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电视广告存在的问题电视广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告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观众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现代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观众的收视质量。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2.
唐英 《当代传播》2012,(5):87-88
广告人物是建构现代神话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试图揭示电视广告人物在建构中国现代神话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传统与当代中国电视广告中男性人物与女性人物的诉求特点对电视广告人物在当代广告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揭示。  相似文献   

3.
黄松涛 《新闻界》2008,(2):128-129
虚假广告、广告形式媚俗、表现手法雷同与重复、创意单调与生硬等是人们对电视广告产生排斥的主要原因。观众排斥电视广告将使广告主投资失去效应,影响电视广告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视与广告的结合,使电视广告成为媒体、广告主、观众各方利益纠结的一个“焦点市场”,广告收入也就成为各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动能。围绕广告经营,不但每天上演着媒体、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博弈,各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广告时间段随意增长、虚假信息增多、目标市场不明确、定价混乱、高折扣等问题。因此,如何规范电视广告经营,使电视广告业务在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每家城市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电视媒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传媒经营日趋商业化,电视广告播放的时段不断增多,广告播放时间不断增长,广告形式日趋丰富,但与此同时,电视广告的质量却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让观众对电视广告产生了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6.
曾凡平 《新闻前哨》2011,(5):102-103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广告时段越来越多,品牌越来越多。普通广告越来越引起受众的排斥,遥控器成为收视率杀手。因此电视广告时间被跳空.广告收视与节目收视的差距很大.消费者对显性广告的注意度和信任度不断下降。现代广告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创意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邬晓燕 《视听纵横》2005,(4):113-113
广告类栏目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它以弱化了广告味道的栏目形式向观众传播广告内容,成为电视广告中的一种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8.
屈雅利 《新闻界》2008,(1):138-139
本文认为提升电视广告的价值要从五个方面入手:提升广告的文化品格,注重故事化、娱乐化、动态化的广告创意,实现精品化、聚群化的广告编排,通过广告分级制度的建立净化广告的播出环境,提高观众的广告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DVR的使用者可以播放、暂停、回放、快进任何先前保存的节目内容,包括电视节目和广告。电视广告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通过DVR功能,观众可以在广告部分快进。因此,本研究对于数字电视时代的广告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广告记忆度的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和眼动仪测量,测试快进对广告信息处理的影响。研究证实了观众观看快进的广告时,紧张度更高。但在广告记忆度、品牌识别度、广告内隐记忆度方面,以正常速度观看的观众比6倍速快进的观众高。另外,快进组观众的广告内隐记忆度小于广告记忆度。这反驳了快进对广告信息处理影响较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骆敏 《声屏世界》2014,(1):154-156
正近些年来,随着新兴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电视自身频道数量的迅猛增长,电视广告干扰度不断增大。同时,观众在长期、海量的广告刺激下,对广告信息日渐抵触并采取过滤或规避的做法,传统形式的电视广告效果日趋减弱。于是,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谋求其他更高效的广告形式。在这种市场环境影响下,植入式广告这种新颖、有效的广告模式开始渐渐为广告学者、媒体和广告主所认可。这为传统电视广告注入了新的血  相似文献   

11.
2015年电视广告行业的豪门盛宴完美演绎,最大看点锁定在:白酒企业土豪不再,家电行业竞价豪情尽显。电视广告招标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折射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作为中国电视广告招商的"压轴大戏",中央电视台2015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与以往相比略显低调——标的物减少,近67%的广告产品在签约  相似文献   

