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本文提倡对大学中文教育走从实际应用为根本的道路,培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能够实实在在用到的知识,对中文专业在现代生活中具备的价值展示出来,重点把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要求的方向出发,使中文专业的学生能够具有广阔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倡对大学中文教育走从实际应用为根本的道路,培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能够实实在在用到的知识,对中文专业在现代生活中具备的价值展示出来,重点把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要求的方向出发,使中文专业的学生能够具有广阔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任志萍 《大学教育》2022,(2):136-139
文章秉持师范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理念,对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语言核心素养观,梳理了高师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课程群与中学语文语言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中文师范生应具备的语言学科素养和语言教学素养,同时在课程目标任务、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要进行突出课程职业性的教学改革,以期为中文师范生语言教学职业能力培养提供重要的课程和教学支持。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高师院校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中一直忽视师范生语言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与中学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有较大的脱节,与中文师范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需要脱节。文章探讨了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语言教学能力的构成基础,并对高师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学生写好字是中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中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书法兴趣的培养影响最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书写水平和书法素养都较低,不能胜任教学生写好字的任务.为改变此现状,需在高等师范院校(大专、本科)中文专业开设书法课程,大力加强书法课教学,努力培养中文教育专业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提高其书法素养.  相似文献   

6.
评价素养是国际中文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扎根理论及方法,构建了由评价知识、评价观念、评价技术与评价元认知力构成的评价素养概念模型。对352名国际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与调整。研究提出,国际中文教师评价素 养概念模型包括四个维度,共18项指标。《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可据此进行调整充实。研究发现:专业背景与培训经历对评价素养影响显著,评价观念与评价技术是构成评价素养的关键因素,应成为培养教师评价素养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在医学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探讨职业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在医药专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其次,分析现行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状况和潜在困境。再次,提出了一系列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和改进建议。最后,分析了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估方法和优化策略,凸显了提升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实际意义。对医学教育具有借鉴价值,有利于培养具备高尚德行、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医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中文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中,往往重视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相对忽视教学内容二度开发能力的培养,“教什么”已成为中文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瓶颈。所以,在中文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中,让学生学会“教什么”与学会“怎么教”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社会、与企业不和谐的地方。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专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现状及社会需求状况通过22项指标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和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而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均高于非订单班学生,且订单班学生具有更高的企业认同感、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多项指标都接近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产生了较多的问题,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抄袭现象严重。本文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对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毕业设计环节应该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让学生尽早进入毕业设计的状态,提前培养各种核心职业能力,从而不仅可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1.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中文母语运用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学生良好文学素养的形成,进而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本项目组在《学前儿童文学》课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应对中文磨蚀,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高等专科院校学生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培养学生中文素养及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一是正确认识及理解写作教学中的“本”的问题,即如何在教学中因势引导,充分激发学生学好写作课的内在积极性,唤醒每个学生内心深处对生活、对专业、对未来的生命激情。二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改变学生写作观,转变评价标准,激发写作热情,加强阅读等方式落实“本”的意义。三是在实践中加强“本”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中文专业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在知识、实践、能力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对中文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校内评价,一方面应该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一方面是在科研项目、专业学科竞赛、大创项目、实习见习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表现进行考评,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职业导向进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建立企业人才需求平台,同时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与变化,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胜任力是助力学生获取职场成功的需要,也是中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我国战略发展的需要。本文从个性、专业性和社会性三种维度进行审视,发现中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存在个性基础教育不足、延续专业发展的教育欠缺以及适应社会环境的教育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升主体性,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专业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提升社交感知力,培养社交素养三种路径,解决中职学生职业胜任力欠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自我管理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素养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走向“职场”,通往成功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优良基地,自我管理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必须在成长道路上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态度、职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使自己成为广受社会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训练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专业素养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关键要建立健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制度,培养一支专业技能水平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要突出对学生核心专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职业岗位的契合性,无论是对于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还是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人职匹配理论作出概述的基础上,对人职匹配理论的多元价值以及人职匹配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大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实现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但是在传统分科教育下培养的人才显示出知识面窄,基础不宽厚,缺乏创新后劲的弊端."大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这种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过早专业定向而忽视人文素养的缺陷;突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精神的内涵指向,更加注重人的知识与修养的完善:并充分地考虑到了拓展学生有效的"知识平台",让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应变能力."大中文"人才培养模式追求的目标是:有利于中文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协调基础学科和社会应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即按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职业人才的基本标志,职业素养的高低则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工作态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