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严燕群 《新闻世界》2013,(4):193-194
1922年5月7日于北京创刊面世的《努力周报》,可以视为胡适及其志同道合的朋友联手打造的政治言论舞台。而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又是支撑着他创办报刊、谈论政治,以求得“再造中国”的改良道路的内在根源。本文主要回顾一下《努力周报》创办的过程,从而探讨一下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努力周报》作为同人刊物,是以胡适为中心的一批学人议政的平台。但由于学人交往关系和政治主张取向,其独立性终受到拷问。本文即使以"好人政府"这一主张为案例,对《努力周报》牵涉的政治关系做梳理,来解析这份刊物的独立性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实践。胡适之是该刊的核心人物,他的讲学复议政的尝试,随着这份刊物的终刊,亦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3.
朱琳 《出版科学》2016,24(4):114-118
《努力周报》创刊于1922年5月7日,1923年10月21日终刊。办报期间,其编辑重心曾作若干徘徊,而非之前研究认定的以政治时评为始终。本文结合史实与历史文献资料,对一年半生命的《努力周报》的编辑播迁进行研究,考述与论证其从“二十年不谈政治”到笃定“努力谈政治”,再从“努力谈政治”到“止了壁”不谈政治,转而以思想文艺尤其思想作为编辑播迁的落脚点和重头戏的编辑转向特点,以及其间经历的适应历程。  相似文献   

4.
鲁迅一生利用报纸副刊进行政治和文化上反封建的斗争,在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于我们今天的报纸仍有启迪和借鉴作用。1921年12月,北京《晨报》将第7版发展成四开的半独立的《晨报副镌》。这时北方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形势相当严峻。胡适进一步向右转,创办《努力周报》,宣传“好政府主义”,并附出《读书杂志》,号召“大家少说点空话,多读点好书”,公开提倡“整理国故”;学衡派的吴宓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宣传复古主义,提倡  相似文献   

5.
汤璇  赵云泽 《新闻界》2012,(10):69-70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每周评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的关键性报刊之一。该报先后由陈独秀、胡适主编,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具有很大影响的政论性周报。1918年一战结束,国内民众对国内外时局日益关注,尤其是涉及中国切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35):74-74
《胡适杂忆》唐德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定价:22元对胡适一生牵惹到的无数问题与纠葛,唐德刚先生在本书里几乎知无不谈,谈无不快。但本书又不止于回忆,唐德刚还畅谈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其他一切胡适关注的学问。  相似文献   

7.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正式的公开发行政治机关报,《向导》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从1922年9月至1927年7月,不到5年,但装订成册的五卷本《向导》却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展开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艰苦卓越的经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上下求索,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轨迹。毫无疑问,《向导》是中国共产党人手中一支  相似文献   

8.
胡适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曾任<竞业旬报>和<新青年>等报刊的编辑,并创办过<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胡适新闻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即为"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容忍".本文试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鲁红梅 《传媒》2021,(20):85-87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份机关报,在其办刊的五年中一直都是我党进行舆论宣传的主要渠道之一,不仅向群众宣传了我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政治主张,而且在鼓舞民心、凝心聚气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向导》周报的编辑和宣传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向导》周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与其编辑及宣传策略是分不开的,值得我国当代媒体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投身革命之日起,毛泽东就将报刊宣传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1925年,他在为《政治周报》撰写的《发刊理由》中指出:"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1]在长期战争年代,作为一位既指挥打仗、又领导宣传的身兼二职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具有倚马可待的快速写作本领,但他从来不为快而快,他认为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新闻媒介对新闻要有所选择,根据斗争需要或急或缓或舍.  相似文献   

11.
杨莲霞  戚睿群 《传媒》2024,(4):81-83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舆论阵地。本文从《向导》周报的时代背景、主要宣传内容、时代价值等方面探析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向导》周报将党的理论宣传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传递了党的信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党报创办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余玉 《新闻界》2014,(1):57-58
<正>《政治周报》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机关刊物,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1926年6月5日停刊,共出版14期。该刊物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  相似文献   

13.
革命根据地的报纸出增刊,当以《红旗周报附刊》为最早。《红旗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瑞金时期创办的机关报,1931年3月9日创刊。同年9月28日开始出第一期附刊,创刊号的《编者附白》中说:《红旗周报》最近付印了好几期,但刚印好又发生了问题,以致不能与读者见面。真是糟糕到万分,尤其在现在这时候。所以我们现在把大家所想到的,所看到的,所经验到的,随手写一些下来,作为同志们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们去约旦、土耳其、伊拉克、科威特四国采访,写了一篇随笔。一约旦面积不大,人口稀少,但是文化发达,新闻出版事业兴盛。它的报纸和刊物大都是私营,通讯社、广播和电视则由政府新闻部门所掌握。这里1921年时,尚无报纸,政府和读者仰助于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埃及出版的报刊。到了1923年,政府出版了一种叫做《东方阿拉伯人》的周报,1927年发展为政府公报,专登公务资料。1927年6月,安曼出版了《约旦》,起初为周报,到1949年改为日报。另一家报纸《瓦发》(周报),从1938年到1947年,一直出了十年。《岛》这张报纸,起初在大马士革印行,1939年始迁安曼,时而出日报,时而出周报,一直出到了1945年。六十年代,报纸有了较大发展,由于1960年约旦新闻出版公司成立。1962年安曼出版了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4日,一张新的体育周报《21世纪体育》在成都创刊。近一年内,2001年元旦财经类周报《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其后《经济观察报》在北京面市,上海的《理财周刊》开始试刊等等,不仅周报的数量迅速增长,影响和经济效益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原有的财经类周报已全面苏醒,《财经时报》、  相似文献   

16.
《努力》周报的新闻实践与“同人期刊”的运作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努力》周报是中国现代周刊中“同人刊物”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一种报刊出版潮流和运作方式,即由观点、信念大致相同的知识分子自己筹资创办、业余轮流编辑。这类刊物多为成本较低的评论性刊物,它们对报刊编辑业务有一些形式的创新和观念的贡献,有自由灵活的运作特点,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些都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努力》周报的命运上。  相似文献   

17.
《环球时报》创刊于1993年,最初是周报,2000年改为周二刊,2003年改为周三刊,2006年改为周五刊,2011年改为周六刊(仅周日不出报)。回首审示《环球时报》从周报变  相似文献   

18.
茅莹 《新闻实践》2013,(5):53-54
2012年2月27日,浙江经视《相对论》正式开播。有别于传统的读报类节目,这是一档深入解读焦点话题的新闻评论节目。其突出的特点是,有别于"意见领袖"我说你听的灌输式话语,强化了主持人与评论员之间的问答和交锋。在每周一到周五10点档的半个小时里,考量着我(主持人)和评论员对新闻时效和话题延展拿捏的功力。10个月之后,《茅莹的新闻周报》悄然而生。人,人性,人情,人文,加之以女性的视角,让《新闻周报》从开播的第一天起,就有了独特的新闻质感。从《相对论》到《新闻周报》,一年多高强度的新闻实践,让我对电视新闻评论有了真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媒介的理论表述、系统建构和舆论宣传。100多年来,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创办了大量革命报刊,《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中央级政治机关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是中共早期创办的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本文对《向导》周报201期刊物进行梳理分析,从《向导》周报的人员组成、编辑风格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思考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直把新闻媒介看作“最好的东西”。他之所以把新闻媒介看成“最好”、“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就是因为新闻媒介同“革命”是紧紧联在一起的。早在68年之前,毛泽东就这样明确地提出了报刊同革命的关系。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他开宗明义地写道: 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