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长力 《传媒》2018,(10):8-10
过去的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也是中国动画精神饱满、创作繁荣、稳步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扶持引导下,全行业凝心聚力,精心创作了《梦娃》《翻开这一页(三)》等 "迎接十九大"动画片,受到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由总局牵头组织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深入开展,国内重点动漫机构和国内外专家积极参与,精心创作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国神话故事》等一批深刻反映民族精神的动漫作品.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全国70余所高校动画专业师生和60余家动画企业创作人才参与创作,创作出《美在心灵》《圆梦》《文明以礼》《蒲公英的细语》等100多部展现真善美、充满感染力的优秀创意和作品,青年动画人才队伍表现出可喜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电纸书也能读到日本动漫作品啦! 3月14日,在东京举行的"中国电纸书·数字内容事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汉王与日本最大的数字出版物提供商之一创河社达成合作协议,开启了国内电纸书厂商批量引进国外数字版权之路。这也是日本动漫作品首次以数字出版形式集中在中国内地发行。目前,包括《足球小子》、《赤石守护奇谭》、《魔法学院》、《怪异实闻录》、《倒映在水里的鞋子》等在内的第一批漫画现已登陆汉王书城。日本创河  相似文献   

3.
手冢治虫:不要做艺术家,竹内治,东贩出版,2009每年春季举行的台北国际书展中,动漫专区总是成为最受关注的展区之一,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动漫作品在台湾拥有特定的阅读族群。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台湾对于日本动漫的翻译出版,已不仅止于动漫作品本身的翻译,动漫作者的创作历程乃至评论作品也逐渐受到重视,诸如讨论战后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的《手冢治虫:不要做艺术家》(2009)、80年代崛起的大师宫崎骏的《出发点:1979—1986》(2006)、《折返点:1997—2008》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20)
本文从类型动画创作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国产治愈系动画的逆袭之道。国产治愈系动画的创作应在模仿日本治愈系动画的类型特征,即治愈心灵创伤的主题、散文化的叙事结构、治者和愈者的角色类型、从心灵创伤显露到治愈的叙事模式、清新舒缓的视听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特别是针对日本治愈系动画提供浅层次、虚幻、暂时心理抚慰的不足进行改进式创新,为我国青少年观众提供深层次、现实、长久心理抚慰,从而提升创作水准、超越日本治愈系动画。  相似文献   

5.
人物类视听作品旨在以“人”为主体,通过记录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状态和内心世界来塑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纪录片《不了神话:宫崎骏》运用多样化的叙事策略展示了动漫大师宫崎骏独特的创作经历和生活体验,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产生心灵共振。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究本片对于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呈现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动态集装箱     
斯蒂芬·金的作品步入动漫美国传奇动漫公司预计2007年2月7日推出美国著名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的作品《黑暗的塔》(The Dark Tower),这是美国第一次将百万册销售大腕作家的作品出版成绘画画本。考虑到斯蒂芬·金的大量读者群,七期版《黑暗的塔》预计是动漫出版领域最具潜力  相似文献   

