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学反演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不同的反演思想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中的两个对立面的不同变化形态。在讨论反演变换、级数反演、反问题理论、关系映射反演方法和反演集合理论的思想差异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关系映射反演方法思想包含级数反演思想,级数反演思想包含反演变换思想,在有限集上关系映射反演方法和反问题理论可统一为反演集合理论。同时举例说明了反演集合理论在反问题理论(联合反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辩证矛盾的一分为二性,若换数学语言描述则称其为反演集合定义,即:论域中任一元素都有两面性,一面属正集合,另一面属反集合;正、反集合中元素一一对应,正集合与反集合互为反演集合。反演集合的结构包含反演测度、反演同构,可用于求事物的共同属性、判断事物相似性等;在有限群上同构是反演同构的特例,由此反演集合方法将经典数学方法中的同构和不同构拓展为同构、反演同构和不同构,从而能更加细致地对事物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3.
采集了赣县田村(TC)花岗岩红土剖面45个样品,分别进行了粒度和化学元素测试分析.研究表明:(1)红土剖面粒度组成以粉砂(4~63μm)为优势粒组,平均含量为52.52%;砂粒(63~2 000μm)次之,平均含量为38.38%;粘粒(<4μm)平均含量为9.09%.(2)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粘粒和粉砂含量正相关性显著,砂粒含量分别与粘粒、粉砂含量负相关性显著; CIA值与粉砂粒含量正相关性显著的,与砂粒含量负相关性显著.(3)红土粒度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体,表明了红土剖面物质来源主体的单一性.概率累积曲线表现为三段模式,以及红土样在粒度参数散点图中分布相对集中,揭示红土剖面的沉积环境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形式级数的Lagrange反演公式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对形式级数的Lagrange反演公式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庄浪徐家碾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磁化率与各粒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粘粒组分(<5μm),细粉砂组分(10-5μm)与磁化率呈正相关关系,粗粉砂组分(50-10μm),砂粒组分(>50μm)与磁化率呈反相关关系.其次,对粒度分离后磁化率贡献的测量计算,结果指出粗粉砂(50-10μm)在全剖面对磁化率的贡献最大,其在古土壤层中对磁化率的贡献低于黄土层;其次是粘粒组分(<5μm),在古土壤层中对磁化率的贡献高于黄土层.粗粉砂对磁化率的贡献主要受到粒级含量的影响,而粘粒物质对磁化率的贡献主要源于其较高的粒级磁化率;粒度分离后各粒级的磁化率呈现出颗粒越细,磁化率越高的变化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细颗粒物质中富含铁磁性矿物,而粗颗粒物质中含有碳酸钙等逆磁性矿物使其粒级磁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马欣荣建立了迄今为止广泛的一对反演公式(f,g)-反演,它完全取决于所给的一对函数f,g是否满足函数方程g(a,b)f(x,c)-g(a,c)f(x,b)+g(b,c)f(x,a)=0.本文就f,g为多项式和无穷级数时给出了上述方程的通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由于现场勘察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的不足,因此土体空间变异性难以估计。通过间接方法如反演分析方法进行估算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概率反演估计的准确性受变异特性自身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算例研究和模型试验验证,明确影响土体空间变异性反演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岩土勘察测试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创新点:1.通过土坡空间变异性反演分析,揭示数据类型、变异系数、相关长度和协方差函数类型等对反演的影响;2.室内分层土模型试验验证表明,概率反演分析方法可有效地识别土体层厚和内摩擦角变异性。方法:1.通过边坡数值算例,研究位移监测数据类型、土体相关长度、弹性模量变异系数以及协方差函数对弹性模量空间变异性的位移反分析的影响(图5、6、9、11和12)。2.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利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获取位移监测数据,对分层土体内摩擦角的变异性进行识别,并研究软弱夹层位置与厚度对反分析的影响(图14)。结论:1.水平位移比竖直位移更适合用于位移反分析。2.反分析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对于高变异性的情况(COV_E=1.5),误差不超过10%;此外,反分析精度还受协方差函数类型和相关长度的影响。3.反分析可识别出模型试验的土体分层,并且对内摩擦角的估计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虑了一类时间分数阶热传导方程源项反问题,该反问题是通过非局部观测数据来反演方程右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未知源项.在利用Mittag-Leffler函数获得正问题解的形式后,将反问题归结为不适定的第一类积分方程;经两边分数阶微分后将第一类积分方程转化为第二类积分方程,从而建立了反问题的条件稳定性;通过引进数据磨光方法来克服反问题的不适定性,从而实现源项的稳定化重建.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变量代换和积分路径的复平面变换,将余弦型振荡积分变换为非振荡型积分,由于所得积分的计算时间与振荡频率成反变化的关系,使得计算速度变为原来积分速度的几十到上百倍。而且,该方法仅为数学变换,几乎不存在误差,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余弦型振荡积分问题。  相似文献   

11.
