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九龙洞危岩体为工程背景系统的阐述了危岩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设计的基本思路.即首先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查明危岩体的基本特征与形成机制,其中重点调查层面及节麦蚜裂隙与基座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赤平极射投影对危岩体可能的破坏模式以及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可能换稳的危岩运用相应的刚体极限平衡理论进行定量计算;最后,综合危岩地形地质特征与计算成果,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罗盘在对高陡边坡危岩体调查中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测距技术非接触性获取危岩体结构面产状的方法,完成了危岩体稳定性初步评价系统.通过登封三皇寨景区停车场的危岩体实例,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方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并得到了如下成果:(1)使用激光测距仪,能在部分场景代替罗盘完成危岩体调查,得到包括危岩体尺寸,控制性结构面产状数据,并实现对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2)使用MATLAB软件,提高了数据计算过程的效率与准确性,自动生成平极射投影图,快速完成危岩体稳定性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FAST景区公路上的两处滑塌式危岩体A和危岩体B为研究对象,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滑塌式危岩在不同荷载组合类型作用下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三种荷载组合下的危岩体A、B均处稳定状态,但暴雨和地震力作用下稳定性状态稍差。极限平衡法对FAST景区公路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具有实用价值,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FAST景区公路滑塌式危岩体的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对丹巴中学后山危岩的各个危岩体进行破坏模式分析,对每个危岩点的稳定性、跳高、冲击能量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提出比较合理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对东兰县三石镇纳合村弄规屯的危岩体进行勘查,在分析其地质环境条件下查明了该处危岩体的发育分布特征、裂隙发育特征和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和诱发因素,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对危岩体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对其在天然状态和暴雨状态下,定量地对该危岩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在目前状态危岩体为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各危岩体为不稳定状态。并根据研究结果对该危岩体提出了静态爆破清除和锚杆加固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Rockfall数值模拟软件,对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设定危岩体的法向恢复系数、切向恢复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等参数,绘制出危岩体的运动轨迹、能量分布和弹跳高度数值模拟图,为指导防护体系的结构设计、确保防治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覃虎 《大众科技》2012,(1):198-201
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有色金属采选为主的矿业企业,位于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随着矿山采矿的深入,高峰公司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矿岩体内部的应力越来越大,岩体弹性势能释放和开裂破坏比较普遍,地压活动破坏、地震扰动破坏和生产破坏越来越严重,给生产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在高峰深部矿岩体进行广泛的工程地质调查,对井下矿岩体的整体结构性、稳定性和岩体质量进行了评价,总结了高峰公司井下顶板破坏形式,提出了高峰公司深部矿岩体顶板稳定性【1】分级管理的方法和顶板划分指标,针对不同级别不同破坏方式的顶板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手段、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法。为作业区域采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矿岩体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危岩体发生破坏,其运动方式受下部斜坡的物质组成、边坡坡角等的影响,运动距离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对危岩破坏后的运动计算进行了浅析,为危岩破坏后的运动计算总结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影响,在岩体较破碎,地形坡度较陡的地段易形成危岩体,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步伐加快,由于受到建设的需要,必然存在开山取料、挖山取空间等人为形成的高陡边坡,如果对这类高陡边坡处理不当必将形成危岩体.然后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崩塌地质灾害从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现场踏勘、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等手段,对广元市旺苍县冰峰岩危岩进行实地勘查,并根据勘查数据,对危岩体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正吉林省集安市旅游公路崩塌地质灾害形成原因是由于人工采石修路,破坏了原始的地貌形态单元,切坡后形成高陡边坡,不利于危岩体的稳定,从而诱发了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崩塌为岩体崩塌,崩塌类型为倾倒式,防治工程措施为危岩清理工程、锚固挂网工程、高分子团粒喷播工程。  相似文献   

12.
杜留记  范云侠 《大众科技》2005,(10):196-197
文章通过对坝基岩体发生滑移破坏的分析,提出了对坝基岩体抗滑稳定性研究的方法,阐明了块体力学分析法在该领域中的作用、缺点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地层岩性特征、岩体应力分布、水、地形地貌特征、坡形、外部动力荷载(如爆破荷载)、工程活动、时间和风化的影响等对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深入了解层状岩质边坡岩体稳定性和变形失稳的破坏机理,为井巷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贵州地区复杂,经常会出现崩塌,崩塌会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下面,以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化乐乡迷达村小寨组北侧后山一带山体发生崩塌为切入点,对崩塌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西宁市北山寺是道教圣地,栈道及洞窟中的壁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山体之上个别危岩体直接关系到游人的安全和文物保护。本文在对引发危岩体失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治理对策,对保护文物和游人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变形经历了从塑性到弹性再到塑性,直至裂隙面形成导致岩体破碎的过程,这是岩体典型完整的破坏变形特征。通过对岩体内部原有及次生裂隙的观测,从而评级其稳定性,为围岩支护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优化支护参数,达到控制围岩服务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高边坡存在滑坡、岩体破碎等灾害性破坏现象,本论文结合生态防护技术详细探讨了边坡生态防护体系的应用,首先简单论述了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分析了高速公路破碎岩体的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分析了生态防护的基本原理,给出了高边坡植被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技术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速公里边坡稳定性及生态防护技术的普及应用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露天煤矿边坡的位移观测,直接反应了边坡岩体的移动范围、移动量与移动速度,也侧面反应了境界线以外的建筑物和工业设施遭受的可能变形和破坏程度,合理设计边坡检测内容和方案,对边坡岩体的稳定性、滑坡预报乃至整个采场的安全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1,序言地下水对岩体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已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地下水因素是边坡变形破坏和滑坡灾害的主要内在或触发原因之一。一般地,岩土边坡坍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发生同地下水渗流场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具有密切关系。对于边坡稳定性评价,必须先对边坡渗流场的变化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分析边坡的稳定状态,为其稳定性评价和治理工程措施的实施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对岩体中地下水的渗流状态进行监测,对于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以及灾害预测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采空区边缘煤岩应力状态分析,得到采空区边缘小于5.6m范围内为应力降低区。实际工作面上顺槽和采空区之间的煤柱宽度从3m变化到20m的过程中,煤岩体的应力场、破坏场以及位移场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巷道的稳定性,下面将从围岩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巷道的破坏变形特征以及煤柱的稳定性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煤柱宽度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最终本着巷道周围应力集中范围小,巷道变形小,破坏范围少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煤柱宽度,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