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发展的正确指导理论.人的发展要坚持人本发展、自觉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练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内涵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并从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人才强校,坚持特色发展,坚持与社会、企业深层联合等方面入手。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坚持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我校办学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发展是必须的,但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进入四中学习的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特长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坚持全面发展又必须与因材施教相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我国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合理统筹、科学规划,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发展;坚持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坚持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为依据。我国在开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从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即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与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即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与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为标准来审视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把握地方高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练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并从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人才强校,坚持特色发展,坚持服务地方、获得市场与支持等方面入手,实现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保护私有财产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私有财产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保护私有财产也是坚持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保护私有财产也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指引老年教育发展的强大武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年教育,既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和以人为本的核心,也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为此就要:注重全面提升学员素质。要关注老年学员的全面发展,从学业上、身体上、思想上、品行上全面关注和引导他们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本为,坚持以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高教强国战略;坚持“三个面向”,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万万不可忽视美育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缺少了美育的高等教育,不可能是科学发展的高等教育。无论是以人为本、全面素质教育,还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谐校园的建设,都不能离开美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发展指导方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指导方针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应把坚持以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发展的本质;把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把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把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教育发展的途径;把坚持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式;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都要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征程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价值的最高追求.在当下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发展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三个代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两个明一起抓,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德治和法治结合,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高等院校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努力造就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2009年,首都基础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公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各学段间全面发展;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坚持依法治教,确保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写下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三个代表"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提出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度发达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他们的全面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矢志不渝地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批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国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