太多的空  相似文献   

2.
<正>我童年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书越多,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薄;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以及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少年时代是读书的时代,少年时代读过的一本好书、书中的一个人物,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儿童文学要有文学性,不具文学性的儿童文学,不仅不会有自己的读者,还会被文学开除出局)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 《中国德育》2008,(10):8-12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以及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5.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对于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一起分享。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我是1955年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农村,十  相似文献   

6.
藏书是一件乐事,读书更是一件乐事。“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陈继儒)书籍中别有天地日月。少年时代,要为升学读书;青年时代,要为职业读书;行有余暇,可以为兴趣而读书;学有所成,可以为研究和写作而读书;年老赋闲,又可以为消闲而读书。我几十年浅薄的读书生涯,大抵经历过上述几个读书阶段。“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黄庭坚)我爱读书,因为书是我最可靠的老师和朋友,书是智慧的结晶,文明的向导。“书可医愚”,终生有书相伴,生命会变得格外充盈和圆满。细想一下,在我个人的生命史册中,书的分量…  相似文献   

7.
书与暑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东坡又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读书对一个少年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8.
有关学者指出,当前,中国中学生的最大缺陷是习题做得太多,书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足,长此以往,会影响终身发展。看来,重视阅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高尔基认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中学生应当有 1/3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度过。”可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意志,是语文教学的天职。 中学生读书,主要分课内书和课外书;我们主张,中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应尽量多读课外书籍,或者二者进行互补性阅读。如可结合课本内容,选择相应读物和书籍,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和自读。…  相似文献   

9.
李丽 《宁夏教育》2014,(4):61-6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少年时期的阅读更是美好人生的起点、审美情感的起点、人生体验的起点。周恩来少年时代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今天的小学生也应在广泛的读书中让自己进步得更快。  相似文献   

10.
阅读的机缘     
我想象不出,没有书读,或者不读书,生活会是怎样。那一定是残缺的,无聊的,会失去许多趣味。尽管在我们这样一个步伐紧促的时代,在这一个大家纷纷将自己的"书斋"改名叫做"工作室"的喧闹的日子里, 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读书的人已经注定是不会太多了。但是很随意地读书的人还是有的。他们见什么读什么,也不一定每本书都读完,也不一定每一个字都看  相似文献   

11.
读书之宜     
读书是个永恒的老话题,从第一本书出现开始,就有了与读书有关的话题。古今中外,多少人因博览群书而终成一代风流人物,从而彪炳青史;又有多少人因无力读书、无心读书或者无暇读书而使本来可以成功的机遇白白流逝,造成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读书又是一个新话题。说它“新”,是指当  相似文献   

12.
孩子应何时开始读书?答案在某种程度上令人难以置信:在他学习字母之前,即父母应作为孩子的读书“工具”。但朗读不要太具表演性,因为变换太多的语调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忽略故事情节。而好作品本身也毋须美化。读什么给牙牙学语的孩子听呢?朗读是使孩子习惯于读书的最重要阶段。尤其要注意那些优秀作  相似文献   

13.
书魔怪事     
题目同学们近十年的学习生活,天天都与书籍打交道,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写出你读书的故事,让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或者发表你对读书的独特感悟、体验和见解,与同学们交流。(新人教版)提示:本题属于自由命题作文,只有写作要求,而没有具体的题目。不过从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此题与“读书”话题相近,而“读书”话题则是中学生永恒的话题。从本题的要求来看,同学们写这篇作文有两个方向可以动笔:1.写自己的读书故事;2.写自己的读书感悟、体验或者见解。第一个方向写读书故事,这应该是大家的首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读过书,每个人都有…  相似文献   

14.
知名企业家马云最近一番关于读书无用的话引起了热议.他说:“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他强调:“人可以少读书,多干事.”  相似文献   

15.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人得以完善,因为人需靠后天知识以补其先天的不足,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枝叶。当然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验证,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也不可轻信书中所言,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书不妨吞咽…  相似文献   

16.
冯仑 《作文》2023,(19):52-53
<正>读书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应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少年时代,因为兴趣读了很多书,后来读书为我创造了就业机会。我在十四五岁时开始读历史书,读政治书,特别是读一些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书籍。后来上了大学,就选择了政治经济学,读社会主义理论有关书籍。结果在做生意之前,读书成了我的工作,成了我的职业。有些人特别喜欢历史,一辈子只研究历史。我读政治书,工作之后就教政治。一开始是因为兴趣读书,后来读书竟成了我的工作,这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2008,(5):68-68
一件衣服如果配上少许饰物、花纹,就可能变得更加漂亮,但如果饰物、花纹太多,或者没有放在合适的地方,就反而会变得不伦不类。文章的语言需要修饰,但如果修饰太多,就会变得嗦罗嗦;文章说理要充分,但说得太多会让人厌烦;文章的语言描写要细腻,但刻意追求细腻则会降低读者阅读的兴趣。简洁是对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简洁就是简明扼要、不嗦罗嗦、不拖沓。  相似文献   

1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这篇课文结  相似文献   

19.
“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收益,享用它的‘利息’。”在小学阶段通过多种方法引领学生进入书的海洋,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20.
有时,读书为自己;有时,读书为他人,例如,为了班里的四十个孩子。 读书是受年龄、阅历、成长背景以及时代局限的,作为老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不能心想事成,但也不至于无所作为。总有一句话、一些文字、一种力量会进入他们内心,就像盐融于水,或者,像“水消失在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