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婧 《传媒观察》2011,(12):29-30
2010年5月27日凌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5岁员工割脉自杀,因抢救及时而获救。这是当年该公司第13例员工自杀事件,被媒体称为"十三连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联。那么,在这次富士康连续性自杀事件中,大众传媒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次富士康事件中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媒体对自杀事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媒体应该怎样报道自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汇莹 《新闻记者》2006,(10):46-49
媒体报道自杀事件,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稍加梳理,不难发现,仅自2006年以来,引起关注的自杀事件就有好几起:山西榆社贫穷父亲在儿子高考估出高分后却服毒自杀,北师大一博导跳楼自尽,福州市外来务工者陈某跳江自尽,人民大学一女博士跳楼自杀,广州某高校一周内三人坠楼自杀。这一幕幕悲剧提醒我们思考:媒体应该怎么报道自杀新闻?媒体能为预防自杀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媒体"自杀报道"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还有什么比“自杀”更让人为之扼腕的呢?!生命是宝贵的,所以自杀是“非凡”的。而对于媒体来说,但凡“非凡”的事物都要纳入视野之内,因此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几乎没有一刻停止过。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2003年9月10日  相似文献   

5.
莫干 《新闻实践》2002,(4):29-30
清华学子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残害动物的行为,前段时间引起国内媒体的普遍关注,在分析其行为的动机、心理、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同时,众人虽“哀其不争”,但有一点是较肯定的,即刘的行为已触犯了法律,应受到法律的惩处。但就是对这样一件事实清楚、法理清楚的事件报道,一开始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报道中的新闻要素语焉不详,只称刘为“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学生。一时间,猜测四起,北京的几所名牌学府都被“某”在其中,叫苦不迭。直到刘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23日至5月30日,富士康深圳厂区发生员工跳楼事件13起。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大规模的媒体关注,媒体甚至被质疑是自杀事件的推手之一。关于富士康事件报道的研究多基于旧有的关注点。然而,这一连串自杀事件已经不仅是个体行为,更集中地反映出新生代民工的生存困境,暴露出社会体制的缺失,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个精神健康传播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对2000年至2003年我国四份报纸[《人民日报》(全国版)、《南方周末》、《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的自杀新闻报道行内容分析,来探讨我国媒体如何建构自杀议题。研究发现,我国媒体对自杀议题的建构尚处于“事件性”报道阶段,亟待迈向“资讯性”传播阶段。  相似文献   

8.
由“富士康连跳”事件看转型期媒体的“自杀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勇 《东南传播》2010,(10):42-44
数据表明自杀正在成为我国转型期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对自杀的不当报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今年在我国社会发生的"富士康连跳事件"即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近年来公民维权事件中的自杀事件有增多趋向,在相关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正确处理尊重生命和寻求正义的关系,避免将自杀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新闻点,在自杀报道中提供解决自杀困境的方法和渠道,将慎报自杀事件作为维护我国转型期社会稳定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9.
顾德宁 《传媒观察》2005,(11):59-59
9月10日是第三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正巧美国知名社会问题纪录片导演葛瑞格先生途经南京。交谈之中,这位15次来华的“中国通”问笔者,为什么中国媒体在谈预防自杀问题时会频繁使用“某某自杀成功”?这么失败的做法为何要说“成功”一词呢?孩子们会怎么想?他还问我,中国记者在报道自杀时有无“用语守则”?他们是否受过正确把握自杀报道尺度的专业训练?这两点在欧美国家是有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报纸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逐年上升,样本统计显示,报纸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过程中尤其是都市政类报纸存在着消息来源单一、注重自杀事件性、大量使用煸情标题、忽视对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报道等失当情形,且失当频数较大,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报纸在处理大学自杀新闻方面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1.
王国川 《新闻记者》2002,(11):36-36
通常 ,针对某一事件的批评报道公开传播后 ,新闻评论者会从不同角度去审察事件 ,发掘事件背后所潜藏的意义。由于批评报道受到各方面制约 ,有些内容难以在报道中交代清楚 ,只能以潜台词的形式蕴含其中 ,从而既弥补批评报道无法说清楚的缺陷 ,又达到舆论监督真正的目的。如2002年3月27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毒”害生命的黑作坊》后 ,当地执法者负有何种责任 ,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则报道中 ,并没有点明“执法人员” ,但“执法部门”即为这则批评报道的隐性对象 ,并为其他媒体所点破。4月1日 ,“人民网”发表盛…  相似文献   

