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已经成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要确立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目标要求、构建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引导高校发挥贯通式培养模式的累积优势效应,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是各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着重分析我国高校在当前状况下,如何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几点可参考的思路,以期我国高校能顺利地改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教育部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目前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仍在不断探索,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文章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并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最后针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高校今后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覃利 《文教资料》2011,(28):185-187
本文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选拔方式和重视拔尖创新人才非智力因素三方面,通过和部属重点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比较的方式,对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共同选择。通过介绍中美两国著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剖析其异同,藉此提出有利于我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对策建议: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强大理论武器,选拔优质生源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拔尖创新人才”主题研究起始于2002年,至2010年形成研究热潮.已有研究针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概念辨析,介绍不同高校、学科的培养实践,探讨不同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与可行性,开展国内外经验对比.鉴于现状,建议进一步厘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钱学森之问”的应有之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投入,规避“拔尖创新人才”专属高等教育现象,避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乱象丛生”,寻求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识.  相似文献   

7.
"拔尖创新人才"主题研究起始于2002年,至2010年形成研究热潮.已有研究针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概念辨析,介绍不同高校、学科的培养实践,探讨不同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与可行性,开展国内外经验对比.鉴于现状,建议进一步厘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钱学森之问"的应有之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投入,规避"拔尖创新人才"专属高等教育现象,避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乱象丛生",寻求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识.  相似文献   

8.
从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多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而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国内高校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在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也相对较少。基于这种情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途径,改革育人制度和完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要责任。行业特色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招录拔尖学生难以获得社会认同、课程体系交叉融合有待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缺乏等困境。建议行业特色高校通过探索多元人才选拔方式、依托特色学科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内涵等措施,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思考:改革招生制度;重视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克服泛行政化影响,以努力构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行业特色高校办学和学科优势,结合工科材料专业的特点,结合国内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现状,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涉及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实施研究型教学方法、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及构建国际化合作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为行业特色高校工科专业实施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拔尖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高校是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主要论述了长春理工大学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创新班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在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立足基础学科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依托高校丰富科研资源形成了多方主体协作的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一部署,推动科教融合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加强政策、经费、师资等多方面的保障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之问”掀开了有关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讨论的又一个高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乎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本文认为以“985” “211”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体,教务管理应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一主体或者多主体协同的选拔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依然面临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各项政策目标或者政策主体的协同问题、选拔培养机制衔接问题等制约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统筹不同办学主体、学段、政策目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提高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北京工业大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线,启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战略,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入选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67名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分析得出,各类高校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更为突出.但我国高等院校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着严重不足,为了使高校真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需要我们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积极实行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素质特征.中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沿袭"先民间,后官方"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校要结合已有的探索与试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与经验,加快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20.
创新综合素质培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中重要的一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高校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拔尖计划1.0实施十年,拔尖计划2.0开局和强基计划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拔尖学生创新综合素质培养成为教育教学领域关注热点之一。本文在创新综合素质各结构化组成要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南开大学物理学基地为例,对拔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视野各结构化要素培养的实践路径进行介绍,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践路径的实施相对应,进而分析目前拔尖计划各基地中,在拔尖学生创新综合素质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