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王正林 《传媒》2016,(22):95-96
作为建构中华文明的基石,传统汉字文化研究已成为学界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归结起来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汉字溯源的历史研究、汉字形意的阐释研究以及汉字艺术的造型语言研究。在汉字造型语言艺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书法、篆刻、印刷文字以及民俗与装饰中美术字体等。通常,这些文字载体与艺术语言研究被长期分隔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并以泾渭分明的方式成为难以破解的“潜规则”。由朱永明、钟健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传统汉字图像艺术》一书以独特的视角与研究消解了这一潜在“规则”的限制。该书以跨学科视野与理论方法,深入探讨了人类信息、符号、语言、图像与汉字艺术生成发展关系,将书法、印刷文字与形象化、装饰化汉字艺术共同纳入到宏观的汉字文化演进史中考察和梳理,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汉字艺术宏大博厚的历史积淀,也更为生动具体地描画了汉字艺术的整体形貌。这既避免了传统上汉字艺术研究受制于不同专业领域,受限于观念差异与冲突造成的认知局限,也开拓了汉字艺术整体研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是古代宫廷装饰艺术之集大成者,堪称古代宫廷装饰艺术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清代在宫廷装饰方面充分吸取了前朝历代的艺术精华,并与统治者自身的满清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宫廷装饰艺术,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并对后世的建筑装饰、各类奢侈品装饰等各个不同领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任火新著《汉字百味》(微阅读大系.任火作品)于2013年12月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大多解读汉字的文字不同,该书不落窠臼,独树一帜,从人生世相的角度,以艺术的笔调对汉字进行了解读,挖掘了汉字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汉字的哲学境界。该书立意高远、写法独特,将人世沧桑、生命体验熔铸于汉字,赋予汉字  相似文献   

4.
吴芳 《大观周刊》2010,(48):163-163
字体设计是设计系的必修课程.民俗字体是字体设计装饰美的典型代表.突出字体设计装饰美,用汉字笔形变化、字体结构与形状……等技巧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字体设计是设计系的必修课程。民俗字体是字体设计装饰美的典型代表。突出字体设计装饰美,用汉字笔形变化、字体结构与形状处理等技巧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吴芳 《大观周刊》2011,(13):143-143
字体设计是设计系的必修课程。民俗字体是字体设计装饰美的典型代表。突出字体设计装饰美,用汉字笔形变化、字体结构与形状处理…等技巧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沈德芳 《新闻世界》2010,(12):162-163
汉字是民族的瑰宝,具有许多和其他民族文字不同的特点,修辞是对语法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本文从汉字本身的音、形、义三大特点说起,分析了汉字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8.
程智 《大观周刊》2011,(27):28-28
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在技艺和工艺美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对传统建筑木雕艺术的功能和特色的分析,阐述了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本文浅析了我国古代传统木雕工艺的生成和发展,它鲜活地镌刻在历代宫殿和古民居的建筑装饰、家具和木雕艺术品上,虽然它们在精神层面的要求不同而导致表现效果的不同,但它们所凸显的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文化内涵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9.
张黎思 《今传媒》2016,(5):148-149
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载体和艺术瑰宝,承载贯穿了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史.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与标志的相互结合是一个可持续研究与探讨的设计角度,文字与图形相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本文着重探索在标志设计中汉字是如何被再设计利用和表现的.汉字标志的设计是一个经典与个性共通的浓缩,不仅传递了汉字的东方文化的艺术价值,也服务于现代标志设计的应用与延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文化活动日益趋向交融与互补,雕塑语言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必将是一种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装饰绘画立体化的根本原因.思想禁锢则艺术滞后,思想开放则艺术发展.达达主义,它是促成装饰绘画立体化的感性原因.构成主义,它是促成装饰绘画立体化的理性原因.  相似文献   

11.
徽州彩画装饰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彩画装饰艺术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在建筑装饰中占据着极有分量的一部分。无论是用美学眼光或是艺术学眼光还是历史学眼光来审视徽州彩画装饰艺术,其艺术风格、其魅力都足以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12.
夏胜松 《兰台世界》2013,(10):146-147
徽州彩画装饰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彩画装饰艺术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在建筑装饰中占据着极有分量的一部分.无论是用美学眼光或是艺术学眼光还是历史学眼光来审视徽州彩画装饰艺术,其艺术风格、其魅力都足以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13.
宋代磁州窑装饰艺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以其生动、豪放的装饰艺术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成为竞相模仿的对象。宋代磁州窑的绘画装饰艺术是对传统中国陶瓷的革新,开创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先河,同时也为以后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汉字承载着中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古有毕昇活字印刷,现有王选汉字激光照排,汉字编排自始以来就是一种文化、技术、艺术含量极高的设计形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地学出版中,它的排版艺术虽然不同于期刊、杂志那样令人眼花缭乱,但同样能给出版编辑的内容带来艺术上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对敦煌莫高窟人字坡装饰图案在元素、骨骼组织结构、色彩等方面作比较分析,总结出早期莫高窟人字坡装饰图案艺术的规律和特征、形成其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各发展阶段相互间的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花边,属于美术中的一种构图形式。这种形式,细腻、典雅、古朴、秀丽,给人以起伏不平,似如雕镌而呈现出的立体之感。因此,自从在美术这个范畴中出现了花边的构图开始,在人类生活的空间,任何装饰艺术都少不了对花边的运用,于是,美术中的花边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主角。 秦汉时期,当古人把花边的构图开始用于服装上的修饰,人们便领略到美的花边会使服装的整体变得美不胜收。由此,花边从服装的装饰艺术中逐步地、飞跃般地进步与发展,很快便拓展开来,从古人室内的各种用布装饰到木制家具的纹饰、陶瓷的绘制,以及各种造型的古建筑的彩绘与雕饰,等等。由此,我们中国在装饰艺术上,便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传统特色的花边艺术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云纹艺术起源以及装饰特点等方面对汉代时期扬州漆器云纹艺术进行分析,阐释了云纹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社会制度的变化及其充满浪漫激情又不失威风的装饰形式,从而对新时代扬州漆器装饰风格和艺术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晓宏 《兰台世界》2011,(11):47-48
本文从云纹艺术起源以及装饰特点等方面对汉代时期扬州漆器云纹艺术进行分析,阐释了云纹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社会制度的变化及其充满浪漫激情又不失威风的装饰形式,从而对新时代扬州漆器装饰风格和艺术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古代徽派建筑中的装饰雕刻起到点缀美化建筑构件、烘托建筑文化气氛的作用,是徽派建筑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在现代建筑中,随着装饰艺术的发展,传统的装饰雕刻成为表达建筑文化的主体,并在现代建筑环境中与多种表现手法相融合,成为艺术的作品。该文通过现代徽派建筑装饰雕刻的成功案例,对徽雕的工艺内涵,文化意义以及其传承发展分别进行了分析、挖掘以及诠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北宋砖石建筑特点和单体木结构装饰艺术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成书于北宋的《营造法式》记载内容对北宋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探讨,以期为北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