7.
田建伟  黄韵 《今传媒》2016,(2):89-90
本文关注动漫产业与互联网共生共荣的现状,以纯正互联网"血统"的《十万个冷笑话》系列动漫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其所表现出的互联网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的商品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总结了其在动漫产业商业模式探索中的成果,讨论了其商业模式对当下动漫产业的影响及意义,并对"网生代"动漫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爽 《今传媒》2014,(5):87-90
2013年年初,由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凭借清新治愈风,在众多韩国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别具一格的治愈系综艺节目。明星爸爸和子女在两天一夜的旅行中,展现感人的亲子情,赢得了观众的厚爱。从节目理念、节目特色、受欢迎原因等方面分析整个节目,结合治愈系的观点,研究节目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引发对新型综艺节目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光明日报》报道:全球动漫产业及相关的衍生产品年产值已超过4000亿美元。这完全有赖于成熟的动漫产业链模式,即:动漫生产——动画片播出——衍生产品开发——衍生产品销售——收益——再生产。在日本,一部动漫作品首先会以漫画连载的方式和读者见面,获得认可的作品才能成为单行本出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实证研究,详细分析了动漫元素在广告中的投放趋势、分布情况和具体属性。将动漫广告概念从狭义的范围延展到了动漫元素广告这一广义的范畴,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行芳  孟祥 《传媒观察》2006,(12):16-17
继《猫和老鼠》之后,《加菲猫2》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这只叫人喜欢的猫在度过26岁生日之后,又由福克斯公司投拍为同名动画真人电影,掀起新一轮动漫热,为动漫产业赢得理想的票房收入。可惜的是,中国动漫产业成功者却不多,且故事多为神话传说的老套情节《西游记》、《宝莲灯》等。由于中国动漫产业产供销各个环节很不协调,甚至互相牵制,致使我国动漫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家广电总局已明令下午5—6时不得播送进口动漫作品,以为发展国产动漫事业提供必要的保证。但这只是治标之策,如要治本,还需变换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STS领域的前沿理论,将科学漫画视为一种优质的科学传播形式,通过分析日本第二代动漫宗师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特别是其代表性作品《风之谷》中的主人公娜乌西卡,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特定时代背景中的科学观,探讨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以动漫形式进行的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科学观以及科学文化的互动影响提供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受市场猜想可能会产生一位深爱动漫作品的首相,日本股市所有生产动画片、漫画出版公司、玩具制作商和其他与动漫相关产业的股票,在9月2日都出现了上涨。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7)
《新闻联播》报道关于部分国产动画涉及暴力镜头、限期整改的消息,再次引起媒体及大众对于动画不分级制度,以及动漫内容不宜儿童观看的质疑。本文从动画作品评介的角度,对于我国动漫出现内容不宜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我国动漫在新时期应如何把握"商业"与"文化"的天秤,加强动画的思想性,以文化诉求作为动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做到商业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东京喰种》是一部在2014年被广泛传播的日本动画作品。动漫迷们热衷于其中的暴力内容。本文通过视听语言符号对《东京喰种》的暴力内容进行探讨,解析该作品广泛流行的原因及作者想要传递的深层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动漫读物的热销离不开影视作品互动助推,似乎已成为动漫领域的一大规律。近日正在央视、金鹰卡通等频道热播的原创动画片《星际飙车王》在吸引众多小观众的同时,也带动了同名动漫读物的又一轮热销。据该书出版方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透露,《星际飙车王》图书10册自今年上半年投放市场以来已实现多次重印并销售了3万余套。据了解,作为国内原创动漫作品,《星际飙车王》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2007年度优秀国产动画片大奖”、  相似文献   

17.
陈昭晖 《东南传播》2014,(11):68-69
2013年10月,《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漫因"暴力失度、语言粗俗"之过遭到《新闻联播》点名批评。曾经的国产动漫新标杆,如今却成为批评对象。这一转变十分值得玩味。笔者认为,中国对动漫产业的政策态度处在一个过渡期。国产电视动画如何正视自身发展的问题,适应转型期的"阵痛",是本文的研究宗旨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影视动画作品作为现代传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起着重要作用。《2014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动漫产业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由此可看出,动漫产业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影视动漫产品的关系密切,现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数字制作技术、新兴媒体、智能终端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漫业的起步之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2004年是中国的动漫年,北京、广州、南京等地仅上半年就举办了3次动漫展,上海则举办了6次。举办动漫展被业界视为打造动漫产业链的关键。2004“绝对动漫”亚洲动漫作品巡展南京站8月11日~15日在江苏展览馆举行,这是亚洲动漫巡展今年继北京后的国内第二站。记者在现场发现,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要数动漫衍生产品了,但多数衍生产品都是盗版的,且多为国外动漫形象。高桥留美子的《犬夜叉》、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等大师的原画稿在本次展览中受到中国动漫迷们的追捧。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知名漫画家们的作品却受到了冷遇。这与各大书店…  相似文献   

20.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3,(10):6
颜建国:动漫不只是产业颜建国在《人民日报》撰文:一说起动漫,都会想到动漫产业,似乎动漫就是产业,只有产业才能显示动漫的属性。产业当然就意味着高投入、高利润,经济效益成为重点。其实,动漫还有远比产业更重要的内涵,在动漫作品中,蕴藏的价值观、人生观,体现出的文化意义、思想倾向,足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生选择,不应该仅仅当作赚钱获利的产业来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