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谨以此文献给“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的记者们  相似文献   

2.
物换星移,似水流年,当1998年春光莅临,我将结束40载酷爱的记者生活。写下一组随感录,忝于以此献给青年记者朋友。-1-报纸如林,记者如树,当记者不难,当个胜任的好记者不易。当记者要有勤奋不辍的学习精神,要有笔墨耕耘乐在苦中的志趣,要有对新闻事业矢志不移的追求,懒人当不好记者。  相似文献   

3.
记者魂──记报道锦州抗洪的献身者、幸存者……段心强记者──职业“歌手”,一生中要唱好多的歌,传播着美好,埋葬着丑恶,可却很少谱写自己的歌。现在我为锦州抗洪中的记者唱一支歌,是颂歌,也是挽歌,献给死者、幸存者特殊的“业务心态”“上游凌源、朝阳地区连降暴...  相似文献   

4.
穆青,这位把一生献给新闻战线的战士,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驰名中外的著名记者,他又是杰出的新闻领导干部,领导新华社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一流通讯社之一。  相似文献   

5.
陕西《延安报》记者杨捷新闻作品选集《献给延河》一书已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杨捷同志多年来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种新闻作品70余万字,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写过不少重要内部参考报  相似文献   

6.
过娟 《新闻窗》2011,(3):71-72
参加新闻工作以来自己就一直从事编辑工作,如何把记者从前方采访回来的稿件进行编辑,然后献给观众,自己最大的心得就是要注意细节,做一个有心人。结合日常经验和做法,谈谈自己对电视新闻编辑的认知,达到相互交流和提高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会议报道,是新闻改革的难点之一,也是记者获取新闻和新闻线索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新闻报道是不应该忌讳会议的,会议是个“富矿”,会议里面有“黄金”。记者要善于从“富矿”中提炼出“黄金”,把它献给读者、观众和听众。怎样从会议的“富矿”中提炼出新闻呢?这需要记者充分利用会议提供的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去“挖会”,把埋在会议中的“黄金”挖出来。也就是要精心构思,精心写作,这叫做  相似文献   

8.
《工人日报》6月3日头版头条用醒目的粗体标题,登载了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刘大江、张丽娜合写的通讯:《献给汶川: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一篇描述普通劳动者在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英勇不屈、舍己为人、感染力极强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9.
“我心目中的记者”是《新闻实践》今年第一期推出,以广大作者及常与新闻界打交道的人为主要撰稿者的栏目。群众是最公正的裁判。他们以亲身经历和感受撰写对记者、编辑或赞美、或批评的文章,真实、深刻、生动,可信可读。专栏犹如献给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镜子,栩栩如生地照出执著敬业和作风不正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使他们从中得到激励、监督和鞭策。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的钟声轰然鸣响了,这是一个激荡人心的时刻。 值此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我们将2000年的第一期《记者观察》,连同杂志社同仁的期待、追求和祝福,一并作为新世纪的贺礼,献给亲爱的读者和关心支持本刊的各界朋友。让我们携手同行,充满自信地共同迈向人类新的千年之旅。  相似文献   

11.
郑健 《军事记者》2008,(7):49-50
这个“老调”应该“重弹” 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萨空了先生提出:采访决定写作。持同样主张的陈克寒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献给敌后青年记者》一文中说:“从一般原理来说是内容决定形式,那么从新闻观点上出发,便应该是采访决定写作。”他是“采访决定写作”的最早倡导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桥之歌——献给《新闻战线》创刊40周年刘向东《新闻战线》走过了自己40年的光辉历程。也许是一种巧合吧,我的记者生涯加上通讯员经历和读大学新闻专业的时间也正好40周年了。也可以说,《新闻战线》包括她的前身《新闻业务》伴随着我前进的每一个脚步,而且指引着...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韩阳)为了更好弘扬人文奥运精神,传播奥运史上最重要的文献,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奥林匹克宣言》4月27日起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这部著作是人民出版社为北京奥运会作出的贡献,更是献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厚礼。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何新年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一个曾经将自己的青年时代献给新疆的记者,在年过半百之后,重返故地采访,真有点象久别家乡的游子,从万里外归来,所怀有的那一种欣喜若狂的心情一样。去年五月,当北京——乌鲁木齐的客机进入新疆上空,飞越迤逦千里的天山群峰时,我一眼就看到了那气势磅礴、晶莹玉洁的冰山雪峰,看到了雪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8,(7):108-108
在展厅内,记者感受到今年电视剧市场出现的冷热变化。今年的古装剧锐减,除了高希希挂帅的新版《三国演义》、陆毅主演的《苏东坡》、洪金宝、李铭顺、崔鹏等主演的《少林僧兵》外,几乎很难找到踪影,这说明黯淡的古装剧行情仍未走出低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为历史题材,献给明年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有不少。  相似文献   

16.
采访在西方电视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电视台都专门辟有采访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自然的交谈,使其谈话成为一种信息,献给观众。西方的电视采访从广义上看,大体有三种类型:观点采访、信息采访和个性采访。但有时在一次采访中,往往把这三项内容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记者如何才能真正有 效地实施舆论监督 呢?高明的湖南经济台的 记者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不仅要有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而且要有与丑恶 斗争的策略与艺术。湖南 嘉禾高考集体舞弊案有它 深刻的背景和滋生的土 壤。上有当地头面人物的默许和支持,下有部分学校领导与监考人员的“法外施情”。他们织成一张网,上下通气,操纵着考场,将“关心”献给网内的人。事后,众口一辞,绝不向外人道内中实情。在这种情形下,记者事先向有关部门通报,不就等于向他们通风报信,不就等于“打草惊蛇”?这只会使他们防范得更严密,把“网”织得更牢固。…  相似文献   

18.
曾经以《古玛河纪行》一书为读者所知的新疆军垦报记者陶洪,最近又将第二部新作《留在绿洲的足迹》献给广大读者。陶洪在军垦第一犁的故乡石河子采写过百万字的新闻作品,反映过众多的创业者和他们所创造的业绩,新闻作品集《留在绿洲的足迹》,不仅为绿洲留下了新闻记者的历史记录,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长江后浪连天起/使命韬光常奋勇/胸中有爱系安危/脚底无垠任纵横/记者风骨如铁硬/战士本色耀眼明/以身作笔血为墨/新闻春秋写赤旌。”这是基层部队一位新闻干事在了解江耀明新闻生涯感人事迹后写下的一首小诗。作为献给这位长江韬奋奖得主的一瓣心香,廖廖数语饱含着年轻一代对这位曾在军旅且永葆战士本色的新闻人的由衷敬意。  相似文献   

20.
当我读到肖敏先生献给教师节20周年的长诗《教师万岁——献给教师节二十周年》时,一时惊觉,时光如飞,20年真是转瞬即逝,弹指一挥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