12.
高淑莉 《新闻世界》2011,(6):143-144
在电视日益普及的今天,作为电视媒体经济支柱之一的电视广告也开始被大家关注。电视广告有着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注重广告内容、以"情"动人等特点。但是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我国的电视广告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在质量、数量还是播出形式上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数量上来说,目前电视广告数量庞杂,同类广告重复现象泛滥。从质量上来说,目前的电视广告缺乏新意,虚假广告乘虚而入。强制性播出方式令观众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针对这些不足,我们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去规范电视台播放合法的广告,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电视广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沈莉 《新闻传播》2010,(9):81-82
随着电视广告的发展,目前,在地方台出现了电视专题广告类的节目。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电视专题广告节目凭借其宣传产品更全面、更透彻,广告价位更实惠,与百姓走得更加密切等优势受到了商家和老百姓的欢迎。作为电视专题广告节目的主持人,在广告中起到一个引导消费的作用,本文以江阴电视台电视专题广告节目《洋洋大观》为例,通过比较电视专题广告类节目主持人与电视广告演员的异同来分析专题广告主持人在做广告时为什么需要表演,又是如何进行表演的,并且通过阐述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信誉度来分析主持人在电视专题广告表演时的伦理道德和分寸感.  相似文献   

14.
自1979年1月28日我国出现第一条电视广告以来,我国电视广告蓬勃发展。然而,我国电视广告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也陷入了经济发展和秩序失范二元对应的悖论中。当前,地方电视商业广告中问题百出,虚假广告泛滥,广告格调低劣,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当前地方电视广告的硬伤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虚假广告泛滥,侵害消费者权益。近几年来,虚假广告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很多访谈式电视广告邀请一些影星、歌星、笑星甚至电视节目主持人担任"主持人",请一些群众演员扮演观众,极尽  相似文献   

15.
电视广告影射并左右着大众的价值观念,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依男性话语而塑造,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份构建的缔造,她是一种被电视机前观众观看的主体.对于电视媒介而言,视觉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广告影像的清晰度;二是广告所带给观众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电视广告环境与现代神话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英 《当代传播》2006,(2):65-67
本文从电视广告环境建构以及表现现代神话的手法等方面对广告环境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通过这些描述揭示广告环境在建构现代消费神话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电视广告环境中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建构两方面对广告环境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作了较为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7.
论广告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10,(13):39-42
在现代社会,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报纸广告、期刊广告、网络广告、户外广告、电梯广告等令人目不暇接。广告当中难免鱼目混杂,各种虚假广告、非法广告屡禁不止,有人由此认定广告是万恶之源,认为是广告败坏了社会风气,把人引入拜金主义的歧途。而实际上,广告不仅对于广告主而且对于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告不仅不是万恶之源,还是节省社会交易费用的主要利器。广告在塑造品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01,(6):56-56
王茜、李素英在2001年第2期《岭南视听研究》上发表文章说,在广告客户和电视媒体心目中,电视节目收视率等同于电视广告收视率,实际则不然。首先,广告原理我们:“广告的终极目标,就是刺激受众的注意,引起受众的兴趣,达到改变受众的态度与行为的目的。”现代广告的经营指导思想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可是电视广告发布时,最重视的是电视观众,但是并  相似文献   

19.
蒋海飞 《东南传播》2010,(3):110-112
本文通过大学生广告影响消费调查问卷对北京某大学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查人数的95.9%认为广告对于购买商品的决策影响较大;男生消费时影响最大和最少的分别是电视广告(3.62)、邮寄广告(1.63),而对女生则为商场促销广告(3.93)、广播广告(1.87);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消费时影响最大和最小的是电视广告(3.63)、传单式广告(1.6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则为电视广告(3.48)、邮寄广告为(1.87)。由此得出,广告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形式广告对消费的影响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来自城市和农村大学生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商家在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时,只有因人制宜地进行广告宣传,才能够真正达到想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晓洲 《视听界》2010,(4):71-74
“61号令”立竿见影,各级电视广告量减少,广告收视效果的改善迹象也清晰地呈现出来。GSM媒体研究采用测量仪调查的22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市场中,电视台播出广告时长同比减少25%,观众停留在广告段收看广告的时长增多9%,广告收视率与节目收视率的比值从52.3%上升为80.5%。观众的收视习惯是造成广告收视率差异和收视效果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