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刻书大家张海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清代刻书大家张海鹏的生平、刻书思想、过程、数量、特点、阶段及其影响。揭示了他对我国文化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建省的最高学府,培养了如林则徐、张际亮等人才。鳌峰书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制度,在讲学、教学管理、经费使用方面都有典型性。特别是它秉承中国古代书院藏书、刻书的传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是清代书院藏书、刻书方面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3.
本概括介绍了我国清代刻书家郭柏苍毕生勤于述,乐于刻书的事实及其编辑思想和刻书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立  杨薇 《出版科学》2006,(5):60-63
清代知名文献家黄丕烈将自·己丰富的藏书以及对版本、校勘的卓识应用到图书刻印出版上,同时对图书发行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祁藻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书法家,也是一位热衷于刊刻事业的人士。本文对五种祁藻刊刻的书籍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6.
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建省的最高学府,培养了如林则徐、张际亮等人才。鳌峰书院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教学制度,在讲学、教学管理、经费使用方面都有典型性。特别是它秉承中国古代书院藏书、刻书的传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是清代书院藏书、刻书方面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7.
清代河南的私人刻书事业较为繁荣,本文考察其繁荣的原因,探究私刻的目的与贡献,胪列私刻的集中地及重要的刻书家,阐述私刻的三个重要阶段,从整体上对清代河南的私刻业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扬州诗局是清初除武英殿刻书外一个独特的书局,康熙四十四年奉旨设立,曾刊刻<全唐诗>等书十余种,近三千卷.该书局所刻之书,字体娟秀工整,用纸洁白光亮,着墨乌黑均匀,成为清代雕版史上的佳作和"康版"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金溪浒湾书铺街是清代中后期江西雕版印书业的一个中心,初步探讨和考察了集中在此的六十多家印书作坊和书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海丰(无棣)吴氏家族是清代山东以著述等身、藏书万卷闻名的文化望族。吴氏家族一直十分重视对先人文献及其他文化成果的收集与整理,在保存古代文献资料与文化典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的刻书活动及其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底本珍善、校勘精审和搜求辑佚、汇刻丛书等方面,论述了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的刻书活动及其重要功绩。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临桂人胡德琳在山东为官二十余年,历任济阳、历城、济宁州、东昌府,在众多文人的帮助下,编纂了多部方志,刊刻了部分山东人著述,并积极采办山东遗书,为清代的山东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宁波书坊发展迅速,从事刻书的书坊多达20余家,刻书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主要侧重于实用。从儒家经典到医学文献,从劝善经卷到便蒙读物,宁波书坊刻书极大地满足了百姓对书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清宫武英殿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宫廷刻书是在明宫廷刻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由内务府领导,世称“内府刻书”。因内府刻书以武英殿为刻书中心,所刻图书统称“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据统计,清代各朝刊刻的殿本书达七百余种,清宫武英殿刻书在清代的文化发展、历代典籍的保护、利用和传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 清宫武英殿刻书处的设立 清代的宫廷刻书最早始于入关之前。清顺治三年(1646年),修成《大清律》,同年刊刻,次年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所知清代入关后宫廷最早的刻书之一。刻书地点仍在明代宫廷刻书处“厂”,并利用原有工匠承办…  相似文献   

15.
清代后期,福建刻书总趋势是日趋衰亡,但这一时期福州却崛起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刻书家——林春溥。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南藏书家刻书风气流变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在清代的不同时期,学术的发展趋势、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以及社会思想的流变对江南藏书家刻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徽刻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刻书的内容涉及经、史、子、集等诸多方面,范围极广,可谓精彩纷呈现。本文以清代安徽私人刻书家为线索,依据馆藏资源的优势,展示我馆相应的馆藏古籍书目文献,尽可能细致地反映馆藏地方刻书文献的外部特点、相关信息,以及馆藏地点,给读者提供独特的利用古籍的途径,使所有到馆读者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安徽地区古籍文献。  相似文献   

18.
清代商人鲍廷博酷爱图籍,他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收藏图书上万卷,内中多宋元精品。四库全书开馆,他拣选宋元善本呈献,受到朝廷的嘉奖。而他用毕生之力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收书广,刊刻精,为清代最有名的大型丛书之一。与一般的私家刻书不同,他的刻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皇帝顾眷的感恩,秉承先志,不是从刻书中获利,而是注重刻书品质,为乾嘉学者服务,创造图书精品。  相似文献   

19.
湖北刻书考略(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宋元明清时期的湖北刻书较为系统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并对湖北历代所刻之特征、之数量、之刻书地等有较为详尽描述和分析,同时提出在清代湖北刻书超越前代,并走在全国前列之说。  相似文献   

20.
湖北宋元明清刻书考略(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宋元明清时期的湖北刻书较为系统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湖北历代所刻之特征、之数量、之刻书地等有较为详尽描述和分析,同时提出在清代湖北刻书超越前代,并走在全国前列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