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厚隽 《天中学刊》2009,24(6):46-48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以"帮助"他人销售物品为名,采用虚开发票等手段,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符合共同贪污犯罪构成要件的,属共同贪污犯罪行为.其本人即使不参与分赃,只要构成贪污,也应当对其参与的共同犯罪总额负责.  相似文献   

2.
讲到贪污,大家一般都会认为是利用职权取得财物的犯罪行为。其实,只要我们经常去注意一下新闻媒体和周围环境中所呈现的事实,还会发现在一些校长身上存在着几种变相“贪污”行为,这就是利用职权“贪污”他人的各种政绩、“贪污”上级的有关政策、“贪污”下属的学术成果。虽然这些变相的“贪污”行为,  相似文献   

3.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或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4.
贪污是一种古老的污毒,王亚南先生曾说,中国的一部二十四史,“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实是一部贪污史,廉吏循吏在历史上之被重视和崇敬,乃说明这类人物该是如何稀罕。”而且“综观历朝贪污史录,越接近近代,贪污现象亦愈普遍,贪污技巧亦愈周密。”历朝历代的大小官员都利用职权“暗吞国家财政收入,把大部分公款归于自己腰包而暴富,官僚们的政治生活,就一般地体现为贪污生活”,“而对那些清风亮节之士,反觉得可笑至极,愚不可奈了,谁为官谁就发财,谁想发财谁就得当官。”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或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的犯罪行为。职务犯罪较之于一般性犯罪对社会更具有破坏力,性质更为严重,这一点已成为绝大多数法律工作者的共识,为了有效地遏制职务犯罪,必须深入的分  相似文献   

6.
张峻 《湖北教育》2010,(3):44-45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九章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其法律含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活动秩序,  相似文献   

7.
现行贪污罪处罚中的贪污数额认定和贪污未遂的论处都存在着明显的误区.贪污数额的认定应以犯罪行为造成的公共财物所有权丧失的数额计算,而贪污未遂也应视其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程度依法追究罪责.  相似文献   

8.
《老年教育》2002,(12):16
1959年庐山会议结束后,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批斗彭德怀与黄克诚.在批斗过程中,吴法宪揭发黄克诚犯有"贪污"黄金的问题.一向被认为清廉无私的黄克诚顿时成了"大贪污犯",甚至有人造谣说黄克诚此举是"为军变准备经费".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全部的信息,不存在所谓的"完全市场".正是由于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才使得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暗箱"操作、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有机可乘.建立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健全财务公开的法律约束,规范财务行为,重塑职业道德,有利于市场主体在"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0.
小虎曾是班上的数学课代表,不久前却被莫名其妙地撤掉了.原来,数学老师让小虎负责收材料费.结果全班的钱收完后,比应有的数额少了50元.小虎百般解释,数学老师却认定他"贪污"了那笔钱.  相似文献   

11.
正"赃""脏"辨"赃"和"脏"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赃"指用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正式手段得来的财物;也形容与贪污、受贿、盗窃等有关的事物,如"贪赃""销赃""退赃""赃物""赃款""赃官"等。"脏"读zānɡ(另读zàng)时是有污垢、不干净的意思,如"肮脏""脏土""脏乱"等。在该用"赃"的时候,常有人误写成"脏",例如:(1)收缴假牌假证46套,  相似文献   

12.
发票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中,犯罪主体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的现象不断增多.针对这一现状,分析此类犯罪的特点及规律十分必要.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方法,重点分析职务犯罪主体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侦查和预防职务犯罪者利用发票进行贪污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曝光的科研经费贪污案件中,高校所占比重较大,科研经费实际用于项目本身仅占大约四成,科研经费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许多科研项目负责人借职务之便,钻管理制度及管理方式的空子,开具虚假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编制虚假账目、编造虚假合同,通过各种非正当手段套取科研经费,使科研项目变成"私人提款机"。对此,有人建议应加大对贪污、挪用科研经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使其"不敢"  相似文献   

14.
刑法分则中"毒品"、"淫秽物品"等概念的解释性规定,按照总则与分则的关系要求应该纳入总则规定;刑法分则体系应改"大章制"为"小章制"的分类方式;并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妨害婚姻家庭罪应当独立成章;增设侵害环境罪专章,将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独立成章;贪污贿赂罪涵盖的内容应当加以扩展,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几个罪纳入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  相似文献   

15.
贪污犯罪作为一种经济犯罪,它在经济、政治、思想上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破坏性和腐蚀性.新时期贪污案件的侦破应根据这类案件侵占、窃取、骗取的特点,采取逻辑推理、重视举报、秘密侦查、清查账目、讯问、搜查扣押、司法鉴定等策略和方法.同时要防治结合,把反贪污纳入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在北宋河政管理中,针对治河过程中所出现的官员贪污、渎职等现象,宋廷相应制定了一套较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行政貶黜、经济制裁等多种手段对其严惩.从责任追究的内容来看,涉及治河官员征集使用物料、河工等诸多方面的失职.在北宋河政管理中,责任追究及时,惩处严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河政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7.
影响力交易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一种新型腐败犯罪,是贿赂犯罪的外围犯罪,目前我国刑法中尚无任何与之对应的罪名.建议在刑法分则第8章"贪污贿赂罪"中增设对有影响力人员行贿罪和有影响力人员受贿罪,以实现该罪的国内法转化.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月,天津南开允公集团有限公司原总裁杨育麟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而其违纪行为--贪污、挪用1.1亿,管理失误造成3亿元债务--导致南开大学4亿元资金被违规使用,南开大学面临着重大的财务管理危机.  相似文献   

19.
王远伟 《华章》2007,(12):103-104
贪污罪不仅侵犯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而且危及社会与政治稳定,为了巩固政权,历代统治者无不十分重视对贪污犯罪的惩治.我国一再强调对贪污罪的打击,但是目前贪污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这不得不引起对贪污罪的理论与实践、立法与司法问题的深深思索.其中,对贪污罪及数额认定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鉴于我国利用电脑贪污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现状和趋势,为积累打击和预防操纵电脑贪污犯罪的司法工作经验,联系司法实践,围绕利用电脑进行贪污犯罪的行为方式之内涵意义、模式类型及行为方式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及案例阐释。同时,对于制约电脑贪污犯罪行为方式的形成及其运用这一新课题作了探讨和论证,以有助于惩治和防范利用电脑实施的贪污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