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科教材建设,1991年3月10日-14日,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到会的专家、科研人员、编辑以及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市的教育行政干部等各方面代表共90余人。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同志为会议作了总结。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到会听取了有关教育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并发表了讲话。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题目后面括弧里的前一个数字是期数,后一个数字是页数)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何东昌4、5·l)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综述(连秀云、赵绰4、s·12)关于实施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和高中会考的意见 —在国家教委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何东昌7·1)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邹时炎8·l) ,教育文献,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通知(2·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的通知(3·1)国家教…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进一步落实“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编写出符合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使用的教育学系列教材,1992年3月1日—3月8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北京举办了《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高级研讨班,高等师范大学和教育科研单位的教育理论专家、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师、教学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等4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同志出席了开班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何东昌同志在讲话中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国家教委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教育学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确立了教材改革的目标(编写《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制定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大纲”,编写一套系列教材,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任务和指导思想。近期又通过举办“《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高级研讨班”,围绕《纲要》编  相似文献   

5.
国内动态     
1991年11月12日至16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北京召开“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调查研究座谈会”,目的是为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作准备,以便能切实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编写出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学。参加会议的有师范院校、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等。  相似文献   

6.
(题目后括号内前一个数字是期数,后一个数字是页数)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2.1)普通中学课外活动指导意见(草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2.3)普通中学职业指导教育实验纲要(草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2.5)1992年普教工作的发言提纲〔柳斌3.1)在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调查研究座淡会上的讲话(何东昌4.1)《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47)《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4.9)《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试用)实施意见(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动态     
国家教委组织实施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改革为了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国家教委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教育学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确定了教育学教材改革的总体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教育学教材改革的任务和总体目标是:1.编写出《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  相似文献   

8.
改革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整体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处于世纪之交和社会转型期的我国高师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取得进入21世纪大门的入场券,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共课教育学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人们对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提出了许多改革建议,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总体上看,这些改革的理论设想和实践探索大都停留在公共课教育学的教材与教法方面,缺乏系统整体观。为了适应高等师范教育面向ZI世纪的改革发展需要,公共教育学应当进行综合整体改革。一、公共课教育学在高等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21世纪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类课程是高师为各专业学生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的职业训练课程.其学科门类与教学时间的多少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反映,是师范院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外国的师资培训中,这类课程不仅所占比重大,而且学科门类多.我国现今高师院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常只包括公共心理学、教育学、分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等科目,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有关的改革探讨文章也很多,但付诸实施的却不多.1991年3月,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北京召开“全国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会议对当时全国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更好地落实师范院校教育学(教育系专业课除外,下同)课程、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编写出适合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系列教材.1992年3月8日,师范院校教育学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在北京宣布成立并召开首次工作会议。何东昌同志任编委会主任委员,邹时炎、柳斌、王明达、瞿葆奎、黄济、卓晴君、金长泽同志任副主任委员。编委由教育理论专家、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教师、中小学教育教学有突出贡  相似文献   

11.
1992年3月1日-3月8日,国家教委在北京举办了《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高级研讨班。来自高等师范学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的教育理论专家、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师、教学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以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等4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很重视这次研讨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何东昌同志在讲话中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建国以后我们把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进行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这些改革都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国的教育与我国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师范院校中的公共课“教育学”是一门令人关注的学科。在师范院校的“师范性”淡化的情况下,它可算是“师范性”的表征。在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召集的一次讨论教育学教材建设问题的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公共课教育学兼有理论与应用学科两重性质,“它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很强的专业实践课”;不仅如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公共课教育学的改革应深入到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中 ,为此 ,必须确定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知识 ,更新观念和内容 ,使其知识组合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公共课教育学的改革应深入到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中 ,为此 ,必须确定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知识 ,更新观念和内容 ,使其知识组合结构化。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学科教材的现状分析我国在五十年代初期,师范院校的课程与教材,基本上都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公共课教育学科,一般开设三门课程,即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1978年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编写出许多教育学科的新教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教育实践的发展、与培养合格中学师资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优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学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公共课教育学的改革应深入到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中,为此,必须确定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知识,更新观念和内容,使其知识组合结构化。  相似文献   

17.
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的方法论原则初探王殿璋,侯怀艮编写公共课教育教材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要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编写公共课教育学教材中的指导地位,还必须据此制定一些方法论原则。本文试图就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的...  相似文献   

18.
一月十八日,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在南京接受本刊总编辑和记者的采访,就“八五”期间中等师范教育建设和改革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强调师范学校教师的言行应当体现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何东昌同志在谈到中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时,着重谈了中师教育学的改革。他说,教育学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前人和外国的经验,特别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发挥社会主义教育的长处和优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角色定位、教材建设、课时分配、教育实践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师范院校应采取确立教育学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等改革措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作为我国师范院校教学计划中的公共课之一,其教学目的应该是使学生了解教育,树立和强化教育信念,懂得教育基本原理,掌握教育规律,初步具备人民教师的素养.在以培养中学教师为目标的师范院校,"教育学"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使得这一课程存在着"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的现象.这固然有《教育学》教材本身体系与结构上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