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经过街亭之战后. 诸葛亮在五丈原又 一次与魏军交锋. 了- ~卜浇六妈分 诸葛亮死后司马赘的 儿子司马昭夺取了魏 国大权公元263年他 派将军邓艾进攻蜀汉 邓艾灭了蜀汉后主刘 禅被司马昭从成都接 到洛阳 刘禅到了洛阳.司 马昭以魏元帝的名 义,封他为安乐公。 还有歌舞表演, 真好看!扶不起的阿斗@烟非  相似文献   

2.
蜀汉后主刘禅是被历代史家斥为“扶不起的刘阿斗”,给予基本否定的历史人物。但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认为刘禅是可以肯定的历史人物。产生两个完全相反结论的原因是评价标准的差异。前者基于道德标准,后者基于理性即生产力发展标准。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形容某个人平庸无能时总喜欢将他说成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究竟是何许人也?原来阿斗是三国时蜀国皇帝刘禅的小名。故事发生在三国后期。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相似文献   

4.
刘禅,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代君主,在世人的心目中,刘禅是平庸的昏聩之君,在市井街头的百姓眼里,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他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因刘禅小名阿斗,于是被冠以“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的软弱无能、胸无大志。“扶不起的阿斗”也成为庸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蜀国损失了大将关羽之后,刘备的病也非常严重了,于是他在白帝城把孩子托付给了诸葛亮。我死了之后,先生一定要替我照顾好我的孩子阿斗(刘禅小名)。如果他实在不成器,你就自己代替他当皇帝吧!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辅佐刘禅即位,历史上称刘禅为蜀汉后主。诸葛亮全心全意辅佐刘禅。几年后,他率军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后,决定北伐。北伐第一次关键性战役—街亭争夺战哈哈哈哈!请您放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就是用来形容我的吗?通过这次竞赛,我宣布马谡同志取得了最高分99.9分,因此,参加本次战役的大军由马谡同志带领。丞相英明!哈哈!…  相似文献   

6.
刘涛 《语文天地》2009,(9):50-51
成语“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亡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得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这个典故是刘禅传下的。刘禅(公元207—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后主,刘备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后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相似文献   

7.
刘阿斗即刘禅,后人多评价其为昏庸无能之君.其实,刘阿斗是大智若愚的明智之君.他少年临危受命,实施了"无为"而大有所为的方略,与诸葛亮演绎了一段明君贤相的千古绝配.他的降魏顺应了统一大局,是大智若愚,并多行善事."乐不思蜀"是由当时历史背景决定的刘禅的明智之举.其"花神"地位对后世阿斗寨地方花卉产业发展的影响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8.
倪方六 《八小时以外》2011,(11):120-121
“乐不思蜀”,一直是一个贬义成语,成为刘阿斗一一三国时蜀国后主刘禅的标签,刘禅也因此被外界认为是个糊涂虫。我在研究那段历史时发现,刘禅其实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是很有头脑的一个人。乐不思蜀,其实是一种生存智慧。刘备之死是因为患了场大病,而这病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9.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即位。刘禅乳名叫阿斗。阿斗当皇帝时,诸葛亮还在,因为很多事情都是由别人处理,所以他整天玩乐,到最后变得软弱无能。当邓艾带  相似文献   

10.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后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请丞相诸葛亮来白帝城托孤。他对诸葛亮说:“如果阿斗(刘禅)能行,请您辅助他;如他不成才,请丞相自己主张。”诸葛亮涕泪满面地回答:“臣一定竭尽忠贞,辅佐幼主,直到生命的最后。”后来,刘禅即位,历史上称为后主。诸葛丞相统  相似文献   

11.
三国"中的后主刘禅(阿斗)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文学形象。他连上个厕所都要向诸葛亮报告请示的可笑又可悲的行为,充分表现了他没有主见、软弱无能的性格特征。有人认为阿斗之所以如此,全系被刘备摔了他那一下后变傻了。其实,刘禅不傻,"此间乐,不思蜀"的言谈表明他具备正常人趋乐避苦的生存本能。他的性格完全是由于后天的教养所致。我们知道,刘备临死前把刘禅托付结诸葛亮,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对刘禅关怀备至,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基本上"剥夺"了刘禅自己作决定的权力,所以才导致他以后失去了自理能力。历史发展到今天,"阿斗"…  相似文献   

12.
平常讲一个人如何地没出息,爱说:“此人是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指刘禅,其实据史料记载,刘禅的天资极高,早年还干过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为什么到后来即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呢?这其实是诸葛亮的失策啊!孔明一生尽忠为汉,九出祁山,七擒孟获,总握西蜀兵政大权,恨不得什么事情都亲自照顾一下,这样刘禅在他面前,反而显得无事可做。也确实如此,诸葛亮只要他管好后宫之事,朝政大事样样替他管了,要他操什么心?所以刘禅渐渐懒了起来,无事可管,只好对身边的太监发发牢骚。久而久之,他也就变成了后来的那副模样。诸葛亮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架空刘禅。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当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干,而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监视后主的一举一动。令刘禅敢怒不敢言,刘禅想抢回大权,但满朝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只好信任宦官黄皓,造成千古遗憾。  相似文献   

14.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五年出师伐魏,临行时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章分析形势透彻,说理明白晓畅,语气委婉恳切,感情色彩浓厚。是文言文中的名篇。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占据四川,内政、外交、军事全由诸葛亮计划。刘备临死前,遗嘱太子阿斗继位,诸葛亮辅政。刘备死后,便由他担负起蜀国军政大事的全部责任。诸葛亮治蜀,在外交上,主要是巩固蜀吴联盟,共同抗曹;军事上主要是巩固襄樊和汉中两大军事基地,以两个大拳头摆在曹魏前后,等待时机成熟,即以钳击之势,攻取洛阳,而东吴则侧击徐州。为了大举北伐,必须巩固后方。因此诸葛亮的内政方针是着  相似文献   

15.
最近再次翻开《三国演义》,些爱不释手。许多熟悉的细节让想联翩。“蜀汉阿斗扶不起”对于这家耳熟能详的说法我深有感触。也是,刘备为刘禅打下一片大河,论武功,有五虎将关羽、张云、马超、黄忠;论谋略,有“诸葛孔明等。刘备本以为可以江固,结果却一手毁在这“不肖子禅之手。  相似文献   

16.
沓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沓中考裴卷举王俊英“沓中”,是三国时武都郡西北部的一个军事重镇,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地理实体名称。蜀汉丞相诸葛亮数出祁山,意欲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然而远离蜀中,孤军奋战,刘禅昏溃,朝中意见不一,导致北伐失败。诸葛亮死后大将军姜维继承其志,统领蜀军,...  相似文献   

17.
假如后主刘禅不是一个先天不足的阿斗,那么在出师北伐之际,诸葛亮也许就不会劳神费力的奏请《出师表》了。正是由于刘禅的先天不足等原因,诸葛亮才放心不下,特地呈奏《出师表》,以便后主刘禅照表行事,方才  相似文献   

18.
素材回放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精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旷古未有,因而为历代所推崇。  相似文献   

19.
陈强 《现代语文》2002,(1):14-14
经常听到有将蜀汉后主刘禅的“禅”字读成“chan”。笔认为这种读法是错误的,刘禅的“禅”字应读作“shan”,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开诚布公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任。 刘备死后,诸葛亮竭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己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几次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