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租房子     
佚名 《高中生》2009,(16):65-65
有一家人去租房子。全家一共3口人,包括夫妻俩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找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他们赶紧去看这套公寓,温和的房东将这3位客人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丈夫鼓起勇气问:"这房屋出租吗?"房东遗憾地说:"实在对不起,我这里不租给有孩子的住户。"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  相似文献   

2.
聪明的孩子     
《家教世界》2013,(3):12
一对夫妇带着7岁的孩子来到一座新城市,打算租一所房子住下来。他们找了很久,终于发现一个令他们满意的出租信息,便兴冲冲地去看房子。和蔼的房东出来接待他们。然而,房东看到他们那个7岁大的孩子后,却说:"我不打算把房子租给带孩子的人。"夫妇俩很失望,只得带着孩子离开。可是没走多远,孩子却跑了回去,对房东说了一番话。房东听后,居然笑了起来,并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这孩子到底对房东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学生》2009,(10):18-18
同学们.先讲一个“小孩租房”的故事给你们听:夫妻两个带一个5岁的孩子去租房子.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聪明的孩子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房子租给他们了.孩子考虑的焦点是从父母带孩子转向孩子带父母,即通过逆向思维跨越了“正常”思路不能解决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3,(4)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10岁的男孩,他们要在城里租一套房子。他们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家出租房子的公寓,可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有孩子的住户。对不起,这是惟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10岁的男孩,他们要在城里租一套房子。他们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家出租房子的公寓,可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有孩子的住户。对不起,这是惟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6.
益智冲浪     
《中等职业教育》2004,(5):37-37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他们赶紧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对这三位客人从上至下地打量了一番。丈夫问道:”这房屋出租吗?“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了。那5岁的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都看在眼里。那可爱的心灵在想:真的就没办法了?他用小手,又去敲房东的大门。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智慧     
有一家人想住在城里,于是,他们就到城里找房子。全家三口人,一对夫妻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在城里跑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找到满意的房子。丈夫问房东:这房子出租吗?  相似文献   

8.
考IQ     
《初中生》2009,(7):42-42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夫妇俩带着五岁的儿子去租房。由于人生地不熟,直到傍晚,他们才好不容易找到一所要出租的房子。父亲走上前去,敲门询问情况。房东见他一家同来,便遗憾地说:“对不起,我的房子不租给有孩子的家庭。”他失望极了,准备带着妻儿离开。五岁的儿子目睹此情此景,不甘心。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12,(10):4-4
一、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成功地走出森林。  相似文献   

10.
租房子     
兰若 《高中生》2009,(8):65-65
有一家人去稠房子。全家一共3口人,包括夫妻俩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找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相的广告。  相似文献   

11.
租房     
<正>有一家人(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他们跑了一天,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出租的公寓,房子出乎意料地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房东对着三位客人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丈夫和妻子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们默默地走开了。  相似文献   

12.
反向思考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跑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他们赶紧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就前去敲门询问。温和的房东出来,对这三  相似文献   

13.
生存的智慧     
德国有一户人家需要在城里租一栋新房子。丈夫、妻子和他们五岁的孩子,跑了整整一天,终于找到了一幢要出租的新房子。于是丈夫敲开了房东的门,对房东说: “我们看了广告,想租房子,可以吗?”房东仔细地打量了三位客人一番,然后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航海途中,伊斯帕尼奥拉岛人拒绝给船队提供食物。哥伦布就对岛上的人说:如小给他们食物,上帝就会发怒,以月亮变暗为证明。果然不久,发生了月食,月亮越来越暗。岛上的人非常害怕,求助于哥伦布。哥伦布故意出走片刻,然后走回来说:上帝已饶恕了你们。又过了一会儿,果然月亮又重新变亮了。岛上居民看见哥伦布竟有如此的“法力”,只得乖乖地给船队提供食物了。  相似文献   

15.
房东夫妇有三个孩子,老大上大学了,老二简上高中,小儿子约翰上初中。老大已经年满18岁,房东夫妇基本不管他,我搬到他们家那么长时间,就从没与他打过照面。在美国,孩子年满18岁,基本就开始独立生活,自给自足了。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我在比利时留学,住在布鲁塞尔的一位房东家。房东的儿子5岁,长得高高大大,看起来像个大男孩。印象中,房东在教育孩子方面所做的全部事情,好像就是不停地在家里为他举办各种各样的聚会。而且,只要是孩子提出建议,邻居们都会非常高兴地响应。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孩子融入社会,学习同成年人及伙伴相处的一个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自己为镜     
有一个孩子,成天贪玩。他的父亲很忧虑地对他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努力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这孩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瞧瞧我的伙伴扪,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直到他16岁的某一天,他父亲做工回来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  相似文献   

18.
朱小闯 《教书育人》2011,(34):26-27
在毕淑敏的《目标要趁早》中看到一个故事: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他们抱着小狗来到朋友家,安然坐下,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  相似文献   

19.
这一代的父母,几乎都是听着“狼来了”的故事长大的,童年的故事还未淡忘,就轮到了他们开始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了。其中“,狼来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目,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他们怕孩子撒谎,就像当年怕狼来了一样。可是,这个世界上有从来没说过谎的人吗?如果说谎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那我们是不是没有必要那么紧张?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孩子说谎这种行为视而不见,相反,要高度重视,找到“病根”,知道了孩子为什么撒谎,才能保证药到病除。个案一:一个4岁多的女孩,在楼下与邻居阿姨聊天“:妈妈正在给我做西餐,妈妈做的西餐可好吃了!”其实…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她在三 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之间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球,每个球上系着三根线。教师对三个孩子说,这三个球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口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三个孩子露出十分惶恐的神情。教师对着孩子们说:“开始。”只见那位5岁的孩子一下子拉出了球,接着7岁的孩子也拉出了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