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袁家渴、小石潭、钴鉧潭。这些不被世人所知、甚至无名的小溪潭,在柳宗元的笔下,却是那样奇特“温丽”。清深的溪潭有鱼数尾;水底明白见石,或是“亘石”“达于两涯”,或是“小石平布”;溪潭的两岸是草碧兰香、异卉怪木。浓密的草木,把小溪潭遮掩住了,人们只听见水声,却不能看见它,要循声去寻才能找着它。人们评论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是以山水自喻,在山水中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文,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  相似文献   

3.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玩抒写胸中郁愤的游记散文。这些文章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千万孤独”的心情,他将自我的心态情绪、人生体悟、生活见解与山水融为一体,借山水自喻,托物言志,寄情感怀。从独特的心情、独特的山水、独特的文章、独特的贡献四个角度去分析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呈现其寄情于山水,绘山水以奇异;融情于山水,赋山水以灵魂的特色。作为山水游记里程碑式的发展标志,《永州八记》彰显了柳宗元作为一代文豪对山水游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所写《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王叔文事件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他寄情山水,形诸笔墨,写了不少游记。历代文学评论家对柳宗元的游记评价很高,《永州八记》尤为著称。《永州八记》是八篇独立的文章,又是相互联贯的。犹如中国画的“通景画”,八幅屏条每幅自成章法为一  相似文献   

5.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写的一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与柳宗元当时的思想状况、生活体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这组连续性的山水游记中,作者借助生动鲜明的山水、草木、游鱼等形象,表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的高尚品格和不畏挫折、奋发向上的鲜明个性,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在此期间,他寄情山水,创作出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即为典范之作.其中《小石潭记》文笔精练优美,写景生动,情韵绵长,可谓游记中的经典,是被后世广为传诵的散文佳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传统名篇.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到边远的永州(湖南零陵县)当司马,这期间他写下了不少游记,把他所见到的名胜古迹和山林风景记了下来,其中最受人们称赞的是描写永州奇山异水的《永州八记》。(其实柳宗元写于此期的山水游记共有九篇。《游黄溪记》写的是永州东七十余里的黄溪风景,与此八篇所写景物不在一处,写法也异,故没有列入其中)。八篇文章写作时间前后相距近四年,但其所记景物都在永州西山附近,彼此距离不远,并在每篇作品中都交待了景物的具体位置,因而这些奇山异水、花草树木、怪石修竹、泉水澄潭、山风皓月,又构成了一幅统一的完整的画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游记文学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才逐渐走向完善的.早在<诗经>中,就有不少描写景物美好的句子,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1],但这些诗中的写景只是只言片语,起着比兴的作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记大多只对山水作客观的摹写,只能说是不成熟的山水游记.直到唐代时期,游记才进入成熟时期.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标志着这种文学样式的成熟,从此,山水游记才开始大量的涌现.杨万里写了五篇以写景为主的山水游记,我们通过他与柳宗元,欧阳修的山水游记相比较,来体会他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小石潭记》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唐末杰出的八大散义家之一)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力作;是一篇文笔秀美,语句流畅,韵味清新,言简意赅,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是一篇借物写志,寓情山水的抒情散文。作品的语言特色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不少人(包括一些文人),谈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总会提到他的“永州八记”,似乎柳宗元在永州只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其实,非也!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山水游记是九篇而不是八篇,照理应提“永州九记”。 但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人们总是提“永州八记”呢?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中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说:  相似文献   

11.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所写的游记名篇之一,是著名的《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被贬永州后,心情压抑和苦闷,一有空,便漫游山水,搜奇探胜,借以寻求精神的慰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嘻笑之怒,甚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痛哭;庸讵知吾之浩浩,非戚戚之尤者乎?”(《对贺者》)所以,他“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与李翰林建书》)他写下的一系列游记,往往在景物描写中,表现他那愤世疾俗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了不少游记,《永州八记》尤为著名。这些文章不仅用清新秀美的文笔描绘了自然山水的种种形态,而且寄寓了自己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愤激,透露出作者寂寞孤愤高怀傲物的感情色彩。人们从“永州八记”中或隐或现地可以看到作者的遭遇与凄凉心境,也可领略柳宗元游记散文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与韩愈共国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为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被人比作“精金”、“名姝”,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拟就柳宗元山水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些粗浅探讨。 明人王世员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峭拔紧洁,”正可以概括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贬永州后,柳宗元谪居一隅,物异俗殊,志士失路,充溢着怀才不遇的落寞情怀,模山范水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这种寥落情怀  相似文献   

14.
《永州八记》是指柳宗元被贬永州所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历代学者对这些文章作过永州八记研究,评价甚高。本文仅从艺术贡献方面作如下探讨。一、创山水游记的独立文体山水游记是散文的—种。它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记述作者游历中的见闻,包括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及其感受等内容。在《永州八记》问世之前,我国确有不少作者写过景色优美、文辞典雅的山水风光的文章,可是,或不独立成篇,或纯客观地静态描摹,称得上山水游记的仍然不多,只有晋代高僧慧远所写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山诗序》才可称为山水游记的最早佳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与众道徒游石门时“历险穿崖”、饱  相似文献   

15.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诸多美誉。元结、柳宗元作为唐代山水游记大家对于潇湘山水可谓意趣盎然,都在游记中展示了山水奇异之美。由于二者遭遇、心志不同,在面对相似的山水景物,触发的情感可谓大相径庭,因而选取的"山石"意象也大不一样。研读元结、柳宗元游记山水散文中的众多山、水意象,不仅可以对永州之自然风光有更多认识,并且还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当时忘怀山水、寄寓身世之情。  相似文献   

16.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是柳宗元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贞元年间中进士 ,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改革 ,永贞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之胜 ,作者寄情山水 ,形诸笔墨 ,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于元和四年 ,为“永州八记”之首 ,它是唐宋时期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始得西山宴游记》先是概写 ,从“始得”二字着意 ,写西山的“怪特”和游人的心情 ,在叙事写景中显示出作者的性格 ,流露出作者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情感。而后是特写 ,用准确、简洁的词语 ,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作者宴游西山的所…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被贬永州,长达十年,足迹遍及永州的青山碧水。游之所至,或寄情于青山,或托意于碧水,于是永州的山水便成为他的情感载体。因此,如果要梳理柳宗元情感变化的脉络,就必须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我们就可以走进其内心世界。一.被贬永州,惴惴战栗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  相似文献   

18.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大师,在古代游记文学的开创上,他杰出的游记散文,占重要历史地位。今天来分析总结他的成功之道,对创造写景散文的意境,仍有借鉴意义。 (一) 人们喜爱柳宗元《永州八记》的景物描写,原因之一就是他写得自然,不显人工雕饰的痕迹,并且能寓情于景,把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天然浑成的境地。请看《钴鉧潭西小丘记》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19.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极品,也是作者人生审美情趣的结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就了他强颜为欢,聊以自慰,乐而复悲的心理。他把悲情的宣泄渗透于作品中,形成了他山水游记“凄神寒骨”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公元805年,才三十多岁,就因为参加当时进步的政治革新集团,遭到保守势力的迫害,被贬为永州司马,困居永州十年。在这期间,他曾在永州一带搜奇寻胜,探幽觅险,在登山临水的过程中,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山水游记散文。这些游记散文,刻画细致,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托意深远,为游记体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