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跃前滚翻是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初二、初三年以上技巧教材之一。首先要求鱼跃,然后再接着前滚翻。由于动作技术结构的特点,加上器材设备的限制以及学生掌握技术的错误,导致头部发生超过范围的仰、俯以及旋转,造成颈部(多数)或胸部(少数)损伤。  相似文献   

2.
浅谈诱导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过渡诱导法在新授教材中,尤其是新授教材的难度大,而学生的水平又较低时,可以选用过渡诱导法。如鱼跃前滚翻动作,可以采用兔跳练习、两手尽量往远伸的前滚翻、利用高垫从高处往低处作前滚翻等,之后再过渡到完整的动作练习。通过这些诱导方法使学生对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肌肉用力顺序有了比较明确的  相似文献   

3.
中学体操教学,利用排球作为辅助器材或标志物,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练习积极性,促进技术的掌握,提高动作的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现举10例,以供参考,触类旁通,再创新用。 1.技巧跪跳起用头顶触上方的悬球;促使起跳时伸髋、提腰,脚背和小腿用力下压,身体向上腾起。 2.技巧鱼跃前滚翻做越过数球叠放  相似文献   

4.
体操向前滚翻的动作,包括技巧运动的前滚翻、鱼跃前液翻、挺身鱼跃前滚翻;前滚翻直腿起;双杠前滚翻成分腿骑坐、肩倒立前滚翻;支撑跳跃的纵箱前滚翻等。在前滾翻类动作教学中如何启发、诱导学生去理解各个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动作相互转化的迁移规律,在原有获得的旧知识,熟练的动作技巧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的动作技能技巧呢?下面谈点个人的浅见: 在学习前滚翻之前,先做辅助练习——团身液动,前滚翻才容易学会。在教前滚翻类动作时,先教前滚翻,再救鱼跃前滚翻……。前滚翻是鱼跃前滚翻、挺身鱼跃前滚  相似文献   

5.
在体操翻腾动作的教学中,滚翻类动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前滚翻、前滚翻分腿起、鱼跃前滚翻、前滚翻直腿起、手倒立前滚翻、手倒立前滚翻直腿起、挺身鱼跃前滚翻等等,而前滚翻则是滚翻类动作的基础,也是体操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重点学习技术。因此,在前滚翻教学中,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会  相似文献   

6.
助跳板在鱼跃前滚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求和助跳板的特性,以及通过对人体与地面、人体与助跳板相互作用时人体的受力情况的分析,认为助跳板在鱼跃前滚翻教学中不但有辅助完成动作和提高技术的重要作用,而且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一、"兔子跳"运用是否合理在开始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手臂向前远伸支撑的意识。积极引用了"兔子跳"这一动作于组合中。并要求学生加大蹬地用力,鼓励学生手臂充分向前伸展,以增大腾空的效果。笔者认为:虽然鱼跃前滚翻和兔子跳两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  相似文献   

8.
人体骨髂肌损伤是在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下过度主动收缩或拉长时引起的损伤,多见于股后肌群、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腰背肌和肩袖肌,由于运动员赛前准备不足,技术动作不够标准,使肌肉及周边软组织损伤,损伤初期,局部肿胀,按之疼痛,后由于不加注意和配合相宜的治疗,肌肉组织自行  相似文献   

9.
前滚翻是滚翻类动作中最基础、最简单的动作,对学习和掌握高难度翻转动作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在前滚翻教学时,学生往往因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不够全面,自我保护不好,头颈准备活动不够,常出现颈部的软组织损伤产生疼痛,使颈部活动受限,影响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根据前滚翻教学时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动作,  相似文献   

10.
鱼跃前滚翻是中学技巧滚翻动作中的一个典型教材,其技术结构是由"鱼跃腾空"动作和"前滚翻"两部分组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强化基础动作、体会过渡动作、学习完整动作的分解三面法进行尝试,收到了可喜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鱼跃前滚翻技术与运用"教学内容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水平四体操单元必学内容之一。它的表现标准为:能说出鱼跃前滚翻与远撑前滚翻的区别,描述鱼跃前滚翻的锻炼价值;会做3种以上练习鱼跃前滚翻的方法,如不同远度远撑前滚翻、设置软障碍物(如小垫子、篮球、排球)的鱼跃前滚翻,由低向高或由高向低鱼跃前滚翻  相似文献   

