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情数学     
1 火热的足球 冷冷的数学2 0 0 2年 5月的一天 ,第 2 6届世界杯足球赛 ,中国队大战哥斯达黎加队 .当时正值笔者的自习课 ,在全班同学的一片哀求声中 ,他们如愿以偿 .一场斯杀 ,跌宕起伏 ,险象环生 .同学们随中国足球队一起冲锋陷阵 ,全然忘记了老师的存在 .然而 ,0∶ 2的结局击碎了他们的梦想 ,悲伤写满了他们的脸庞 ,连那些平时嘻嘻哈哈 ,什么也不在乎的同学也开始抽泣 .是什么让他们对这个圆圆的、平时连边都碰不到的足球如此痴狂 ?而这凝结着几千年人类智慧结晶的数学 ,却让他们敬而远之 ,唉声叹气 !可以想象 ,如果学生像喜欢足球一样…  相似文献   

2.
五年一贯制学生一般基础较差,本身初中知识就不扎实,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枯燥的学科也没什么兴趣,所以数学是他们比较头痛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知道数学、了解数学那就要投其所好,要知道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想听想看的是什么,通过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最终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这对我们教师的启迪意义是十分深刻的。我们的教学确实不能让小学生去有什么创造,但对于每个受教育者而言,如果在我们的教育中形成了创新创造能力,那么他们的未来则充满着创造性。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小学生能够形成创造精神,创造也永远是离不开具体实践的,我们不能简单以为教师让学生去进行实践就可以了,还必须在尊重学生心理上做文章。平时的数学教  相似文献   

4.
一、融洽感情激发兴趣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在师生关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课上,我欣赏每一个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美。在课下,我也经常与学生聊数学,走到学生中间,切实体验他们对数学的感受,了解他们心中的数学是什么。有的说:神奇的加减乘除号,就像一个个动人的音符,演奏着富于变幻的音乐。有的说:每节数学课,都像是和老朋友谈话一样,很舒服。还有的说:做题前的冥思苦想,解题后的成功喜悦,数学给我带来了挑战自我的信心与快乐……这是学生对数学最美的感情,这里面有学生对数学的爱,对学好数学的自信。也就是学…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 ,它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数学教学只有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进入了这种最佳境界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 ,培养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数学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 ,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本文试从平时生活中和数学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对此略作浅析。一、在平时生活中 ,数学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 ,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 ,数学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 ,把广大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 ,使他们对你产生深厚的感…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促进思维的发展是关键。教师应清楚地知道幼儿学习数学,并不需要什么技巧、什么经验,而是给予他们一个领悟的平台,只有让幼儿亲自去感受,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中的乐趣,建立相关的思维观念。本文对幼儿园小班化数学教学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探讨,使教师清晰地知道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让幼儿获取更多的知识,对数学有更深刻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姚继琴 《湖北教育》2003,(23):46-47
我在读小学时,语文老师曾教过写日记,而数学老师从来就没有布置过写日记的任务。近几年来,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也尝试着让学生记有关数学的日记——只要与数学有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想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看到了记载有各种不同内容的数学日记,看到了一个个跳动着的心灵,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发现”,看到了智慧的火花,也看到了他们的疑虑和困惑……数学日记已经成为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这里把我学生的数学日记摘录一些如下,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8.
如果教师能够把错题当作一种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就能让学生从错题中发现数学问题、高效地探讨数学问题,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当学生通过研究错题提高学习水平时,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若学生能真正掌握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对其平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今后对于其他理科性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教师们也应有意识地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不但能学习到数学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并锻炼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着手,阐述应予渗透的数学思想类型,并试图探讨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朱绪华 《湖南教育》2002,(20):49-49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某些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习什么,而是把学生引入某种环境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学生从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和能力。教师可通过演示或设计诱发性的问题达到目的。如此教学,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深入实际,接近生活,学有用的数学。科学来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数学也是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觉得学数学有用。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学好数学的迫切愿望。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中,提出…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他们把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生活的时候,当他们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才明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才真正了解了什么是生活中的数学,才能把数学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认为数学的学习根本没有任何用处,既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能让他们用其他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而且十分枯燥无味,让他们在课堂里学习数学无异于是剥夺他们的乐趣,他们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喜欢学习数学。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对于一门课程的喜好程度却分得十分清楚,如何让这个年纪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是教师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训练数学语言入手,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多年的数学教学让我感受到数学课语言很重要,我们教师更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一、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说的很精彩1.他们说的很有创造力如六年级《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希望小学有学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技领域逐渐重视起来.这就导致理科类人才的需求增加.数学作为理科类学生学习的基础,不管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还是高考,抑或以后的人生道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高中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为学生提供升学机会为主、就业机会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点上综合高中与普通高中虽然有些区别,但是所教授的课程和教材都是一样的.归根结底,综合高中的学生的初中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也不高,缺乏对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渴望,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存在极大的阻碍.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学科.本文主要针对教师怎样才能深入了解综合高中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真正爱上数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数学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58,自引:15,他引:58  
学生对“数学是什么”的认知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和解数学题的方式,教师对“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是如何习得”的认知也影响着数学的教学和数学课堂经验空间的塑造,要在学生接触的数学题中引入变化,利用改变学生的经验空间去改变他们的数学观和问题解决。通过学生数学经验空间的拓宽,使学生有更宽广的数学观,有更具弹性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的中学数学的任教研究,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浓厚,在他们印象中数学就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的课程,带着这样低落的情绪走进数学,他们怎么能将它学好?面对这种现状,笔结合在教学中的体会,并以典型的实例分析,认为教师只有多关注数学的实用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上课时或上完课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往往回答我的是:"没有问题了,我们都懂了."那么学生们真的没有问题了吗?显然不是,从他们的作业和练习就可以看出,其实他们是有问题的,只是不敢或不愿提出来,或者说有的学生就不能提出问题.他们缺乏必要的问题意识,这也成了他们不能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说图意。教材上的图能使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动态化、趣味化,是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的好材料。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抽象概括能力不高,为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一种运算或认识一种简单的数学规律,教材往往配以插图帮助达到这种要求。为此,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说图意,重点让他们说出“图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变化?”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0页中的“做一做”的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九条鱼,一条在旁边,八条在一起”等。在这一启发下,有的学生还说出了:“八条在一起,还有一条游走…  相似文献   

19.
“高投入,低产出”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我在学校做过一个调查,三到六年级的819名学生中,有73%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他们的理由是:语文老师天天让大家写生字、抄词语。作业量特别大;课文其实大家都读得懂。可课上被老师那么多问题一问,好像什么都不懂了,一点意思也没有……而数学就不同了:作业少,每道题目只要做一遍就可以了;数学比语文学起来轻松多了,只要上课认真听,课后根本不要再花什么时间……与数学相比,客观现实也让我们语文老师汗颜:数学每周只有四、五节课,  相似文献   

20.
王瑞芳 《教育文汇》2014,(20):41-41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的女儿推荐了一位年轻的数学辅导老师。“您孩子数学学习是什么情况?”辅导老师在电话中问我。“如果题不难,成绩还不错;一遇到难题,就深入不进去。她好像不愿思考。”提起女儿的数学,我就头疼。“她平时喜欢读书吗?”老师的问题让我一愣,读书跟数学有什么关系?“不是特别喜欢,但也不是一点不读。她平时喜欢看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还有一些校园小说,经典读得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