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次习作以“受损伤的课桌“为主题进行作文,作文时采取自主命题、自选题材的形式,倡导与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进行习作,习作时一定要说真话,诉真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作文感悟做人,陶冶情操,培养良好习惯。本设计适用于四年级以上学生。  相似文献   

2.
詹丽敏 《广西教育》2006,(7A):83-83
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让学生对同一题材,采取不同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构思、不同手法等进行习作。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3.
1.好动贪玩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一特征适当把游戏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写,在写中玩,减少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我和许多同行一样感到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学生生活面狭窄,孤陋寡闻;作文题材单调,老生常谈;批改效率低下,想让学生参与却难于操作;作文讲评泛泛而谈,学生印象淡漠。总之,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  相似文献   

5.
陈柏林 《文教资料》2010,(34):74-7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6.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写出童真童趣○徐海涛(上高县实验小学)一、题材要新,贴近儿童生活新颖的作文题材,能让学生把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然而盲目地让学生们求异猎奇,脱离儿童生活实际,即使再新的题材,到了他们的笔下,作文内容仍旧会显得空洞、乏味,或胡编乱造...  相似文献   

8.
作文内容的创新。可多让学生写假想作文,如《假如我当爸爸》《二十年后的我》《在没有大人的日子里、》等,还可将多种题材引入习作练习中,如童话、寓言等。一次,我让学生根据几个简单的图形展开联想,学生兴致很高,写出了许多绘声绘色的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9.
童年趣事     
本设计以我校省级课题《农村小学作文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小学快速作文策略研究》的实施为背景,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写作的范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的“外部刺激”能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通过习作,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的愉悦,从而  相似文献   

10.
严波 《考试周刊》2013,(28):68-69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说谎作文",让作文成为人文工具,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丰富学生的题材积累,让学生有话说,说真话。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校的“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课题与课标精神不谋而合。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即是实践时”的教改特色。我们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  相似文献   

12.
学校要我承担一节作文指导的公开课,时间就定在4月1日。无巧不成书,就利用这一西方“愚人节”,好好地“整”一下学生,让学生愚一次,乐一回,我当然也要大捞一把,让学生多写一些作文。  相似文献   

13.
章君 《考试周刊》2012,(89):41-42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从生活中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使“巧妇易为有米之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4.
文如其人,作文即做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最大限度的张扬,使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与知识能力的发展过程、情感态度的锻炼过程、身体体质的成长过程密切结合。为此,本设计以学校开展的绘画作品展览活动为契机,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在学生自主绘画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的绘画  相似文献   

15.
刘晓琦 《山东教育》2002,(17):32-32
学生写完作文后,会期待着老师的评价,也会格外注重老师评语的内容。假如每篇作文后都是内容、结构、题材、立意都相同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到千篇一律,冷冰冰的。时间一长,学生看厌了,就会觉得不过是例行公事,无什么新鲜东西。发下作文来,随后一扬,丢进课桌,老师辛苦写就的批语就会白费了。因此老师不能只按常规批改方式批改作文,要在批改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发现学生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真实情感,注意学生的个性所在,不仅在眉批时注出来,最好在总批时再特别点出来给予肯定。如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小学作文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的需要正在进行一场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革,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实行开放化。所谓开放式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要同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参与度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作文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作文所受的时空限制。 一、不囿于课堂.让作文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从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关巧敏 《现代语文》2007,(8):114-114
作文难教,学生怕写,这历来是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的表现,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词语、句式的选择,大到题材的筛选、布局谋篇,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推敲,可谓考究不尽。为了改变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背作文说空话文等现状,《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写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史少云 《山东教育》2004,(25):36-36
大家都知道数学教学中的正方体、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几何面。同样,小学作文教学,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题材,挖掘主题,或同一主题多角度选择题材,的确是拓宽学生思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教学设计,重在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提供一个作文话题,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翼翅,尽心地放飞想象;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津津乐道;作文时,多些鼓励,少些束缚,让学生放胆地“我手写我口”“我手述我情”,努力体现着教师作文观念的转变——蹲下来看学生眼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兰云 《江西教育》2006,(2):41-41,40
设计理念:新课程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倡导学生习作个性化,教师不能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能用范文来束缚学生。要开放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受任何拘束地敢说敢想,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培养学生自主,自能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