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具体体现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自强不息的精神;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进取精神;同舟共济、精诚团结的民主协商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精神等五方面,而每一方面都体现了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其基本形态一定会比较稳定地反映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因此,这些基本形态又必然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有具体的、特殊  相似文献   

3.
刘孝龄  贾宏 《辽宁教育》2008,(11):22-22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为了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我校立足于“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理想人格”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王海燕 《教师》2023,(24):3-5
龙狮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可以增强粤港澳地区少年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其身份认同感。因此,文章作者研究了以龙狮精神引领民族文化复兴,提升粤港澳少年民族凝聚力的具体策略。首先,概述了龙狮精神与少年民族凝聚力;其次,对提升粤港澳地区少年民族凝聚力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深度探讨了融合龙狮文化,提升粤港澳地区少年民族凝聚力的具体策略,以期推动龙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粤港澳地区少年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5.
红岩精神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个典型时期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团结统一、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等等优秀的民族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应该在与时俱进精神指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弘扬红岩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由己”“恃己”的自立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并使这一精神得到了拓展和弘扬。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民族的自强精神,表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中华民族提倡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这种人生态度在儒家、墨家有突出的反映。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勇于进取、奋发向上,而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国传统精神正接受着严峻的挑战,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做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剥离。本文从我国近现代历史中罗列一些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史实,以此来促动学生;另外笔者也尝试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来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认为,优秀博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因而应当学习弘扬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的革命精神、“两弹-星”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优良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光荣的“五四”精神等优秀的民族精神,为伟大的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浅谈学习江泽民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泽民同志认为,优秀博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因而应当学习和弘扬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的革命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优良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光荣的“五四”精神等优秀的民族精神,变伟大的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多元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教师工作中道德冲突频发并日益激化。而教师却又普遍缺少解决此类争端的有效办法。借由道德信念模型,对中国教师解决道德冲突的策略进行质性研究,发现教师倾向于采取规避而非商谈的方式。我们应从转变观念和提高能力两个方面改进现有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以帮助教师解决实践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士风与民风联系密切,而且士风往往对民风起到引领的作用.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不满南宋士风浇惰现状,对士人蹈虚谈玄、重私轻公等习气加以批评.净化士风宜始于正士,他认为,通过“致道成德”塑造士的理想人格,再借助道德实践,用士风来化导民俗,促进社会的开明进步.  相似文献   

13.
陈杰院士从人工智能与学科建设的角度,就人工智能发展缘起、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高校具体推进案例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他指出:当今的人工智能已经超出信息科学本身的研究边界,将赋能传统学科、加速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开放各学科的边界,衍生出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交叉学科知识创新发展,形成多学科深度交叉、协同发展的局面。他关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就高校纷纷建立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建议要结合人工智能的特点,针对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加强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研究,强调人工智能学科对其他学科的赋能。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同济大学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给出了初步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朱志荣的中国文学观具有强烈的思辩色彩、自觉的理论意识和开放的研究视野。他从自己的文论观和美学观出发,使理论研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和批评良性互动,强调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他把意象视为中国文学的重要表征,认为中国文学从创作到欣赏都体现着基于感性而不滞于感性的领悟方式,从而超越了传统的表现说与再现说的对立;将古代文学研究的审美尺度具体概括为情、貌、言三个方面,指出古代文学中人、文同构的生命意识,论述了作家的个性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在史实的基础上重视史识,肯定文学史家发现规律的主导意识;认为古代文学研究应该体现当代性,优先阐释在当代能引起共鸣的作品,合理借鉴西方理论,体现当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奥斯卡·汉德林认为移民不仅是美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是理解美利坚文明的关键。他终身致力于美国外来移民研究,发表了大量开拓性论著,并以其独到的研究视角,娴熟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积极拓展历史资料的运用范畴和论述方式,在美国移民史研究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和“里程碑式”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历史其他新兴领域的研发。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曾经深刻影响2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陈垣以会通中西文化,造就众多英才而享誉海内外。他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模式。其高等教育思想以国学为根基,汲取西方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在办学宗旨上以育人为本,传承中华文化;认同却不圉于西方学科理念,重视国学教育与研究;主张博学与专门互补,寓教学于研究之中。其正直的教育品格、无私奉献的教育家精神,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大家风范,永远激励着学人。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人看来,费孝通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他是中国本土民族志学者中在西方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人;二、他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乡土经济和制度,介绍中国人和英美人民与社会的高产作家;三、他是温和建言的上层政治家。费孝通是中国乡村工业化主张的提出者和终生实践者。他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创建、并于"文革"后重建了中国高校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也战略性地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研究工作,这些努力都推进了中国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东荪认为 ,中西文化不仅存在明显的“古今之异”(时代性差异 ) ,而且还存在着“中外之别”(民族性差异 ) ,“古今之异”在于“社会组织与经济状态” ,“中外之别”在于“思想方面”。他对中西思想上的不同进行比较研究 ,主要是通过构成文化要素之一的中西哲学上的差异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刘成圻是中国近世学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承传家学,以史学见长,又吸收了西学,长期志于国学的研究和著述,建立了一个宏伟的学术体系。他认为国学与科学不同,具有综合的学术性质,四部书相连,不可划疆而治;并指明“事实考证”与专门学科的关系。他认为国学的目的是“以事明理”,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他长于史学与思辨相结合的方法,故著述以史学本体研究和理论探索为特点。刘成圻吸收了新学,但本质上仍属于旧学的范围,虽然他在探索着国学研究的新道路。我们从其著述的广博和所达到的学理高度来看,刘咸圻不愧为蜀中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