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新学期我新到一所学校就接手了一个差班。知情者介绍:“这个班差生太多,很难管,尤其小钢,人称“害群之马”,专好恶作剧,已经气走了三任班主任。你走马上任后,要先给他来个下马威,刹刹他的威风。”我若有所思。可我万万没有想到,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就领教了小钢的厉害。那天我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却发现学生情绪异常:有的幸灾乐祸,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心神不定。顺着学生的目光看去,只见黑板上画着我的肖像,旁边写着“赵存卿遗像”;讲桌上直立的黑板擦背面,“赵存卿之墓”赫然在目,黑板擦上的小白花也格外醒目;黑板擦前还竖立着三支粉笔,活脱脱是…  相似文献   

2.
方长洲 《河南教育》2004,(12):39-39
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还没有“走马上任”,这个班的科任教师就纷纷找上门来,向我反映该班一个叫小D的学生的种种“罪状”,希望我“新官上任三把火”,好好“烧烧”他,给他来个“下马威”。  相似文献   

3.
徐文衍 《班主任》2002,(5):26-26
新班主任有三要三忌:一要“不带框框,从头开始”,忌“划框定调,先入为主”。新班主任上任第一天应该郑重宣布: “我不带任何框框看学生,人人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好坏就看行动了。”二要“琢磨新办法,班级活动搞出新意”,忌“因循守旧,  相似文献   

4.
小议“严”     
一些班主任认为,在教育学生问题上,一定要严,否则教育教学的任务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所以,有的班主任主张在接任新班之初,一定要给学生来个“下马威”,以此镇住学生。严厉的班主任,只能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老师面前,外表上表现得毕恭毕敬,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内心是否真正诚服?是否能与老师真心交流近年来,校园内师生间的不良磨擦时有发生,许多事情都与班主任老师过份的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认为,一个受学生尊敬有威信的班主任,往往是在“严”字上能做到严而有“度”、有“格”、有“法”。严而有…  相似文献   

5.
接班三访     
新学年开始,不少班主任惜别了朝夕相处、形影相随的原班学生,准备接任新班了。接任新班应从何做起呢?笔者认为:接带新班要立足于“接”。所谓“接”,就是新任班主任要迎向你的教育对象,去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只有尽快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班主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接”要落到实处,就应该做到如下“三  相似文献   

6.
成为一名教师容易,能上一堂课也容易,但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能真正上一堂好课,就不那么容易了。同样,作为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有的带班经验丰富,班级管理良好,有的缺乏带班方法,班级管理混乱。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管理好班级呢?怎样才能使自己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从而使自己班级工作做到轻松、愉快、和谐?我认为,班主任宜扮演好三种角色——“导演”、“心理医生”和“裁判”。首先,班主任宜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一个班就好比一个舞台,就是一出戏,班主任就是导演,而学生则是演员。班主任只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温和的惩罚     
李美珠 《师道》2005,(2):31-31
诸葛老师接了一个出了名的差班,任班主任。第一天的第一节就是诸葛老师的语课,一节课差不多过了一半,一个名叫李飞的学生才慢悠悠地在教室门口喊“报告”。李飞是班里有名的“迟到大王”和“调皮大王”。见此情景,教室里的学生一个个直盯盯地看着诸葛老师,课堂上鸦雀无声。同学们都想看看新班主任的“下马威”,准备欣赏如何处置这个令前班主任头疼的李飞。  相似文献   

8.
一忌做“扑火队员”。有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目标就是“不出问题就行”,经常充当“扑火队员”,对违纪学生采取体罚、赶出教室、向家长告状等简单粗暴的方法,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不仅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还很容易使差生产生逆反心理。二忌德育工作流于空泛。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的一般说教多,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少,满足于表面上的东西。不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密切结合就难以取得成效。三忌教师仅以自己的好恶评定学生。老师的话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特别重。所以,老师切莫对学生妄加评论。有的班主任总是把他喜欢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半截教鞭     
半截教鞭祝爱红五年级的班主任调走了,校长安排我接这个班。这个班是全校纪律最差的班,他们曾因在墙上乱写班主任的名字而在学校“出名”,最让人头疼的是,他们上课总爱捣乱。有的老师建议我一开始就给他们个下马威,不然以后就更难管了。我心里没个底儿,真不知该怎样...  相似文献   

10.
“撑起人生的风帆,载学生驶向知识彼岸”是我当班主任的感悟。2005年新生开学伊始,我任154班班主任,第一次面对新入中学大门的学生,我没有搞严厉的约法三章,给学生下马威,而是和蔼地对同学们说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随后让同学们自由地自报家门,交流各自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无拘无束、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相似文献   

