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台阁文学受传统雅正诗学思想影响深远,在台阁体作家诗歌理论中可清晰地发现创作者本身诗学理论所具有的雅正观。另外,台阁体诗歌总集在编纂过程中突出表现了"关风雅"与"知其政"的选录思想,也正因为创作者和编纂者的双重影响,造成后期雅正诗学发展出现一股逆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家,王廷相是早已被学术界公认的,但是作为一位古代教育思想家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王廷相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人道之知"的教育思想,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南京图书馆藏《徐青藤批李集》,以明鲍松刊《李翰林集》为底本。徐渭手批涉及文字校勘、训释典故,对李白妻室、思想及其诗歌艺术的研究均有创获。手批表现了徐氏独特的诗学眼光,对深化李白研究及徐渭诗学研究颇有价值,堪称明代李白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谢铎是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茶陵诗派"的重要成员。在"台阁体"诗风笼罩文坛的时候,谢铎提出了明道、纪事、重情、复古的文学主张,并身体力行,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歌,为当时诗风的转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谢铎同时或稍后的李东阳、陈音、王廷相、顾磷等人,都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然而,今天流行的各本文学史,在谈及"茶陵诗派"时,虽然提及谢铎,并将他列于李东阳之后的重要位置,但在评价"茶陵诗派"时,却都只举李东阳的文学主张及诗歌为例,对谢铎不置一词。究其因有二:一是谢  相似文献   

5.
丘浚是明代经济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根据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自为论"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有着极高的价值与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明代复古思潮影响下,唐人诗集得到全面整理与开发,评点唐人诗集蔚然成风。这些评点本 既有颇高的史料价值,也有广远的传播意义。其评点范围、形式及内涵的变化,体现了明代诗学思潮、审美 心理乃至学术思想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明代在法治整体框架上实施的是"重典治国",在实施内容上却不忘人文思想的感化,其法治思想的精髓就是不枉、不怨、不冤、不错的基本点。明代的经济高度繁荣,以及社会政治的稳定都给法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翠岩精舍刊元代林桢《联新事备诗学大成》30卷,被当作元刻本收入中国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又被中华再造善本"宋元编"影印出版。但从建阳刻书字体的发展与演变历史看,其书不该是元代刻书,而更像是明代前期的重刻本。从现有年代明确的元代翠岩精舍刻书看,都是自然流畅的手写颜体字;只有到了明代宣德、正统以后,字体才逐渐变得横平竖直,笔画越来越平整,总体上显得平整呆板。这是从元代的手写软体到正德、嘉靖间工匠式硬体过渡阶段的典型特征。笔者推断该书为书贾抽去明代重刻的牌记,以冒充元刻本。  相似文献   

9.
赵南星是明代后期"东林党"的重要人物之一,是以高风亮节著称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明代后期少有知名的散曲家。虽然他的散曲流传于世的并不多,但反映了他的思想轨迹和生活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明代著名目录学家祁承(火業)的目录学思想,主要是"因"、"益"、"通"、"互"的分类、著录原则进行了分析,就其在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明代著名目录学家祁承璞的目录学思想,主要是"因"、"益"、"通"、"互"的分类、著录原则进行了分析,就其在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现存明代第一个陶集注本,即何孟春所注《陶靖节集》。何孟春不仅对陶集进行了重新编排,且为陶集所作注文,较宋汤汉、元李公焕本更为详实,既有对字词的笺释,也有对句意的疏通及对旧注之驳正,特别是对于陶诗个别问题的注解已经初具集注的性质。当然,何注本也不免有过度阐释陶渊明诗文"忠愤"之处,重在从陶渊明对国事之"忧",欲有所为而不得之"愤"及对晋室之"忠"进行解读。总的说来,何注本在李公焕注本的基础上,无论在文献的搜集整理还是笺注的水准上都能后出转精,在陶诗笺注史上功不可没,代表了当时陶诗学研究的成就,对后来陶诗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皇帝制策"和"进士对策"这两部分保存了大量明代科举考试的原始文本,它们分别有一定的格式体例。明代时务策问往往是发策者感时事而发,士子对策也都有的放矢。问答皆重时务,很有针对性、现实性,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可补史之缺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是,无可否认,由于受首场八股文的影响,时务策格式的僵化及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吴鹤是明代苗族教育思想家,其师从理学大师王阳明,具有较为浓厚的理学思想意识,在长期的湘西教育过程中,坚持"有教无类"、"笃志求道,不乐仕途"的教育思想,对苗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以心学思想著称于史。他心学思想的基础在于"灭人欲、存天理",内涵在于"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两点最终将他心血思想推向"去人欲,存天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韩伟 《兰台世界》2017,(18):97-101
"尚俗"是明代革新派文人的主要特征。革新派文人的"尚俗"倾向具有文学和心学的双重基因,以李东阳、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为其提供了文学准备,发端于王阳明,成型于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思想,为其提供了思想动力。徐渭、汤显祖、袁宏道等人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使革新派的"尚俗"思想走向纵深。最终,王骥德以"尚俗"而不"滞俗"的美学追求,使革新派的"尚俗"思想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7.
葛荣晋所著《王廷相生平学术编年》(下称《编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详细地占有材料,是该书的第一个特色。葛先生为了写这本只有24万字(包括附录,约占全书五分之一)的书,竟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先后阅读了一百余种书籍,不仅阅读了明、清两代正史中与王廷相生活活动有关的记载以及王廷相本人的全部著作,而且阅读了  相似文献   

18.
陈白沙,明代教育家、思想家、诗人。他一生的教育讲学实践为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学以变气习"的教育认识成为陈白沙老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多方面深度挖掘陈白沙先生的教育内涵,是全面认识陈白沙教育思想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何水英 《兰台世界》2015,(2):159-160
莫友芝的《黔诗纪略》编纂过程中将"网罗放佚"与"选取精华"的选录方法相结合,诗歌来源广泛,编纂思想中具有较强的史学意识,为研究贵州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诗歌发展及历史人物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0.
汪道昆是明代时期著名的戏曲家以及政治家,文章针对汪道昆《太函集》中的"儒侠"精神进行解读,并分析他的思想对于当时经济文化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