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龙  康家伟  薛桂康 《今传媒》2016,(10):50-52
媒介素养是身处媒介社会化中的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基于关中城镇中学生媒介素养调研,结合从传统媒体、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背景转化,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指出中学生媒介接触的群体性特征较为明显,中学生的媒介认知较为理性、辩证,媒介接触率与可信度呈现反差,互联网媒介伦理教育对于中学生具有紧迫性,中学生的参与式传播意识与技能需要加强,进而提出了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和榆中地区(农村)中学生的抽样调查,从他们的媒介接触、媒介理解与领会、媒介传播三方面来揭示当前中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并对比他们对新媒介的接触和使用等来看“信息沟——知沟”是否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中学生的媒介素养之中,以及有什么样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上半年,互联网上惊现三重门事件,虽然事件的主角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但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为教育界和新闻界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要注意对媒介中的信息严格把关,培养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扭转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陈浩  童莉 《新闻世界》2013,(6):253-255
在“全民记者”的时代大背景下,受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南宁市中学生为例,通过运用调查问卷法和座谈讨论法,试图探寻和调查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也借此探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路径,以期引导青少年受众树立理性向上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5.
田萱 《新闻知识》2012,(12):18-19
本文辨析了党政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内涵,论述了党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养的实质、培养条件、途径和方法,强调党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培养应从技能型向素养型转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汕头市潮阳区农村中学生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中学生手机媒体使用与认知的情况,探讨农村中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特征以及手机媒体对他们的影响,并从媒介素养、媒介内容两方面提出对农村中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蔚峻 《新闻传播》2014,(2):117-118
随着媒介多样性的快速发展,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主要对网络编辑媒介素养培养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分析了网络编辑媒介素养培养的三个必要性,分析了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三个构成,对网络编辑人才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出了培养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但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低下,在大学生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媒介、对媒介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批判、同时学会使用媒介。这就需要大学既要向学生传授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也要强化对大学生运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解决当前司局级干部群体存在的媒介惶恐和媒介素养相对缺乏的问题,需要以媒介的转型发展为契机,全面提升其媒介素养.既需要建构其媒介观念,又需要培养其媒介接触和使用的素养、接受媒介监督和批评的素养.  相似文献   

10.
媒介素养——青年军人必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军人的媒介素养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的能力,强化军队“软实力”,打造~支适应新时期战略任务的现代化军队。  相似文献   

11.
邹晶 《当代传播》2012,(4):92-94
媒介素养教育在上世纪末已引入我国,但以军队院校为代表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仍旧较为淡薄,目前大部分军校还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而从官兵素质培养、军队形象传播及打赢舆论战等各层面,都需要将媒介素养教育提升至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战略地位。军校媒介素养教育除了使学员了解和认识媒介特点,解读媒介信息外,还要培养学员的批判精神和主动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7,(12):76-84
随着新媒介的普遍使用,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急需更新和发展。本文梳理了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发展变化的轨迹,在调查分析成都十二所中小学师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和实施路径,包括培养学生媒介接触使用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媒介知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发展表达协作的参与能力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梁爽 《今传媒》2020,28(1):31-33
媒介素养的发展是当今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任何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都会给媒介素养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技术发展与媒介素养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当下算法技术的发展为媒介素养培养创造的新生态,并对该生态下的媒介素养进一步的延伸和培养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及探究的意义 自媒体时代,媒介素质是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个人都面临媒介素养提升的问题,而对正处于青年初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求知欲、好奇心和模仿力强,情绪和情感变化强烈且易冲动,但相关知识少、社会经验缺、社会阅历短,正确评判媒介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乃至有效创造、加工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有限,再加上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缺乏系统设计,实效一般,中学生媒介素养总体状况令人堪忧,①因此,高中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申金霞 《新闻界》2012,(9):68-73
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从"保护主义"到"信息产制"的范式转变,当下活跃于自媒体平台的公民记者,其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对信息的判断、选择与"挪用能力"的培养;媒介话语权的有效运用与"分布性认知能力"的培养;"模拟能力"与做一个负责任的传者的培养。其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一是个人化、碎片化的媒介素养习得;二是社会化、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陈小川  白霞  霍媛媛 《今传媒》2011,(10):44-45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网络这种新兴媒介,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一把"双刃剑",其特点日益凸显,对转型期的中国提出挑战,对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更是提出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主要以西安地区的中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关于媒介素养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了中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及其教育情况,并就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凌菁  陈雨曦 《新闻世界》2012,(8):201-202
媒介素养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探讨农村女性的媒介素养问题关系到我国整个女性群体的发展,是衡量女性群体主体意识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毕节市林口镇的农村女性媒介素养的调查,了解目前农村女性媒介素养的现状和问题,并从拓展媒介渠道、加强电视节目内容的建设、培养农村女性意见领袖以及开展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等方面来提高农村女性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社会,媒介传播技术和媒介文化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作了客观、全面的分析,并从不同层面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多元化技术特征在赋予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以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在媒介交往的具体行为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媒介认知度不高、媒介行为及目的的"偏向性"、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淡薄等。为此我们亟须通过多种策略与途径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与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及时系统地开设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育课程;积极建立基于培养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新媒体心理素养教育;建立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共同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20.
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目的在于培养媒介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其具有媒介分析、媒介批判、使用媒介并通过媒介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等能力。目前,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正日趋成熟,而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