12.
“炒新闻”,又叫新闻“炒作”,是大众传媒在某一段时间一哄而上对某一事件进行渲染式报道,或者是某一传媒在较长时间内时并不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事件作过于密集的、超常规的报道。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违背新闻职业操守,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漠视、愚弄、侵害广大受众正当合法权益的一种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3.
2013年5月22日英国伦敦伍利奇区发生街头砍杀事件,两名穆斯林狂热分子将一名现役军人用刀当场杀害;2014年3月1日一群新疆暴徒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砍杀大量无辜群众。同样是血腥的暴力事件,部分西方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同的话语立场,表现出对待恐怖问题报道的双重标准。本文从文本视角对《纽约时报》“昆明事件”和“伦敦伍利奇事件”的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揭示其通过运用语言策略来完成对中国和英国两个不同国家形象塑造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趋势之一: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种崭新的立体化新闻报道方式正在电视新闻围内蓬勃崛起。所谓立体化.就是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全方位“扫描”,既报道其“正象”,又报道其“反象”;既反映新闻本身的事实.又报道新闻以外的其它相关背景;从而把这一新闻事件“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报道出去。也就是说,通过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联想,把一切与这一新闻事件有关的事情全部报道出去,从而把新闻报道从某一点扩展到更为广阔的层面,把单一新闻深化衍生为一组新闻,使报道既有时间的广度又有空间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陕西省某地发生森林大火,在救火过程中有9名干部群众遇难。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有家媒体用了这样一幅图片:某殉职干部的妻子拿着一只亡夫被烧得焦黑的手站在那里。图片说明是“某某的妻子已欲哭无泪”。看到照片的第一反应就是:可怕,太可怕了,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象,记者是想通过照片反映殉职干部牺牲的惨烈,从文字稿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未曾想到媒体会把状况如此具体化,真是“图不惊人死不休”啊!这让我想起去年香港艺人陈宝莲自杀事件。她跳楼自杀后,有香港媒体收买殡仪馆工作人员,拍摄并刊登了她死后的照片。这件事在香港引起…  相似文献   

16.
刘大勇 《新闻实践》2010,(11):63-66
近一个时期以来,自杀、凶杀等社会极端事件成为了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以死抗争”的新闻框架在此类事件报道中被屡屡使用。事实证明,“以死抗争”框架在唤起受众注意、制造情感共鸣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但也应注意到,并非所有的极端事件都适用于“以死抗争”框架,不加选择和节制地使用这一框架,将使其传播效果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底,国民党元老续范亭将军,因不满蒋政府的对日政策,祖国大好河山相继沦于日手,愤然在中山陵剖腹明志,轰动全国、震惊日本,称之为“中山陵事件”或“南京自杀事件”。多年来,关于续将军这一事件的文章介绍散见在大陆各地的报刊,读后确实让人受鼓舞和教育。但笔者发现,关于续将军剖腹前后的史实,与有些文章颇有出入。笔者现将数年前调查所得,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读报中遇两例误用“蒙难”一词: “当鲸鱼的气腔一旦发生了炎症,便失去了判定方位的能力,从而误至海边搁浅而死亡……过去发生的所谓鲸鱼集体自杀事件,实际上是集体蒙难事件。”(2月22日今晚报三版《不是自杀而是蒙难》)  相似文献   

19.
力求"最新"     
7月10日,石家庄两家报纸同时对前几天发生的“垃圾堵了槐北路”事件做了追踪报道,报道结果却大相径庭,令读者大惑不解。某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题为《垃圾依旧横陈街头》,称:“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河北宾馆垃圾转运站,发现站外街  相似文献   

20.
“亲历式”报道,在国外较多地被称为“个人经历报道”。这种体裁,或者是记者直接参与某一事件,或者是记者亲身经历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且把自身直接参与其事的亲身经历写进报道中去,用以吸引读者,说服读者和感染读者。它要求记者在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亲临事件发生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感受来构思主题,描述新闻事件的经过、发展。这种报道形式本来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形式之一,然而,一些媒体由于盲目跟“风”,出现了大量模式化的亲历式报道。许多报道纯粹是为了“亲历”而“亲历”,大搞各种带有炒作色彩的“亲历”,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