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在安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安徽省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设定的几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0年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障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相盅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安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与"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接为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安全生态农作物集成示范区、精准农业示范区、新型节水农业示范区,提出了三个示范区创新解决方案。智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项目将推动滨州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联动发展是新一轮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从"三化"联动视角,探索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在作用的机制。以安徽省1991-2012年"三化"数据为统计分析样本,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曲线对"三化"联动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三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的稳定关系;长期来看,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短期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过脉冲响应的进一步验证,发现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安徽省"三化"之间虽有因果关系,但三者之间尚未实现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六个方面,选取了33个因子,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马鞍山、合肥城镇化水平较高;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不甚匹配;安徽省各市人口规模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南要走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产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直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针对目前存在的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政策扶植不够、资金不足、人才缺失、风险保障机制缺失等问题,加强政府引导,创造良好环境,完善经营机制,寻求发展突破创新举措,才能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河南省农村社会高效、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性是新时代我国县域经济的显著特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思考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文章对于蚌埠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蚌埠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建立特色产品优势区,发展创意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推动蚌埠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入手,全面厘清智慧旅游的概念、内容,并通过梳理安徽智慧旅游发展的前提,提出适合安徽的智慧旅游发展路径,为安徽省的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建议,从而推动各区域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从人类历史的发展逻辑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从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逻辑看,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辩证统一.在长期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表现出退出动力不足、进入制度抑制、融入主体能力缺乏三个方面的问题,通...  相似文献   

9.
西南山区不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发展缓慢,少数成熟的专业种养大户开始向多元化家庭经营方式转变。西南山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与培育应该创新思路,优先培育和重点发展大户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引导其他经生产营模式规范健康发展。为此,应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发展农业科技专业服务组织,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作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成果,在满足人们追求食品消费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问题,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政策与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出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天水市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本着从本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认识到当前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对策,使农民从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真正得到实惠,为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家庭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农村市场主体对象,建设统一的农业服务体系是现实的需要.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较为完整,但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近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但整体规模小、层次较低.落实政策、加强扶持是提高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产业化是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促进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促进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业和人口大省,安徽省成为国家首批两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省之一,建设的核心在于就地就近城镇化。“郡县治,天下安”,县城的作用进而凸显。从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两个方面对近年来安徽县城发展作用进行历史性回顾,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长江经济带以及安徽次区域等三个层面分析了安徽县城的地位与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县城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安徽省试点工作的核心关键环节;(2)推动安徽县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之一;(3)县城将是安徽省各大板块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最后,从发展模式、规划建设及产业选择等方面对近期、中期和远期安徽县城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2000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金融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显示出安徽省步入了城镇化中期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金融指标增长速度缓慢,金融资源闲置问题突出,发展效率在降低,安徽省金融不能有效的促进安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出安徽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效率;完善安徽金融机构体系,实现城镇金融网点全覆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发展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则是必由之路。通过对中国农业现状的分析及对当前农业存在问题的透视,则足以证明之。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即:1.创造农业发展所必须的市场环境和条件;2.建立农村新的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体系;3.推动农业向高级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对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农业国际化竞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中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农业发展需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才能适应当今农业国际化竞争的形势. 这是艰巨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是全方位的工作.为此,要在土地使用制度与户籍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以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当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进入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应从建设土地流转市场、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云南作为边疆少数民族的农业大省,发展农业,特别是发展外向型农业,既有起步慢、基础差、观念落后的历史原因,更有地缘、气候、环境等的优越条件.本文探讨了云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现状、思路和对策,着力说明云南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重要意义和机遇条件,并提出了较为新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于受传统农业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规律认识不足,以及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还存在种种误区.只有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走出这些误区,我国的绿色农业才能健康发展,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