11.
一忌以势待人。有的教师对家长不能一视同仁,对有权势、有钱或有用处的家长笑脸相迎,对平民家长则表情冷淡,即人们常说的那种“势利眼”;进而对孩子另眼相看,不能因材施教,而坚持用“势”施教,使家长和学生产生不平等心态。二忌恶语伤人。学生表现不好往往累及家长,有的教师则迁怒于家长,甚至说一些羞辱呵斥的话,使家长难以接受,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的恶化,造成对立情绪。三忌群起攻之。学生有了过失,班主任邀家长来校,其他科任教师也纷纷责怪家长;或当班主任与家长有不同意见发生争议时,其他教师群起帮腔,使家长陷于难堪,有时发生争吵激…  相似文献   

12.
新学年开始,又有一批大,中专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初次走上教学岗位,接手班主任工作,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谈点多年来的体会,与年轻的老师们共勉。一、不宜给学生来个“下马威”。刚接手新班,新教师往往认为要给学生点“厉害”瞧瞧,让学生怕自己,以树立威信;自我表白,以示有方;要么下车伊始,大加训斥。其实不然,学生对老师的了解是长期的,老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要靠自己在心血和力气去赢得。一个教师如果在学生心目中有了值得尊敬的形象,那么,这个老师不用言高色厉,学生也会敬畏,这个“威”也就有了,这个“阵”也就压住了。二、“摸老底、算老账”的方法不可取。有的新教师接手新班,往往急于向原班主任了解谁是“调皮大王”,谁是差生,他们原来有些什么错误,即摸摸“老底”,以备作为学生重犯时的佐  相似文献   

13.
李萍 《江苏教育》2008,(7):51-52
我是一名工作了十多年的班主任,一直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自信地说,所带班级班风健康向上。学生活泼可爱,行为习惯优良。用一个班主任的眼光来看德育工作,总感觉“专家德育”、“名校德育”、“特色德育”过于理想,很难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德育工作需要返璞归真,正本清源,回到教育作为“入学”的起点上。笔者认为和谐德育应从教师的师德形象做起,先看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4.
李萍 《江苏教育》2008,(1):58-59
我是一名工作了十多年的班主任,一直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自信地说,所带班级班风健康向上,学生活泼可爱,行为习惯优良。用一个班主任的眼光来看德育工作,总感觉“专家德育”、“名校德育”、“特色德育”过于理想,很难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德育工作需要返璞归真,正本清源,回到教育作为“人学”的起点上。笔者认为和谐德育应从教师的师德形象做起,先看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5.
教师们常说:“宁可教一班学生,也不愿带一个差生。”是的,班主任最苦恼的是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节课,是新上任的班主任与学生见面的时刻。我领着新调来的H老师去A班,名义上起个介绍的作用,其实是想替新上任的女班主任压压台子。因为A班号称“垃圾班”。谁知这位新来的女青年老师一踏进校门,就引起了该班一些“消息灵通”男生的注意,这第一节课,他们就给新上任的班主任来个“下马威”: 教室里五花八门,乱糟糟的。黑板上,有幅漫画,算是给H老师的“见面礼”,画的正是新上任的班主任。夸张的笔法里分明含有丑化的成份。还来不及介绍,我血涌脑门,一肚子火气:“是谁画的?!”“画得蛮不错嘛!”H老师立即接上话桩,用称赞的口吻:“漫画是夸张的艺术,肖像漫画的夸张必须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我看这幅漫画的作者很在行。”她顿了顿,将全班学生迅速扫视一遍,发现学生都屏心静气,注视着自己,那一道道惊喜的目光告诉她,切莫错失良机:“我是新来的班主任。据介绍说,咱们班同学非常活泼好动,没准大家的兴趣也很广泛,因此,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11,13(1):F0003-F0003
辽源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周凤英是七年十五班的班主任,高级教师,曾获“国家级骨干班主任”、“省师德标兵”、“省教书育人模范”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班级多次获“市优秀班集体”,所教学生语文中考成绩多次名列全市前茅。  相似文献   

18.
借力管班     
这几年我带的都是高中毕业班,别的班主任常常羡慕我班学风好,学生自觉性强,问我有什么“秘招”让学生这么自觉!这里,我悄悄地告诉大家:我的“秘招”就是上好每周的班会课,每周给学生饱饱地打一次气!也许有的班主任会说:我也周周上班会课呀,怎不见有这般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例一:一位教师接手了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成为该班的第六任班主任。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班里的秩序相当混乱,有的学生在打闹,有的学生在玩自己折的纸飞机。老师费了很大的劲才使课堂安静下来。老师郑重地对全体学生说:“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你们的过去,我不想去了解,在我眼里你们都是好学生,都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都能取得  相似文献   

20.
一忌“先喊后问”.在课堂提问时,有的教师为了制止学生临时翻书,现找答案的应付行为,往往采取先喊学生名子让学生站起来,然后才提出问题的办法.由于这种办法是从整治学生临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