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是六朝古都,其所在的长江经济带,自古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地。改革开放以后,南京经济有了飞速发展,1984年民营科技开始在南京出现,并成为南京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经过10多年的发展,民营科技已在南京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中的作用日渐突出,这一新生事物,将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加大南京民营科技发展力度,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1994年5月,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南京民营科技园在风景秀丽的南京中华门外江宁县城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历臾时期。八十年代初期党中央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陆续制订了“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形式,多种类型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可以说,这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具有新型运行机制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广大科技人员解放和开拓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生动…  相似文献   

3.
论民营科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3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调整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新型就业机会、促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造就培育科技型企业家人才群体、构建良好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杨水旸 《学会》2004,(3):39-41
近 1 0年来民营科技园在我国的崛起 ,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民营企业发展的平台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集聚地。目前我国已有民营科技园 6 0余家 ,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的沿海省市 ,但福建民营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则相对滞后。本文就福建发展民营科技园的现实条件作出简要分析 ,并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一、有利条件分析目前 ,福建发展民营科技园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1 .企业主体条件民营科技企业是民营科技园的主体。自 1 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 ,福建随着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 -福州时代电…  相似文献   

5.
民营科技园(区)在中国的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民营科技园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和功能。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工业园区的构成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工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外,又涌现一批民营科技园;民营科技园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孕育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其使命在于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作为民营科技园的主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包括民营高技术企业),近年来正以灵活的市场机制和较高的技术含量这种独特的优势,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民营科技园在中国的崛起,不仅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而且成为开创中国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民营科技园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和功能。本文认为:民营科技园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孕育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其使命在于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作为民营科技园主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包括民营高技术企业),近年来正以灵活的市场机制和较高的技术含量这种独特的优势,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民营科技园在中国的崛起,不仅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而且成为开创中国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探索转变政府职能,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科技人员解放和开拓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生动创造。它包括以科技人员为主创办的、实行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民办科技机构,也包括由国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创办的、实行国有民营的科技企业。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经过社会各界的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南京民营科技园于1994年5月17日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5年3月17日被国家科委批准为重点联系园区,今年2月4日又被国家科委批准授牌为国家级江宁高新技术工业园。南京民营科技园位于南京市南  相似文献   

10.
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是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莱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科技工作,积极引导,重点扶持。目前,莱芜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26家,从业人数达到28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占35%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4.62亿元,利税8200万元。主营产业涉及新材料、机械、化工、电脑软件开发及电子信息等领域。有1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5%。全市平均每年专利申请有100多项,其中来自民营科技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占全市申请总量的60%以上。全市已有8家民营科技企业得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重点扶持,争取无偿资金687万元。  相似文献   

11.
江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科技人员投身市场经济实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个创举。它在创业与探索中历经坎坷,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的企业创新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成长。它以其灵活的市场机制,通过科技先导、知识密集的增长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江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自80年代初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为江苏的科教兴省和经济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有关理论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民营科技企业正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山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3.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开拓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条新路,是促进科技面向经济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据报道,在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到80%以上,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民营科技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民营科技企业的地位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科技企业是在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性及其战略地位,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当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 民营科技企业是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科技人员一大创举,用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同志的话说,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数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这两个字,不是对民营科技企业群体经济成份的标识,而是对他们共同拥有的新的经营机制的高度概括。在全国民营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开拓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对促进科技面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也已逐渐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为此,本文利用2007年《哈尔滨市统计科技提要》中民营科技企业资料,对2007年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推进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析民营科技园的建立模式及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霞  章红虹 《软科学》2003,17(3):52-5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技工业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民营科技园的崛起,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业园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民营科技园的发展,不可能照搬“硅谷”模式,这是由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决定的。其发展既要体现“民营”这种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的特点,又要与我国不很发达的市场经济相联系起来,建立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园区发展模式及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职工500万人,年交税560亿元,出口160多亿美元,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支很有战斗力的方面军,发展高新产业的生力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结构调整,高科技体制改革做出了示范和创造了新鲜经验。一、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态势和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持续高速发展。1999年与1992年相比,企业数量增加了2.…  相似文献   

19.
浙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铁军  吴添祖 《软科学》2002,16(6):61-63
本文对浙江各地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将创新动力分为科技推动、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政策激励四类,并归纳出对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推动最大的创新动力;同时,分析了阻碍创新的因素,把创新障碍分为经济方面因素、能力方面因素和其他方面因素,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李兴华 《内江科技》1997,18(3):16-18
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速技术成果商品化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的一支新的产业大军。到一九九六年,全市共有民营科技企业326家,实现技工贸收入2.3亿元,实现税利约2000多万元。一个以民营科技企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