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前人的智力理论分析,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四种智力:遗传智力、文化智力、操作智力、情感智力;在评析了传统的和当代的多种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智力理论的统合观:二元三层次论。二元是:具有调节和支配作用的情感智力,具有功能性的功能智力;三层次是:遗传智力,文化智力,操作智力。层次依次由低到高,高层次智力始终包含着低层次的智力;二元自始至终贯穿于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把智力定义概括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后来又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力》发展了这一理论,概括出了如下人类八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智力。加德纳经过研究发现日前可以确证的智力有以下八种:  相似文献   

3.
智力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它以多元形式共存。多元智力理论体现出差异性、化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多元智力理论为开展扬长教育实验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探索扬长教育的目标、核心、途径、评价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智力是个人素质的核心性成分.在心理学突飞猛进、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21世纪,本着以史为鉴的原则,对百年来智力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简述、评析各种主要的智力理论,梳理出它们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智力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力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较多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的教育思潮之一。多元智力理论创造性地确定了社会化在个体智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智力发展的化性与生成性。它是对传统智力观的一种解构与超越,突破了阻往对智力的单维认识,使人们对智力的理解迈上了一十新的台阶。多元智力理论相对于传统智力理论表现出以下诸方面的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智力理论的最新发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智力发展理论一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最有意义和最活跃的课题之一。近20年来智力理论的最新发展和演变,包括传统智力理论、戴斯的PASS理论、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塞西的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以及神经可塑性模型。分析近20年来智力理论发展的趋势及未来智力理论发展的取向,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单维的智力理论正在走向宽泛和繁荣。  相似文献   

7.
成功智力——智力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最初投身智力领域研究时采取的是信息加工的立场,但人的智力是复杂而多层面的,只从一个角度进行衡量与测评,难免会失之偏颇。于是1985年他向传统智力发出了挑战,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作为原来智力成分理论的扩充与修正。相隔十年之后,斯腾伯格又提出成功智力的理论。成功智力就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指导个体采取相应的行动,沿着目标方向努力,并获得成功。它是对现实生活真正起到影响的一种能力。换句话说,不能离开活动的成功来侈谈智力。成功智力与传统…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周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等九种基本智力,这些智力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出来,智力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相似文献   

9.
情绪智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绪智力研究是针对传统智力研究的不足而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情绪智力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都给传统智力理论以巨大的冲击.但情绪智力研究本身也存在诸多不足。建议我国学者在智力研究问题上可以走王垒等人提出的“综合智力”研究道路.建构中国自己的智力理论。  相似文献   

10.
智力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的本质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最近20年来,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变迁的影响下,智力研究及其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表现出了新的取向:即由狭隘单维向宽泛多维,由纯粹智力向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关注生物制约性、强调生态效度的智力观演进。社会和时代需求以及自然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发展是促使智力研究及理论发展的外部动因,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及智力研究自身逻辑的发展是内在动因。新兴的智力研究及理论启发人们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评价观,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智力的制约作用,加强大脑早期开发等,对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未来智力理论及研究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是:寻找社会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平衡点,在借鉴其他学科成果的同时保持心理学立场,吸收西方思想建构中国本土的智力理论,从“大智力观”着手进行智力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