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组成的。在家庭中,孩子是受教育者,父母、家庭当然是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心理面貌,心理水平和教育能力等都会在孩子的品德行为,心理水平上有所反映。因此,家庭教育质量高低对于子女的成才,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影响是终身难忘的。就近年全国的家庭教育而言,确实有了这样几个变化:家长对子女由单纯的情感支配向理智的爱升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家庭教育由单纯关心知识学习向重视教育孩子做人转变,家庭教育的方式由简单的家长式向平等、民主转变,家庭教育工作由城镇逐步向农村展开并逐步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已从专家谈、报刊登,发展成为家长们的共识和行为的转变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相当一些家长受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在如何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方面存在种种困惑,他们不知道怎样去爱孩子,怎样去教育孩子。有的家长把追求孩子获得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而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求知、生存、合作、发展的能力;有的家长对素质教育认识偏颇,逼迫孩子非要通过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所指的是家中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的全部过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的时候比学校教育更加重要,它所教的也许并不全是知识,但是更多的是为孩子在成长的路途上所灌输的正确的思维与教育,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学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而言影响深远,是孩子养成习惯、品质道德培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更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其中,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在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家庭环境对学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1.家庭环境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和人格。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  相似文献   

5.
寓教于情     
古人云:“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交友如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也是如此。不知心则不能相知;不相知,彼此隔膜,怎能谈得上教育效果呢?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形:一些父母对其子女动辄呵斥、打骂,训子不可谓不严,但只能使子女产生反感,有的与父母貌合神离,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在学校里,也有一些教师对待后进学生,采取这种做法。其结果学生也往往是口服心不服,腹诽不已。可见,不能平等地对待子女、学生,不是寓教于情,而是违情悖理,这样的教育没有不失败的。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热点话题。相对于社会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包含诸多方面,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父母是子女一切言行举止最早的启蒙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如慈爱的父母、严厉的师长、信任的朋友和优秀的同伴。郑艳芬、张浩同志认为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实施家庭教育时,应从家庭和孩子的实际出发,把握适度原则,既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也不能一味地揠苗助长。文章从三个方面谈了家庭教育的着力点:要重视启蒙教育,从小给孩子以正确的教育和启迪,为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基;父母实施家庭教育应避免急功近利,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宽严相济,助推孩子内在品格成长;既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在新时代创新家庭教育方法。文章总体上观点明确、论述严谨,辅之以经典案例分析,给读者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经典的家庭教育概念就是亲子关系,即父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一种养成教育,而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好像被大部分家长所接受,但是我认为,现在的小家庭中,子女与父母构成了小三角,小三角形成三条边: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新的家庭教育视野,不光是一个亲子互动的过程,还包括子女和父母互动的过程。很多时候,配偶的不和谐会导致孩子的成长缺陷,所以我提出三条边和谐的共补互进概念。第一条边就是亲子教育,大家容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因而,家长必须从内心认识到子女与家长具有相同的人格,对孩子采取民主、尊重的态度,爱护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兴趣爱好与见解,用平等的姿态、协商的口吻、理解的心理对孩子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会给孩子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母亲对孩子采取保护的、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孩子就显示出具有领导能力、积极性强、态度友好、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里、在父母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工作。由于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而家庭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家长也不是专职教育工作者,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向,背离正确的教育原则,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0.
马源 《吉林教育》2009,(6):77-78
在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养儿防老、教育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理念传统的家教观念长期以来深入人心,并引导着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实施着家庭教育。时代发展到今天,民主、平等的先进思想已经被多数家长所接受。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再是那种家长高高在上,孩子惟命是从的模式。相对地,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与孩子签“合同”正在各大中城市悄然兴起。这种教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签订“合同”,将父母和子女应该发扬的优点、必须改进的不良习惯写进“合同”,父母和子女分别承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合同”保证了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有效地变父母说、孩子听的“单向教育”形式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本文试图通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和安徽省芜湖市部分幼儿家庭的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两国在家庭教育上的主要异同点。 一、家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比较 家庭教育的主体即教育者,主要是父母,客体主要是受教育者,即幼儿。中澳家庭教育的实践证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谁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往往付出了苦心却见不到效果,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亲子观、人才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一、亲子观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称作教育动机。家长对子女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动机也就各有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社会的小公民,其教育动机可称为为国教子;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为其将来的幸福,其教育动机可认为是为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和未成年人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庭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或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子女从出生到入学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由家长对他们实施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称做“学龄前家庭教育”。子女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在一生中受到家长对他们实施的全部教育和影响,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全体成…  相似文献   

15.
当谈到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也正是每个人都有接受家庭教育的生活经历,当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几乎不用培训,都会对怎样做父母的知识和技能略知一二。这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是个顽皮孩子的时候,就观察和习得了做父母的奥秘,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用于20多年以后自己做父母的教育实践中,可见,做父母的观念和方法是可以“遗传”的。家庭教育经历成为孩子的一个“基因”未成年子女在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之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前家庭期。从孩子出生到法定结婚年龄长…  相似文献   

16.
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是正确、科学的,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建设者。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受教育的质量和程度,但家庭教育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表现出盲目、落后和不完整性等特征。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由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主客观原因造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因此,对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研究极其重要。笔者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以及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缺失表现;其次,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最后,研究父母在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对策,从而强化父母的责任意识,建立起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既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身的教员。家庭教育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进行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但要有恒心、耐心和毅力,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从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注重子女的思想教育和创建共同的学习环境四个方面介绍了家庭教育的几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杨一鸣,黄裴莉在《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新时代家庭教育需要实现三个转向:一是从基于儿童社会化视角关注父母"教授"孩子社会生活知识与技能的传统形态,转向基于终身学习视角关注父母"学习"有效教养方法的亲职教育(又称"父母教育")。传统的家庭教育通常以成人角度或以父母为中心单向施教,亲职教育则重视子女身心发展的需求,强调父母在终身学习背景下不断学习教养或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与技巧,适时、适切地提供助力,使子女健全成长。简言之,家庭教育的第  相似文献   

19.
先前,一谈起家庭教育,人们便把目光全都朝向孩子,总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于是,家长总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家长的精力大多用在教训孩子、想方设法纠正孩子的过错上。这样的认识,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其实,家庭教育是提高家庭全体成员素质的教育,包括子女也包括父母,而且父母教育比子女教育更重要。父母是子女的教师,是子女的监护人。子女社会化所需的许多知识经验,要靠父母引导他们去学去体验。父母当然应比子女懂得多一点,才能教好孩子。同时,父母又是子女与生俱来的最早的模仿对象,重视学习的家长,才会成为…  相似文献   

20.
国民教育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部分组成的。现代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包含有各种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但是,家庭教育又有自身的特点。如:教育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