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实现重要保证,古诗词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精神彰显的最佳注脚,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古诗文教育,然古诗文教育,需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读"的优化来感受古诗文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古诗文教学如何"读"、如何"读出四味",以真正实现在朗读中语感培养和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古诗文创新教学的意义正是要通过"再创造"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考试目标论"就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学习古诗文的"单向思维"以及古诗文教学价值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  相似文献   

3.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巧妙利用学生爱好流行歌曲这一天性,把与古诗词相关联的流行歌曲贯穿于教学之中,对学生领会古诗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使古诗文教学生机无限。  相似文献   

4.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自居易的《忆江南》,寥寥数笔,江南的秀丽明艳就跃然纸上,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学习是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他们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古诗文大多来源于生活,是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将古诗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理解古诗文,进而与其间的人物情感、作品思想等产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能让古诗文教学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一直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古诗文是高中老师应当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优秀的古人用智慧和血汗为我们创造了许多璀璨绚丽的文化产物。古诗文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再到清词明曲,一篇篇精彩绝伦的古诗文无不让人拍手叫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必要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古诗文中构建艺术体系,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场小学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像这样以古诗文为专项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不多见,其间呈现的课堂实践、分享的课改理念也使每一位与会教师耳目一新。但同时引发了许多一线语文教师的思考:在小学阶段,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文教学才是适宜适度且具有实效的?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教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从古代开始,古诗文在中国文学中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唐诗宋词更是家喻户晓的。一般来说,就算是没上过学的人,也能念叨出几句唐诗的,比如说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诗词更是重中之重。在唐代,要是能够写出一首好诗,很可能就金榜题名了。  相似文献   

9.
古诗文蕴含独特的语言魅力,包含格律美、意境美、形象美等诸多特点,已经成为语文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课标在相关规定中更加强调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依据新课标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发挥古诗文教学的魅力,利用古诗文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思考小学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爱上语文学科。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无数文人才华的遗留,学习和研究古诗文对高中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学生们难以理解古诗文的内涵而感到古诗文枯燥,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们学习理解古诗文,使学生感到古诗文的词句和意境的优美.情景的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古诗文更加准确。古诗词凭借着它们优美的韵律,不同的意境值得学生们学习与研究,高中阶段的古诗词大都篇幅比较长,且语句较难而使得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一定的困难与阻碍,所以,本文就高中古诗词教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情操,建立独立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中学古诗文教学通过凝缩简短的语句,包含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宣扬伟大人物的个性,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加强中学古诗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12.
浩如烟海,璀璨如珠的古诗文,要想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古诗文的意思,感悟古诗文所表达的意境,了解诗人所要传递的表情达意,体会古诗文蕴含的优美语言,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美。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也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新意,更有"更上一层楼"的高度,还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迪,最难得的是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进程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下,课堂教学必须改变古诗文教学现状,教师必须从"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给古诗文教学注入现代元素。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古诗文课堂教学,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人类语言文化精华的体现,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形式。其中的古诗文更是集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为一体,值得我们深深品味。  相似文献   

16.
《忆江南》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为诗人白居易回忆江南景物之名作,艺术上很有特色。如此语言瑰丽、情景交融的词该如何教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成为了现在蕴含着智慧与精神的所在。而古诗文是其最有魅力的精髓所在。但是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当代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因此教师们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青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落后。因此本文就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浅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忆江南》是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词三首》中的一首。对于这首词,《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简说指出:“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古诗词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本文通过结合古诗文的特点,提出了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吟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可以实现诗词课堂上品味形象美和情感美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实现读者与作者跨越千年的心灵沟通.古诗词教学与吟诵结合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