12.
你在打网球时,应谨防运动医学中叫肱骨外上髁炎关节损伤,在“反拍”、“下旋”回击急球时,球的冲击力作用于腕肌或被动牵扯该肌致使损伤发生。另外,长期反复地使该肌群收缩,附着于肱骨外上髁的伸肌总腱的慢性劳损也会出现,有些人在一次受到撞击或牵拉出现症状,而大多数人往往是逐渐出现症状的,开始是运动中出现时关节外侧疼痛。运动停止后疼痛缓解。再重复动作时又出现疼痛,逐渐转变为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肘上、肘下放射,重者可出现突然失力现象。为预防网球肘,打球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并根据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正确掌握动作技术。运动后要注重放松活动。另外,平时应加强手臂肌  相似文献   

13.
一、排球运动员最需要什么力量排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反复多次的跳起拦网、扣球。有人统计在一次比赛中这种不同形式的起跳动作每人平均约在250次左右。完成上述动作的力量主要来自下肢伸髋肌、伸膝肌、屈足肌群的积极用力。这些肌群的先后积极用力是弹跳力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来迟 《体育教学》2002,(3):40-40
鱼跃前滚翻是由蹬跳、腾空、着地、滚翻四部分动作组成,教学中学生因对各部分动作要领不明,易产生动作不连贯,手臂着地元屈缓,翻转力矩不够,滚动不圆滑,心理恐惧,整个身体跌落触垫等现象。笔者根据鱼跃前滚翻的教学规律,采用逆进四步教学法,对学生掌握鱼跃前滚翻动作,消除畏惧心理,有很大的作用。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以技术为载体,体能与技能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律动感十足的垫上操导入,遵循快乐体育的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在多变的鱼跃前滚翻组合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鱼跃前滚翻的蹬摆能力,完善完整的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6.
<正>远撑前滚翻是水平四技巧——滚翻平衡类教材,学生通过该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发展身体的平衡、协调、灵敏及柔韧等素质,学会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滚翻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滚翻平衡类教材"前滚翻"的延伸和"鱼跃前滚翻"学习的基础,本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鱼跃前滚翻过程中"鱼跃、前撑"的惧怕心理,为鱼跃前滚翻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一、"组合练习"带来的启示1.以技术为载体,实现体能与技能同步发展传统的《鱼跃前滚翻》复习课,教学步骤一般以单个动作为主。在本次活动中《鱼跃前滚翻》的复习课中,执教教师设计了7个练习步骤,其中有6个"组合练习,分别是:3个兔跳;体操亮相+3次兔跳;鱼跃前滚翻+1次兔跳+鸭子步;原地跳1次+鱼跃前滚翻+兔跳1次+弓箭步走回;跳过一床折叠的海绵垫+鱼跃前滚翻+蛙跳4次;原地跳1次+跳过一床折叠的海绵垫+鱼跃前滚翻+蛙跳4次。  相似文献   

18.
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动作之后,认为已把动作学到手,再出现复习的时候,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为了消除这种不良现象,采取以下诱导方法来进行反复练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用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跃过一个或几个篮球(图一)。  相似文献   

19.
速度滑冰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其技术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核心力量对运动员上下肢体的协调配合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保证运动员平衡、协调和高质量地完成滑行技术动作。加强青少年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青少年运动员更好地握滑跑的正确技术,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和预防运动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①复习垫上前滚翻(体会前滚翻的技术要领)②做鱼跃前滚翻过障碍物(着重体会起跳及提臀收腹的动作)。③用2—3张垫子垫高箱面做前滚翻(纵放器械)练习,使学生体会纵箱前滚翻的要领,克服害怕心理,同时观察学生完成动作情况,以利下节课进行分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