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网络语言实际上是社会大众文化发生变动的一种外在呈现、传播的载体和工具,是信息网络化社会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发生变化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结果。网络语言与社会大众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从网络语言中可以窥见大众文化的特征,遂以网络语言中出现的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浅析网络语言的大众文化性,以期从文化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曹进  靳琰 《东南传播》2012,(7):65-67
本文主要从网络语言成因的逻辑脉络出发,以社会心理逻辑、存在逻辑、碎片式传播逻辑、语言简化与语言交融的内在逻辑为视角,更加深刻地挖掘了网络语言形成的种种原因。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又一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炎龙 《新闻界》2008,(5):9-12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媒介人际传播的交流语言,既有与传统语言交际相同的特征和叙事方式,更具有其独有的传播属性。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集群性、开放式、复合性、共享式等成为其传播模式的关键词,这是网络语言在传播路径中表现出与传统语言传播的差异性方式,也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在传播时所表现出的相关传播理论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网络与电视两大媒体语言在受众、语体、新词热词、时尚性及渗透性等传播模式方面的考查,凸显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同时明确了网络语言渗透到电视语言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现有研究过多地关注网络语言的符号意义与社会影响,而忽视了对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流动过程的全面理解。本文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不断流动和变化的文化现象,因此有必要从过程视角对网络语言的生产来源、流变过程和再生产结果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将青少年这一促进网络语言产生与发展的重要主体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更为客观地解释和探讨网络语言流动与再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社会"方言",不可避免地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为网民们带来了一定便利,为社会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但与此同时,怪异化、粗俗化、错讹化的网络语言也造成了语言污染,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危害。本文分析网络语言的两面性及其成因,探讨语言污染的表现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寻求防范和控制网络语言污染的应对措施,提出端正网络语言规范态度、保护有益的语言创新和汉语的纯净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主持人在节目创作和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积极因素是网络语言丰富和生动了主持人的有声表达,迎合了网民的喜好兼具时代感;消极因素则是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的冲击和混杂其中的"三俗"内容。因此,本文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出发,研究全媒体时代网络语言对主持人语言的影响,并对主持人准确把握网络语言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网络语言的形成 网络语言的定义在语言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因为它有一个稳定的语言社团;有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语标,能够标记的是"网民"这一社会群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毛欣 《新闻战线》2022,(12):41-45
媒体语言承载着传递信息、宣传教化、舆论引导等功能,经由不同媒介元素的触发、互动与融入,虚拟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内部交流方式渗透进线下生活,网络语言逐渐呈现倒灌现实生活的流变,媒体语言的“目光”与“声音”属性得到一体释放,双向驯化的不仅是当中的传统媒体语言与网络语言,也包括受众与信息编码者。本文以此出发,聚焦媒体语言的自我演变,试图从传统媒体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双重路径,探析言语事件固化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媒体语言的叙事运动,探索其显性话语和隐性进程的构成机制,为思考媒体语言的建构路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网络诞生之日起,就随之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带有明显标志的"社区"语言,有着与传统语言截然不同的随意性、混合性等特点,大多数语言形式有悖于语言规范化的原则,对我们的语言习惯有着极大的冲击。在中国数亿网民中,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断变化更新的交流表达工具,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中国庞大规模的网友们创造出了自己的网络文化与语言。对于电视媒体将要面向更广泛的观众传播信息,网络语言是用是弃?本文将从网络语言的特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方面展开探讨,总结归纳电视主持人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法则。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指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产生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的运用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语言规范化带来了冲击.网络语言相比传统语言具有形象快捷、生动有趣、自由随意、独特另类、简洁明了、富于创新等优点,同时有的网络语言也存在一些文字差错、语法差错.在图书编校过程中,我们应在把握其特点的基础上,应用原则性、正确性、特殊性和适当性、分类应对等方面的策略来处理好稿件中网络语言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网络环境激发了很多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依托于网络平台和网络空间得以广泛传播,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网络文化气息,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标新立异的语言风格、喜感诙谐的语言特点赢得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本文就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大学生尤其偏爱网络语言。这一现象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如何运用网络语言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0,(3)
<正>网络语言是依靠互联网技术发展出来的一种全新的语言形态,已经被广泛使用并引起了学界重视。学者韩凝撰写的《网络语言传播与社会效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19年5月)一书探寻了网络语言研究的全新路径,与过去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的修辞方式、语用特点、交际场合不同,本书从传播学和教育学等不同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打开了对网络语言研究的新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语言规范和社会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建立网络语言档案及语料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可以为推进汉语言与网络语言的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可以对网络语言甄别归类,加以扬弃,正本清源,引导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自觉使用文明规范用语.  相似文献   

17.
李朝军 《大观周刊》2010,(41):140-141
根据王希杰教授的零度偏离理论,本文结合实例对网络语言中存在的语言偏离现象进行研究并探讨了隐藏其背后的原因。在网络语言中,由于网络为语言提供了全新的交际平台,它与传统的语言相比有着自己显著不同的特点,其中偏离现象就是一个显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何力 《新闻实践》2010,(5):62-63
报刊应有选择性地吸收网络语言 新闻语言和网络语言并不是对立的,使用好网络语言能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闻语言强调鲜明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都会有大量的新词从新闻中反映出来,如克隆、知识经济、硅谷、光谷,这些词往往是通过媒体传播才让人们熟悉并接受、运用的。充分掌握、灵活运用网络语言必然会给新闻报道增添时代性和贴近性,因而不能固步自封,无视网络语言的流行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网络语言以其独有的幽默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各大门户网站的SNS社区中风靡开来。其中由非语言符号构成的网络语言已被普遍接受,这些非语言符号在网络语言传播中起到了增强亲切感,增进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网络语言具有传播内容独特和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网络语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时代特点,可以丰富汉语词库、增加语言使用修辞;另一方面,过多使用网络语言会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所以,新闻媒体在使用网络用语的时候,一方面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大量出现的网络新词;另一方面要对网络新词进行慎重的取舍,使新闻媒体主持人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更加丰富和规范,成为新闻传播语言用词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