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本文从两个层面进行论述走进学生的内心感悟语文,第一,语文教学以"活"为本,以"情"为首。第二,语文教学以"养"为重。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进行了粗略地描绘以计算机为"课堂",拓展语文学习领域;以计算机为"教材",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以计算机为"工具",拓展语文学习方式.借此说明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教育变革的方向,加快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简述了对"以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以学为中心"理念贯穿于语文教学全程,引领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掌握语文学习路径,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味"是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的有效统一,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和信息进行删减,使得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力求语文教学的真实性。本文以"语文味"为主题,扼要说明如何让学生感受和品悟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5.
如何确立和实施最有价值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建设尚待完善的今天,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地域文化特点和最近发展区作为确立语文教学内容的外部原则,以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作为确立语文教学内容的内部根据,通过对"定篇"、"样本"、"例文"、"用件"四种"选文功能"的理论界定,再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加以运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是改善语文教学的一种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与语感的简单分析后,提出了小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主要方法,包括加强情感沟通,以"听"训练语感;加强阅读训练,以"读"训练语感;加强对话训练,以"说"训练语感;加强写作训练,以"写"训练语感。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语感的训练进行探讨,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的作用及小学生语感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7.
黄东海 《考试周刊》2014,(81):35-36
<正>随着2012年一场以"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为主题的"真语文"大讨论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对"真语文"逐步加深了解,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在"真语文网"上的学习、交流与教学反思,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不能搞花架子,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二字,看似简单实则意蕴丰富。从字面组合看即"言+吾+文"也,意含为"我读我言(说),我听人言,我写我心中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语文的"本真"是什么呢?就是语文的本性、本源、本来面目。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曾指出:"语文的本真在于语文规律的把握,教师按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语文的规律去学"。"本真"语文课堂的追求目标是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以学生阅读习惯、表达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学生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的提升为目的。笔者现以语文阅读课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尝试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9.
陈玉中老师以纯朴自然的教学风格形成了"一主四式"的语文课堂特色,提出了通过追求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价值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回归"真"语文。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是一门最具开放性、联系性的学科。开放,才能给学生以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开放,才能让学生在语文的蓝天中自由飞翔;开放,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和谐与活力!语文教学必须构建开放型的教学课堂模式。所谓"开放",应是敢于突破"以书本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案为本""以分数为本"的束缚。一、开放地进行教材取舍与开发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能凭借不能死守。"在教学中,教师不  相似文献   

11.
<正>综观目前的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除了安排几篇主题课文外,还往往安排了一两篇自读课文。就北师大语文教材而言,自读课文安排在"语文天地"中,低年级以"读一读"的类型出现,中年级以"开卷有益"的形式出现,高年级则以"拓展阅读"的方式出现。如果说主题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文的情境,那么,自读课文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语文、用语文,用各种方  相似文献   

12.
陈春 《天津教育》2020,(2):94-95
由于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以素质教育理念改造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改良,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普遍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体验语文"是一种基于素质教育理念而研发出来的新兴语文教学观念和方法,由于在实践领域大量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功应用,"体验语文"观已经获得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在这种形势下,进行"体验语文"学习法的推广已成为教育领域普遍认可的改进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积极策略。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些实务,探讨了把"体验语文"观用于改善语文教育质量,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并立足"体验语文"观视野,探究了以体验式学习法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赵辛 《快乐阅读》2011,(20):3-4
现行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课程应该向职业化倾斜,以保证学生的就业需要,真正做到语文教学为就业服务,为学生做好本职工作提供扎实的文化基础。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研究现状分析入手,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分层次教学的方式以及语文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等方面探讨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教学的对策,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戴智敏 《考试周刊》2007,(41):56-57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语文"嵌入式"教学的理念所谓计算机专业的语文"嵌入式教学",就是指以提高语文素质为中心,以计算机专业技能的训练为基础,把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道语文"实践与探索,从一开始就以理性姿态、行动研究的方式行走在大江南北,其实践过程获得国内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的高度关注,阶段性研究成果得到充分肯定。现今,"正道语文:百年语文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坚守"的课题,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部课题而成功立项,正道语文人又迈向实践探索新征程。现摘录部分专家对正道语文前期行动研究的评价,以从一个侧面回答"正道语文"探索的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16.
有良知的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语文的个性气质和学科精神,避免让自己和学生沦为应试的工具。语文教师要有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解开"唯应试"的镣铐,将"闲暇意识"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学生以精神自由,还语文与语文教学以本真,从而改变师生的教学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17.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所著《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一书对"本色语文"做了详细的解释。本色语文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教师按照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照语文的规律去学;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按照这一思想,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显然远离了"本色"。就拿本色语文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来看,高中生的语言素养包括:对语言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二是,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三是,赋予语文教学技能以艺术美,让学生在快乐、喜悦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就是"立人",这是整个教育的中心.在各科教育中,语文教育更是以"立人"为其目的,即以"促进学生的健全、和谐全面发展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语文教育研究者应更多地从语文教育的培养对象即学生的立场和视角去打量和研究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通过文字言词来表达各种情感、信息。而音乐则是通过音乐的律动,旋律的变幻起伏,传递着喜怒哀乐。语文与音乐两者本就应为"一家",虽然它们相对独立,各有侧重,避开语文的工具性不说,它们都具有"抒情""写意"的共同特征。在实践中,我经常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以"乐"引"文"、以"乐"释"文"、以"乐"品"文"、以"乐"诵"文"、以"乐"拓"文",尝试让语文课堂更富灵动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