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欢迎投稿     
我同父母来加拿大已经半年多了。不知不觉就过年了,这是我在加拿大度过的第一个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非常想念远方的亲友,于是正月初二我拨通了我在中国的好朋友孙榆的电话。我:喂,是孙榆吗?猜猜我是谁?我是杨婧尔。孙:噢,婧尔呀?你是从加拿大打来的吗?我真没想到。你还  相似文献   

2.
爱在掌心     
几年前,我在加拿大住过一段时间。每个周末,我都到贝斯莱恩路东首的一家图书馆看书,在那里,我认识了加拿大的作家卡兰诺老人。有一次,卡兰诺老人邀请  相似文献   

3.
爱在掌心     
几年前,我在加拿大住过一段时间。每个周末,我都会到贝斯莱恩路上的一家图书馆去看书。在那儿,我认识了加拿大作家卡兰诺,他虽然白发苍苍,但却满面红光,笔耕不辍。  相似文献   

4.
我曾在加拿大接受过为期三周的教育培训,这三周给我留下了诸多回忆。加拿大的教育给以我较为强烈的思想碰撞,在中加两国教育的对比思考中我收获颇丰。现将我的思考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大家以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5.
那一年,我还不满7岁,在北京和平街二小刚刚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跟随妈妈一起去了加拿大,探望那里读博士的爸爸。在加拿大从二年级开始我一直读到现在的十年级,所以,从中国大陆去加拿大留  相似文献   

6.
我和先生是在加拿大留学认识并结婚的,现定居在艾德蒙顿市。在加拿大,孩子入托、上学都是免费的。2010年3月,我把3岁的女儿送进了一所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踏上加拿大这片土地时,我在国内已经初三毕业了。我对加拿大的第一印象是静,当时我对今后的生活没有一点想象,简直是毫无头绪。  相似文献   

8.
来加拿大后,儿子常给我讲他在大学里的见闻。他介绍的一位加拿大妈妈的做法,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惊奇和震撼。儿子刚结识了一个加拿大朋友Jed,大二,读计算机学。Jed只在进大学之前读了一年高中,其它时间都是跟妈妈在家里学的。  相似文献   

9.
中加两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25日至11月24日,我有幸参加河南省高等教育管理培训班赴加拿大学习考察。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初夏,我到加拿大探亲,有幸结识了一些从国内移民加拿大的老人,了解了他们在加拿大生活的情况,让我感觉到这些留洋老人虽然在高福利的国家,过着富庶的生活,但仍难以掩盖他们精神上的寂寞、无助和对祖国亲友的思念之情,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11.
寻找白求恩     
<正>少年时我就知道加拿大出了个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白求恩,他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深受中国人民敬仰的国际友人。因此,我第一次来到温哥华,对在电视台工作的女儿说,不要安排我游山玩水,我要先去瞻仰白求恩故居。然而,白求恩在加拿大的知名度并不高。为寻找白求恩,我走遍半个加拿大,访问了许多单位和个人,终于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白求恩。  相似文献   

12.
<正>女儿远嫁加拿大三年了,此次我们去探亲,深切感受到加拿大的读书氛围。女儿居住在加拿大艾尔伯塔省南部的卡尔加里市。市中心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公共图书馆,里面专门有一间"中文图书室"。女儿替我办理了一张临时读书证,我可以随时去图书馆读书。第一次去,我就感觉到很温馨。图书馆专门配有  相似文献   

13.
我办理加拿大技术移民,前后共花了11个多月的时间。由于对加拿大技术移民了解程度不够,我一直对此事担心。今年3月份,我终于拿到了加拿大香港总领事馆发来的移民纸,现在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家人和亲朋好友也为我高兴。 1991年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专业。分配至一家航空器制造厂后,一直从事飞机的机械维护、维修和试验工作。1999年4月,我向一家公司递交了移民所需材料。公司的工作人员向我介绍了加拿大的就业与学习的情况,知道了加拿大欢迎理工科毕业的科技人才,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电子通讯和机械工程等工科专业的相关人才,学历最好是本科以上的,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工作几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历史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历史、发展能力?我在加拿大圣十字高中的历史课堂上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2000年10-12月间,我考察观摩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亚加拉地区圣凯瑟林斯(St.Catharines)市圣十字高中(Holy CrossSecondary School)的历史课堂教学。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了加拿大中学生在历史课堂内外的多种活动,也感受到了两位加拿大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5.
安大略省多伦多滑铁卢地区是加拿大的一个科技三角地区,在这里,我所感受到的加拿大便是“博学”、“悠闲”。  相似文献   

16.
上学,学什么     
虽然我们早年已经移民加拿大,但我家三个孩子都是在国内完成小学教育的。老大嘉嘉现已是加拿大的大一学生,老二嘉宝也返回加拿大读高中,只有小儿子承恩仍在中国读六年级。以下是三个孩子在一次家庭聚会时,谈及小学生活的三段独白——老大嘉嘉:可能我是家中老大第一个读书,爸爸妈妈会紧张些。爸爸妈妈轮流陪我,帮我听写、改错,  相似文献   

17.
闫长明 《留学生》2012,(11):21-21
我一直是在做实业,后来也开始做投资。后来,我发现在加拿大做资源矿产是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我就到了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传统产业有巨大的空间,我们做能源矿产,可能一个项目多少年都默默无闻,但做成了就是一个巨大的项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初,我考察了加拿大和美国的几所中学,虽然时间较短,语言也有障碍,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我认为,加拿大的中学教育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华章》2004,(7)
我曾去加拿大看外孙,在那里住了半年,顺便在外孙的学校听了4个星期的课,然后又跟踪了一个学期。去加拿大时,我是带着很多疑问的,我们国内的孩子负担重,弃学、厌学比较严重,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困扰着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加拿大,我发  相似文献   

20.
2001年6月,新闻报道加拿大被联合国评为3个最适合人居住的国家之一。我没有到过挪威和澳大利亚,当然不知道他们那里如何适合人类居住。我身居北美洲的加拿大,每天喝着加拿大的水和吃着面包,耳闻目睹,双手赞成这一评定。加拿大美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