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措施、促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MHI-60)对393名流动儿童进行综合分析,并与481名本地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为49.9%,以情绪不平衡均分最高;(2)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总分、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得分均高于常住学生;(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男生的学习压力、适应不良与心理不平衡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初三年级学生的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由此可见,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赵翠兰 《教育研究》2015,(3):79-83,111
借助语言存在论视角审视城市学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身心存在状态发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生活在言意异域的双重语言世界中,其身心常处于多音意同、多词意同、语空意缺的语言存在感缺失状态。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学校的身心存在状态,须创设平等的语言环境以促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融入城市,形成语言存在观以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找到失缺的精神家园,培养城乡孩子语言主体间性以增进相互间认同。  相似文献   

3.
洪毅 《广西教育》2012,(34):8-8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出现进城务工农民家庭化现象。进城务工农民家庭化直接导致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数量的急剧增加,而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以南宁市柳沙学校为例,  相似文献   

4.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它与父母进城务工就业而将子女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相对应。从流动儿童的年龄结构来看,目前主要以小学生为主;从发展趋势来分析,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工作的日趋稳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倾向将子女带到城里居住和上学。流动儿童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流动儿童教育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育财政、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机会不均等等问题。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  相似文献   

5.
杨晓桦 《成才之路》2010,(18):I0013-I0013
如何让进城农民工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正常的教育?近日,河南省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责任圈定在“流入地政府”,要求把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与城市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  相似文献   

6.
事件     
教育部负责人近日在京表示,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各级政府把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将较多承担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学校的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所建学校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教育部负责人解释说,各地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经费,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  相似文献   

7.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作为新时期一个独特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切实探讨并化解其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当务之急,在实践中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转变观念,深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共识,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闻聚焦4月1日,北京市安民小学400多名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北京市左家庄第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结成了“手拉手”小伙伴。以此为标志的“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全国城市少年儿童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手拉手’”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据统计,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已达一千多万人。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号召各级少先队组织积极开展城市少年儿童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手拉手”活动,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为城乡统筹服务,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服务,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旨在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激励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9.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教育部等六部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公办中小学的积极接纳是“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的重要保障,是这项补偿性教育政策试图达到的具体目标之。然而,我们看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城市还没有做好安置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在近几年经济发展中,城市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我国的大城市以及东南沿海的城市当中,农民工的数量在急剧地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而走向大大小小的城市,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来源,积极地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中,这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劳动力。但是为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些进城务工子女在城市中进行学习,也成为了城市教育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当中的一大特殊现象。那么,如何对进城务工子女进行更好地教育,如何培养进城务工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当前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对于进城务工子女学习、生活等相关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切实地解决好其中的问题所在,为进城务工子女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与要求。以下就是对于进城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作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进行了成因分析,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教师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三个层面探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师》2010,(1):54-54
<正>为支持和引导各地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09年12月,中央财政下拨2009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  相似文献   

13.
随着郑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加之城市户口的放开,二七区进城务工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新增适龄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安徽省的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有无子女"、"与城镇当地居民相处情况"、"是否接受就业、职业培训"、"进城务工与谁在一起"、务工收入等因素对进城务工农民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无子女"的留城意愿高,与城镇当地居民相处越容易的留城意愿越高,接受就业、职业培训的留城意愿高,务工收入高的留城意愿高,与子女在一起的留城意愿最高。据此,要增强进城务工农民留城意愿,必须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教育问题,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力度,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提倡和鼓励农民"举家进城",进一步提高进城农民务工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卡特尔14种人格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的家长用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的教师问卷对524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显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适应性问题突出、且人格上具有敏感、孤独、焦虑等弱点,教师、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应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帮助,让其在智力和心理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单位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目前,就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长荆俊杰。问: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由哪些部门负责?答: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为主进行妥善安排。发展改革部门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公安部门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及其女子进行登记,并发放暂住证,于每年7…  相似文献   

17.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2城市调研发现,各地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管理、在校学习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为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建议中央设立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实施教育券制度,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各地制订合理的入学标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推广农民工子女学校"国有民办"办学模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支持和监管等。  相似文献   

18.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些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面临很多问题,如就业、教育、居住、社会保障、娱乐、与城市环境的文化融合等问题。他们的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和相关政策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问题日渐突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出现和重要性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目前我国由农民进城务工而形成的流动人口达到1.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0左右。目前民工人数达到8400万,18岁以下…  相似文献   

19.
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城务工的0到18周岁之间的学前及学龄儿童,亦即在这一年龄范围的进城就业农民子女。作为一个日益庞大而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其成长亦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早期的研究较多地关注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受教育状况,自2000年后,人们才开始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本文检索的25篇文献(期刊、硕士论文),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工作的日趋稳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倾向将子女带到城里居住和上学,农民工流动日渐家庭化。因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生存、教育与融合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