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认知失败问卷、冗思反应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通过网络平台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认知失败、冗思、焦虑之间的关系,共收回有效问卷327份。结果发现:(1)大学生手机依赖显著正向预测认知失败;(2)冗思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冗思和焦虑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手机依赖除了直接影响认知失败,还通过冗思的独立中介以及冗思和焦虑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认知失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回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2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孤独感普遍较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孤独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202,p<0.01),与社交回避存在显著正相关(r=0.434,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回避存在显著负相关(r=-0.193,p<0.01);(3)孤独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社交回避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孤独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问卷中的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从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出发,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之间皆存在显著两两正相关,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手机依赖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2)消极应对方式在无聊倾向和手机依赖之间起中介作用.(3)自我概念清晰性能够调节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直接效应以及"无聊倾向—消极应对方式—手机依赖"关系的前半段路径.因此,大学生无聊倾向的产生会增加消极应对方式,进而增强手机依赖,而自我概念清晰性可调节无聊倾向对消极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认知灵活性、适应性与情感幸福感的关系,为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索新的途径。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认知灵活性量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某高校2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大学生认知灵活性存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和城乡的差异;认知灵活性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与大学生适应性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认知灵活性对积极情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大学生适应性在认知灵活性和积极、消极情感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提高认知灵活性的角度入手,来增进大学生适应性和积极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使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三个量表对37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物质主义价值观、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锻炼动机如何通过锻炼坚持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同时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的关系又是否会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方法:使用锻炼动机量表、锻炼坚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性发展量表,随机抽样调查582名大学生。使用AMOS20.0和SPSS20.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分析。结果:1) 锻炼动机能够正向预测锻炼坚持和自信、意志与合作,锻炼坚持能够正向预测自信和意志;2) 在社会性发展模型、自信模型和意志模型中,锻炼坚持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依次为30.07%、36.18%和34.88%;3) 锻炼动机同父母支持、教师支持和朋友支持交互项的R2变化量均达显著水平。结论:锻炼坚持只在锻炼动机与自信和意志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之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主学习的理论框架,采用身体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体育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体育创新能力量表对145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创新能力。(2)身体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3)体育锻炼态度在身体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预期,作者对此从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一年级医学生的孤独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以便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孤独感量表》对某医学院352名一年级医学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调查.结论:(1)医学生孤独感水平并不高.(2)性别在其他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及孤独感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3)专业类别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孤独感总分上没有存在显著差异.(4)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5)朋友支持与其他支持对孤独感具有显著预测力,其解释量为20.5%.一年级医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有显著负相关,医学生应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来降低孤独感.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等调查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层次式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专业承诺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通过正向影响专业承诺,进而显著负向影响学习倦怠中的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专业承诺在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低落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与行为不当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专业承诺在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低间没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对消费价值观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样本来自于湖南8所高校的1386名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结果表明:1)消费价值观、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消费价值观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体育消费行为有正向影响;3)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有正向影响;4)信息来源与渠道、信息量、预测依据和体育消费心理预期在消费价值观与体育消费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预测经历和价格知觉水平在消费价值观与体育消费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短道速滑教练员变革型领导行为、运动员对教练员信任、运动员角色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检验信任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教练员个性关怀与智力激励对运动员角色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练员领导魅力与个性关怀可以正向预测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能力信任和公正一致性信任;运动员对教练员的公正一致性信任对运动员角色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另外,运动员对教练员的公正一致性信任在教练员个性关怀对运动员角色投入预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其还在教练员领导魅力对运动员角色投入的预测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度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河北大学355名学生进行测量,探究专业认同度、心理资本和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学业成绩与心理资本中的希望因子、乐观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专业认同度显著正相关;希望因子在专业认同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可正向预测学业成绩,且心理资本中的希望因子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初中生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目标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考试焦虑量表对4所学校的724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表明,考试焦虑分别与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都对考试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行为效能感在成绩回避目标和考试焦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成就目标和考试焦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网络成瘾倾向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25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 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网络成瘾倾向;三者在总分及各分维度上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通过中介作用分析,发现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且在孤独感的四个分量表中,只有自我孤独和人际孤独的中介作用成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拖延行为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检验拖延行为在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Aitken拖延问卷和学习倦怠量表调查了466名大学生。结果:(1)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拖延行为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2)应对方式、拖延行为对学习倦怠都有预测作用。(3)拖延行为在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应对方式、拖延行为与学习倦怠三者关系密切,应对方式通过拖延行为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采用父亲在位中文简式版量表(FPQ-R-B)、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自尊量表(SES)对陕西省某所省属普通地方高校5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性别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在不同户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父亲在位、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存在两两相关关系;自尊在大学生父亲在位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37.11%.结果表明:大学生父亲在位会通过其自尊影响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拖延行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影响,验证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作者采用特质拖延量表、运动情境动机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 0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拖延倾向令人堪忧,但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性别在拖延行为解释锻炼动机时不具备调节效应;拖延行为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和内部整合动机皆负相关,与外化原则动机和缺乏动机皆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拖延行为对自我效能感和锻炼动机皆具负向预测效应,自我效能感在拖延行为基础上对锻炼动机具有正向预测效应,在拖延行为解释锻炼动机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拖延行为对锻炼动机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制定大学生体育锻炼决策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采用网络疏离感量表、自尊量表(RSES)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从郑州某高校随机抽取250名大学生进行网络疏离感、人际关系以及自尊水平调查,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疏离感各雏度与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网络疏离感各维度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尊水平与人际关系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在自尊对网络疏离感的预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整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拖延理论等相关理论,考察自我效能感、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综合影响,并且检验特质拖延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拖延行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495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具备了中低度的特质拖延和中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但余暇体育的参与现状却令人堪忧;自我效能感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正向影响显著,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负向影响显著,而且,二者对锻炼频率的正向(或负向)影响皆最为密切;分层次回归分析证实了,特质拖延在自我效能感影响女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1.05%.结论: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拖延倾向可能是促进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一个有效策略.研究可为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