预计参数反演是利用概率积分法预计煤矿开采后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关键。总结分析了预计参数反演的最小二乘法、模式法和遗传算法,利用Matlab软件中的最优化算法工具箱,在缓倾斜煤层非充分开采条件下,对3种反演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计算结果准确性较好,但初始点选择不当会导致计算失败;模式法和遗传算法都无需计算函数的梯度信息,遗传算法的初值是种群,其计算结果比模式法更加准确;在各参数中,开采影响传播角θ的误差较大,通过采用遗传算法工具箱和fminbnd函数联合走向断面和倾向断面的数据进行反演,可以提高预计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李琳  白运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2):42-43,46
主要介绍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将模拟退火算法引入MT资料反演,针对MT正演多参数和非线性的特点,采用合适的降温方式和选择机制,以提高运算速度和运算精度。结合具体的反演算法原理和实现方法,使用不同的MT正演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获得良好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维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倒位变异的差分进化算法.当个体适应度值连续几代不变时,对前一代的最优个体进行倒位变异,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使其跳出局部最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且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分形反演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特点的分析 ,讨论了小波处理分形反演问题和在Hausdorff测度空间中分形插值函数的构造、小波变换零点的自相似特征 ,给出了分形插值函数反演的解及算法 ,并通过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麦克斯韦方程中的电导率参数反演问题,构造一种具有大范围收敛的正则化共轭斜量反演算法,即将用于求解非线性问题大范围收敛的同伦法、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的共轭斜量法与求解不适定问题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有机结合,得到解决麦克斯韦方程反演问题大范围收敛的数值方法,以求解电导率参数反演问题,解决了求解过程中局部陷入极小值的困惑。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是有效的,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参数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滑坡数据平滑预处理方法,基于最小二乘的三阶多项式拟合平滑算法和最小二乘的三阶正交多项式平滑算法处理滑坡数据,采用窗口的移动方法,对于包含平稳和振荡特点的数据,都获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达到平滑的目的,提高数据的质量,而且通过实例也说明了正交多项式平滑的精度优于多项式平滑的结果,其计算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coating layers in coating material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for engineering purpose. They can serve as ground knowledge in the selection of surface coating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processes (Every, 2002). Therefore, estimation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coating layers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Much effort has been put into measuring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coatin…  相似文献   

18.
危险模式入侵检测的关键问题是分析入侵行为所产生的报警,给出一种危险信号序列的分析机制。文章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基于FP-tree的危险信号频繁项目集挖掘算法,最后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了危险理论入侵检测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器人进行目标跟踪时的跟踪算法,对压缩感知在视频目标跟踪中的应用进行了改进,通过对图像进行伽马变换,以平滑图像的明亮程度,使其能够更好适应复杂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有效地增加算法的鲁棒性和提高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矩阵求逆及行列式求解的计算机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线性代数中求解矩阵逆和行列式的一种常用算法,在Matlab语言环境下编写通用的求解函数,通过数值算例证明了所编程序的正确性,将计算机应用到线性代数的教学中,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